APP下载

班主任校本培训路径探索

2019-09-02孙亦华

中小学德育 2019年8期
关键词:名师校本智慧

孙亦华

摘    要帮助班主任规划合理的成长目标,借助阅读等途径,丰厚其专业成长内涵,提升其成长自觉;借助能力大赛、论文、案例评比等“赛事”,组织班主任在比赛过程中积极研讨思考,获得成长智慧;通过团队拓展、微论坛、德育资源库建设等多种形式,鼓励班主任凝聚集体智慧,实现抱团成长,才能以多样化的校本培训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

关 键 词班主任;校本培训;专业自觉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9)08-00-03

校本培训是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基本渠道和重要途径。多年来,学校不断探索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校本培训新途径,以期有效提升班主任队伍建设实效,帮助班主任通过提升自我,成为一个“整全的人”,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班级管理和学生成长的各种情景,最终“影响学生成为一个整全的人”。

一、规划“成长”,丰厚班主任专业成长内涵

班主任与学科教师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班主任作为学生精神关怀者和人格塑造者的特殊教育地位,在于班主任在学生教育引领过程中人格影响人格、精神浸润精神、心灵撼动心灵的特殊教育过程。然而,现实中,青年班主任的成长茫然和中老年班主任的职业倦怠,已成为阻碍班主任专业发展的问题。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超过80%的班主任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劳动本身与“成就自我”是结合在一起的。班主任之所以感觉工作“苦”“累”“没有成就感”,正是因为其将自身的劳动等同于普通劳动,放弃了对班主任工作天然属性的更深层次的追问与追求。丰厚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内涵,让班主任感受到专业成长的乐趣和幸福,才能真正促进其自觉成长,并将之转化为更大的教育热情。

为此,学校将“规划”引入班主任校本培训,帮助班主任制定切实可行、富有挑战性又具有可实现性的阶段性目标。从而确保班主任的付出能得到认可,并获得精神层面甚至物质层面的“回报”。以此,希望班主任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学校借力街道提供的“奖教金”,采取双线交织的培养方式,一方面,按照“普通班主任—街道德育名师—县德育名师—市德育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路径,为班主任提供成长阶梯。每一个成长阶段都设立相应标准,鼓励班主任自主申报,建立成长目标。另一方面,帮助每位班主任结合自身实际选择“最近发展区”,为自己设定合理的“一三五”发展规划,即一年内发表一篇论文,三年成为街道德育名师,五年成为县德育名师。如此,用细致而可操作的成长规划,帮助班主任找到成长方向和目标,促进其自觉成长。

众所周知,阅读是班主任实现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便捷的方式[1]。在“规划”基础上,学校通过阅读这一途径引发班主任对自身教育行为的思考和追问,从而不断拓展教育思路,丰厚教育理念,涵养教育个性,最终成就自身的专业成长。

学校将阅读视为班主任校本培训的重要方式,创设了“好书推荐会”“共读时光”两大活动。“好书推荐会”以PPT+文字的形式,集中展示班主任的阅读收获。对于主讲班主任而言,通过准备展示课件和讲述,将阅读所得与日常班主任工作相结合,实现了更深一步的思考和收获;对于听讲班主任而言,則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观点与信息,以开放的心态对照自身的教育实践,反思自我,不断改善教育行为。

“共读时光”则是班主任共读一本书,之后,结合当前工作,以圆桌会议的形式分享精彩观点。借此,帮助班主任了解到“原来别人这样想,这样做”,思考“我可以借鉴什么,我还可以做哪些改进”……在思维碰撞中,从不同的视角思考、甄别、吸纳书中的观点,从而不断丰富教育理念。

丰富生动的活动,使阅读成为了班主任的专业生活方式,促进班主任形成了反思和表达提炼的习惯。班主任尝试将书中所得、所思运用于日常班级生活中,并不断反思总结,在获得自我提升与完善的同时,也影响并成就了学生的成长。

二、以“赛”促训,丰富班主任专业成长智慧

班主任往往不缺乏“术”,其实践经验丰富,但缺乏“道”,即忽视专业理论的指导作用,鲜见对教育行为的深度思考。科学的教育专业理论反映了学生成长和事物发展的规律,指导着行动和实践。拥有专业理论才能让班主任的工作更精准,更有底气。为此,学校在班主任校本培训中倡导“以赛代训”,将班主任能力大赛等活动过程视为培训学习与反思的过程,促进班主任认识和理解专业发展的内涵与价值,获得成长智慧。

班主任工作是由一件件琐碎的小事构成的,但是,班主任对每一件“小事”的处理方式,都会影响班级和学生的发展,因此,教育无小事,事事讲智慧。现实中,许多班主任遇到事情习惯于依照老经验、老办法处理即可,并未形成进一步思考与研究的习惯和方法。而班主任能力大赛中,诸如情境答辩等环节综合考察班主任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道德、专业观念、心理素质等[2],能深化班主任对于自身专业能力的认识和反思。

情境答辩的基本形式是参赛选手抽取教育情境资料后,作10分钟左右的准备,然后根据“情境”从问题判断、原因分析、策略选择等方面作出判断分析,给出教育对策。基于这一基本形式,学校德育处依托校德育名师团队,借鉴网络书籍等资源,编纂“情境答辩题库”,供参赛班主任参考练习。比赛前,鼓励班主任发挥集体智慧,将“疑难”情境案例发到班主任群进行交流探讨;比赛时,组织全体班主任边观摩边记录边思考;赛后,组织多次专题讨论活动,针对最有争议的话题,组织班主任开展互动讨论,分享处理策略和育人理念。

学校借助这样的“比赛”,引发全体班主任的积极参与和思考。教育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没有万能的方法能应对所有问题。在反复的情景答辩研讨中班主任认识到,所谓临场智慧是一种专业技能,更是一种专业素养和艺术,而这种专业素养正是在解决不同问题过程中,不断思考、总结、升华才得以形成。由此,班主任逐渐形成了针对日常班级问题展开深入思考与研究的习惯,走上了专业发展的道路。

猜你喜欢

名师校本智慧
名师直播课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浅议"名师"
名师读意林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