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效防偏磨段铣技术在井下事故处理中的应用

2019-09-02王成业

非常规油气 2019年3期
关键词:铁屑进尺钻杆

王成业.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辽宁盘锦 124000)

固井“插旗杆”事故,常规的处理方法是前期通过测卡点、爆炸松扣解卡后倒出上部钻杆,随后采用套铣、磨铣、倒扣打捞的方法处理剩余钻杆[1]。该方法存在的问题是,随着套铣深度的增加,水泥环强度越来越高,加之钻杆接头贴边,套铣越来越困难,且容易磨漏套管。需要在套管段铣技术的基础上,优化磨铣防偏磨设计,控制合理的段铣参数,形成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高效的防偏磨段铣钻杆的技术。

1 SG-18X井基本情况

SG-18X井是一口定向探井(表1),该井在固井起钻过程中将283根3-1/2 in钻杆固定在7"套管内。通过测卡点、爆炸松扣解卡打捞出266根钻杆,套铣倒扣打捞出6根钻杆,井下还剩11根钻杆(表2)。最初套铣较为容易,但是随着套铣深度的增加,套铣越来越困难,事故处理成本不断增加,同时

磨漏套管的风险也越来越高。因为事故发生在尾管完井固井过程中,如果上部套管被磨漏,将严重影响油井后续的投产作业;如果磨漏点过多,可能会导致油井报废。

表1 SG-18X井井身结构Table 1 Casing program of Shugu-18X well

表2 SG-18X井落井钻杆数据Table 2 Drill pipe data of Shugu-18X well

2 高效防偏磨段铣工艺技术

2.1 技术原理

高效防偏磨段铣技术处理“插旗杆”事故的方法是在爆炸松扣倒扣后,使用钻杆铣鞋将固落在套管中的整段钻杆连同水泥环一起磨铣掉,为后续的井筒处置创造条件[2]。与常规套铣倒扣打捞方法相比,磨铣速度比套铣速度快,减少了倒扣、打捞等工序,节约作业时间和成本,同时解决了套铣在钻杆接头处无进尺、磨漏钻杆的问题。

2.2 钻杆铣鞋设计

钻杆铣鞋设计中主要考虑磨铣速度和保护套管:

铣鞋尺寸优化。磨铣过程中要通过同一尺寸的铣鞋磨掉钻杆本体和接头,同时还要注意不要磨损套管,合理的铣鞋尺寸非常重要。利用软件模拟不同外径尺寸的铣鞋在规定转速范围内在7 in套管中的状态,优选出在旋转过程中不偏磨套管的尺寸。

合金焊接优化。事故处理过程中,磨铣速度是评价该技术的重要指标。由于钻杆本体和接头的尺寸与热处理的方式不一样,且接头上焊有耐磨带,所用磨铣比较困难。选择合理硬度的合金块材料并配以不同的焊接方式,通过在钻进模拟器上的实验,选择最优的合金材料和焊接方式。

引子设计。钻杆在套管中的状态是多样的,磨铣过程中铣鞋很难实现和钻杆同轴选择,导致磨铣效率变低。钻杆铣鞋前端设计有一个引子,在磨铣过程中,引子进入钻杆内,在保持铣鞋选择与钻杆的同轴度的同时,防止段铣工具脱离钻杆吃入套管。

(4)防磨设计。虽然对于铣鞋外径尺寸进行了优化,但是井下情况复杂,可能存在铣鞋接触到套管内部的情况。在铣鞋合金块外表面覆盖硬度较低的防磨金属涂层,确保在铣鞋接触到套管内壁的情况下,也不能磨漏套管。

3 高效防偏磨段铣技术应用

利用高效防偏磨段铣技术处理SG-18X井固在井内剩余的11根3-1/2 in钻杆,段铣井段为2 607.82~2 714.00 m,段长为105.64 m,井斜在16.30°~17.75°之间。在段铣前对7 in技套试压15 MPa,稳压10 min,无压降,试压合格后进行施工。

3.1 段铣钻具组合

段铣过程中使用相同的钻具组合,在交替段铣钻杆本体和接头时仅需要调整段铣参数和泥浆性能。

3.2 段铣钻杆[3-6]

(1)段铣钻杆本体。段铣参数:钻压为0~40 kN,转速为70 rpm,排量为20.62~22.90 L/s,返速为1.5 m/s,钻井液密度为1.12 g/cm3,钻井液黏度为80~100 s。段铣开始先用0~5 kN钻压试段铣修刀,试段修刀时间为30 min,井下各种参数无异常时,缓慢施加钻压5~40 kN。段铣的平均速度为1 m/h,最大速度为3 m/h。

段铣钻杆接头。段铣参数:钻压为0~120 kN,转速70为 rpm,排量为20.62~22.90 L/s,返速为1.5 m/s,钻井液密度为1.12 g/cm3,钻井液黏度为100~120 s。钻杆接头的段铣速度为2~3 h/对。

段铣钻杆接箍要比钻杆本体困难,在段铣接箍过程中要注意送钻的均匀和送钻的幅度。根据段铣过程及时调整钻压,最大钻压不超过120 kN,小幅度送钻;当段到钻杆接箍耐磨带时,段铣速度变慢甚至没有进尺,此时应逐步增加钻压至最大钻压,每段铣5~10 min要上提下放活动钻具,防止卡钻。

3.3 段铣铁屑的返出控制

在钻杆段铣过程中,铁屑的返出控制非常重要,如果控制不当,不仅影响段铣速度,还可能增加卡钻的风险。定时对振动筛返出的铁屑进行收集、称重,振动筛铁屑返出量需达到所段铣钻杆重量的75%,并且根据铁屑返出的形状判断段铣参数是否合理、段铣工具的磨损情况,并及时调整段铣参数,防止铁屑堆积卡钻。

(1)合理加压,控制铁屑形状。在段铣过程中,要缓慢增压,并时刻观察返出铁屑的形状,如果返出的铁屑为鱼鳞片状或者短片状,说明钻压合适;如果出现段铣进尺缓慢,可根据返出的铁屑形状来适当逐渐加大钻压;返出的铁屑如果为细丝状,要加大钻压,防止过多的细丝出现后导致后期形成鸟巢造成憋压;如果铁屑过长或者厚度过大,说明钻压过大,适当减小钻压并且调整送钻幅度。SG-18X井段铣过程中产生的铁屑以短片状(5~10 mm)铁屑为主,可有效保证铁屑的返出及井筒干净,如图1所示。

(2)优选适配的钻井液体系是保障。段铣初期为保障有效携带铁屑,钻井液黏度在100 s以上;进入段铣后期,产生的铁屑除了条状以外,大块和细丝状的也逐渐增多,因此需要改变钻井液性能,对黏、切要求更高,将泥浆黏度控制在120 s,同时要加入一些处理剂,改善泥浆流变性,增强其剪切稀释性,确保段铣施工的顺利进行。

图1 SG-18X井段铣产生的铁屑Fig.1 The cuttings of dillpine in SG-18X

4 高效防偏磨段铣技术优势

高效防偏磨段铣技术处理固井“插旗杆”事故相对于常规的磨母接头、套铣、倒扣方法,优势在以下几个方面:

常规方法打捞出一根钻杆要经历3次起下钻,而高效防偏磨段铣技术只要铣鞋条件允许可以连续段铣,大大节约了起下钻的时间。

常规方法在处理一段时间后会发生套铣困难无进尺的问题,导致事故处理无法继续进行;高效防偏磨段铣技术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

常规方法开始阶段2~3 d可套铣打捞出一根钻杆,随着深度的增加,5~7 d套铣打捞出一根,到后来甚至套铣无进尺;高效防偏磨段铣技术20 d成功处理了剩余的11根钻杆,施工效率是常规方法的400%以上。

常规方法在套铣钻杆本体和磨铣钻杆接头的过程中,由于套管环空有限,铣管铣齿落入井内数量的增加,使得在钻杆接头贴套管部位套铣磨漏套管的风险不断增加;高效防偏磨段铣技术通过铣鞋尺寸、引子和防磨的优化设计使得套管磨漏的风险大大降低。

5 结论

(1)高效防偏磨段铣技术在常规磨母接头、套铣、倒扣方法遭遇瓶颈的情况下,仅用20 d就成功处理掉了固入井内的剩余全部11根3-1/2 in钻杆,其中纯段铣时间为8.2 d,为作业方节约了50~60 d的时间,大大节约了事故处理成本,成为处理“插旗杆”事故的最合理选择。

(2)自主研发的钻杆铣鞋钻杆本体段铣的平均速度为1 m/h,最大速度为3 m/h,钻杆接箍段铣速度为2~3 h/对,成功解决了套铣方法憋压和进尺困难的问题。

(3)钻杆贴着套管下边,为保护套管,应该对铣鞋尺寸进行优选,为保证段铣速度,工具应设计引子。

(4)铣鞋刀板合金的材质和焊接方式是影响段铣速度的重要因素。合金外覆盖的防磨材料,有效防止外部套管被磨漏。

(5)段铣中,为了使铁屑尽可能返出,保证段铣安全,钻井液最低安全返速不能低于1.5 m/s,同时在交替段铣钻杆本体和接箍过程中,要及时调整段铣参数和钻井液参数。

(6)段铣过程中必须根据返出的铁屑形状、大小和数量来调整和改变施工参数,放出的铁屑为鱼鳞片状最为合理。

猜你喜欢

铁屑进尺钻杆
无砟轨道打磨铁屑清理系统设计
钻杆接头内螺纹加工自动化试验研究
基于极限分析的进尺对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影响
沙堆里的变形记
开挖进尺对竖井开挖影响研究
隧道循环进尺的极限平衡分析*
连续管钻塞水平段铁屑运移机理研究
铁屑清理宝
石油钻杆转换接头脆性断裂失效分析
钻杆焊缝横向侧弯试样断裂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