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式研训:缩短年轻班主任的成长周期

2019-09-02周静燕

中小学德育 2019年8期
关键词:研训校本培训

周静燕

摘    要立足学校年轻班主任群体发展情况,总结与提炼其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从中甄选研训主题;通过视频图片资料、数据分析和骨干教师的指导,帮助年轻班主任不断获得成长;并借助博客撰文等“作业”,促进年轻班主任的在实践中提升能力,缩短成长周期,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关 键 词教师德育专业化;班主任培训;主题式研训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9)08-00-03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的主力军,而80后、90后年轻班主任更是班主任队伍的生命力。青年班主任的快速成长是学生、教师自己、学校、社会的殷切期望和要求。为此,学校根据教师实际,通过有针对性的主题式校本研训,以问题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以体验为经历,系统地帮助年轻班主任尽快习得必备技术,不断突破经验、追寻班主任工作艺术,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

一、甄选研训主题,解决成长“问题”

年轻班主任难免缺乏相关工作经验,在班级管理中总会遭遇各种问题。主题式校本研训,其主题自当基于年轻班主任在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体现真实性、针对性、有效性,才能真正有助于年轻班主任的快速成长。

为此,学校倡导年轻班主任养成随手记录的习惯,将自己在日常班级管理中遇到的困惑写下来。之后,学校定期收集这些困惑,并梳理归类,从中找出共性问题作为研训主题。例如,“一班一品”班级特色文化创建主题研训便来自教师的困惑记录(见下图)。

基于日常教育现象的主题研训更具说服力,也更易于被年轻班主任所接受。因此,学校注重记录日常教育生活,通过拍照、截取摄像头视频等方式,捕捉班级管理中的共性问题,以此作为确立研训主题的依据。例如,针对班级管理中的问题,我们采用照相方式捕捕捉到许多细节,包括卫生保洁、书本摆放等存在的问题。由此,确立了“细节决定成败”这一研训主题,受到了年轻班主任的普遍欢迎,收到了很好的培训效果。

同时,学校注重主题研训的前期调研,广泛征集年轻班主任的工作困惑和成长需求,这也成为研训主题的重要来源。例如,2016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初,我们就班级管理中的“棘手问题”展开调查。老师们积极反馈,汇总结果后选取其中的高频词发现,“家校沟通”是年轻班主任面临的最大问题。于是,我们将学期初的研训主题定为“家校沟通的技巧”,针对“家长不配合老师工作怎么办”“家长不顾孩子学习,老师该怎么和家长沟通”“两级分化严重,学习态度差怎么办”“单亲家庭或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如何管理”“该如何加强对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等实际问题,及时帮助年轻班主任解决工作难题。

二、创新研训方式,力求成长“获得感”

基于主题的校本研训强调互动参与、多形式协同推进,力求每一次活动都能让年轻班主任有收获有成长,有满满的“获得感”。每一所学校都拥有不少优秀班主任资源,他们必然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鲜明的带班风格,对年轻班主任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引领价值。因此,主题校本研训特别注重“理念支撑”,创设生动的研训方式,用优秀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经验和成果,引领年轻班主任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并在班级管理实践中践行与反思,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1. “有图有真相”,直观解决班级管理问题

主题式研训力求“有图有真相”,让老师们对学习内容和工作问题一目了然,获得直观的认知和感受,从而有效解决工作困惑。针对年轻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问题,每一次研训都会呈现与主题相关的图片、视频,供老师们辨析、学习。

例如,在“一班一品”班级特色创建主题研训前,学校摄像组和德育领导对各班的特色布置进行了拍摄,从中筛选优秀成果,整合后作为研训资料。在研训活动过程中,众多凸显班级特色布置的照片展现了班级合理的区域划分和班级日常生活细节,其中蕴含的班级管理理念和思想带给年轻班主任诸多启发。同时,德育处提前对各班的特色布置进行了汇总反馈,并将相关数据发送给班主任。在培训中,年轻班主任对照观察图片的细节和数据,优缺点一目了然,很快找到了自身班级特色文化创建的改进方向。

2. “智慧支招”,高效提升班级管理能力

有效的校本研训是提升班主任理论素养和管理实践能力的途径,而本校骨干教师则是校本研训的重要资源。学校创设多种途径,充分激发校内骨干教师的力量,在促进年轻班主任成长的同时,也推动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

例如,在“班级特色创建”主题研训中,学校邀请具有相关经验的班主任走进培训课堂,为年轻班主任讲述自己的特色创建历程。吴老师结合学校小班化教育理念,讲述了自己的班级故事“小组:让每朵花都绽放”。从小组的构建到小组环境布置,再到小组的合作学习、评价方式,让年轻班主任对“小组学习”有了深刻的认识和领悟。姜老师则从班级环境文化、精神文化、活动文化建设三方面,阐释了自己的班级特色创建心得,为年轻班主任带来了一场“班级文化”盛宴。

我们针对年轻班主任具体的工作困惑,在主题研训中设计了专题研讨环节——“管理疑难”会诊。每次研训时,由年轻班主任提出自己的困惑和问题,之后大家共同研讨,探寻解决方法。例如,“家校沟通”是老师们普遍关注的难题,学校为此进行了多层次、多维度、多元化的主题研训。在此基础上,学校又开展了“亮出我的智慧主张——我的管理困惑诊断”主题沙龙,集合优秀班主任和骨干教师的力量进行“管理疑难”会诊。

活动分为“亮相篇”“感受篇”“困惑篇”“诊断篇”“智慧篇”五个版块。8位青年班主任分别亮相,谈各自的教育困惑;之后,老师们分成六大小组,分别“认领”一个困惑,诊断缘由,并派代表集体反馈解惑。如此,通过老师们的思维碰撞,对症下“药”,提出可行策略。

这样的研训方式直观而生动,針对性强,每一个年轻班主任都能与优秀班主任开展多元互动交流与学习。在这一过程中,由个人到集体的观点碰撞、由单一到多元的智慧支招,再到共同的智慧达成,年轻班主任对于学生、家长和自身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班级管理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教育理念也有了质的提升。

三、延伸培训效能,促成实践提升

主题研训所传递的理念只有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真正发挥培训效能。而理念的把握和内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年轻班主任在实践中不断体悟、提升。为此,每次主题研训后,学校都会结合主题布置“作业”,包括文本呈现、视频研看、书面和实践作业等。以此延伸培训效果,促进年轻班主任的实践提升。

以文本呈现为例。在主题研训后,年轻班主任要结合学习心得改进班级管理方法,并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改进措施和成效。之后,上传校园博客,与老师们分享。比如,在“育人的智慧”主题研训后,老师们结合学习内容撰写了多篇育人故事,上传校园博客后,点击量一路飙升,引发了老师们的热议。而“班级特色创建”这一主题不可能依靠一次培训即可完成。主题研训结束后,学校设计了相关作业安排(见下图)。

借助这样的“作业”跟进,年轻班主任积极实践,《积分卡——班级管理的风景线》《书香:润泽学生心灵》等文章纷纷亮相,呈现了老师们可喜的成长。

自主研修学习是教师德育专业化发展的根本途径。借助主题研训,激发年轻班主任学习成长的愿望,在日常班级管理实践中掌握方法,才能更好地推动其专业成长。学校结合主题研训中的相关问题,推荐多种优秀书籍和杂志,让老师们在阅读中汲取营养,指导自身的实践。同时,学校也深知,主题研训虽然是校本的,却不能“闭门造车”,需要德育专家的理论引领。学校经常邀请相关德育专家参与校本研训,在研训前或研训后,基于研训主题为班主任进行理念引领或实践指导,帮助年轻班主任更好地用培训所学解决日常班级管理问题,引领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专业能力。

主题式班主任校本研训立足青年教师的棘手问题,借助培训前的主题选取、多元互动的培训过程和扎实的作业跟踪,有效促进了年轻班主任的专业成长。学无止境,班主任的专业发展需要学校和教师个体的不断努力,我们将继续创新培训方式,和老师们一起实现更好的成长。

(作者单位:平湖市乍浦天妃小学 浙江嘉兴    314201)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研训校本培训
会议·培训
2020年创新教育实践线上研训系列活动持续开展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会议·培训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
浅谈校本研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