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陆相页岩油层系成岩过程中有机质演化对储集性的影响
2019-09-02胡文瑄姚素平陆现彩吴海光孙福宁
胡文瑄,姚素平,陆现彩,吴海光,孙福宁,靳 军
(1.南京大学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2.中国石油 新疆油田分公司 实验检测研究院,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近年来,页岩油气勘探在许多国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北美和中国,页岩油气资源已成为全球油气资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北美,页岩气资源主要采自于古生代或中生代海相富有机质页岩层系,如Barnett页岩[1-2]、Marcellus页岩[3]和Haynesville页岩[4]等;同样,页岩油/致密油资源也主要来自于海相地层,例如Bakken页岩[5]和Eagle Ford页岩[6]等。北美目前开发的页岩油气资源主要来自于海相富有机质页岩层系,因此大多数的研究集中在海相[7]。相较于北美,陆相富有机质页岩层系在中国广泛分布。近年来,在准噶尔盆地二叠系芦草沟组[8-9],三塘湖盆地二叠系芦草沟组[10],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11-13],四川盆地侏罗系自流井组[14],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15-16],渤海湾盆地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四段[17-23]和孔店组二段[24],江汉盆地古近系新沟嘴组[25],以及南襄盆地古近系核桃园组[26]等陆相富有机质页岩层系中获得了页岩油气探勘的初步进展和成果,显示出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越来越引起国内学者和石油行业的广泛关注。
随着页岩层系勘探开发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方解石和白云石等不稳定矿物溶蚀形成的次生溶蚀孔隙是页岩层系中最为重要的储集空间之一[8-10,21,23,25-28]。无论是页岩本身,还是页岩层系中的致密白云岩、灰岩、砂岩或其过渡岩性等薄夹层均可能存在较多的次生溶蚀孔隙,对页岩层系整体储集物性的增加具有明显的贡献。然而,人们对页岩层系中溶蚀性流体的性质、来源、分布和作用方式等还不清楚,严重影响了对页岩层系中储集空间形成机理及分布规律的认识,制约着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的进程。
烃源岩在热成熟过程中可以产生大量的有机酸和CO2[29-33]。水热模拟实验表明,有机酸的生成量相当于有机碳含量(TOC)的1%~2%,CO2的生成量相当于TOC的1%~10%[34]。当大量的有机酸和CO2生成后,优先在烃源岩内部或靠近烃源岩的地方溶蚀不稳定矿物组分,产生次生溶蚀孔隙[32]。当反应产物排出反应体系或在体系内部发生迁移,就会导致总孔隙度的增加或孔隙的再调整[27,29,34-35],从而改善储层质量。同时,页岩经常被认为是附近粗粒沉积(夹层)中自生矿物的物源,包括硅质[36-37]、有机酸[30-32]和CO2[29]等,造成粗粒沉积岩中的成岩过程更加复杂。陆相富有机质页岩层系具备更加优越的反应条件:1)页岩层系有机质含量高,成熟度适中,能够产生大量的有机酸和CO2;2)水热模拟实验表明,有机酸和CO2的生成量与有机质的类型密切相关[32],高含氧量的陆源有机质可能具有更大的有机酸和CO2的生成潜力;3)相对于海洋,湖泊对高频气候变化更加敏感,从而导致频繁的相变化[38],因此在陆相富有机质页岩层系中常见粗粒碎屑岩或碳酸盐岩薄夹层,页岩层系中的这些夹层具有明显的距离优势,更容易与互层的页岩中产生的有机酸和CO2发生反应;4)陆相页岩层系物质组分更为复杂,火山物质、碳酸盐矿物或其他高温硅酸盐矿物等不稳定矿物组分含量较高,具备良好的反应物质基础;5)差异压实、生烃增压、排烃作用和油气运移等一系列过程增加了有机酸和CO2的流动能力,增大了反应范围和强度,同时能够使部分反应产物排出体系或重新分配,从而改善储层质量。然而,人们往往关注于大套的碎屑岩或碳酸盐岩储层中有机酸和CO2参与下的成岩过程,而忽视了陆相富有机质页岩层系中的反应过程。因此,页岩层系中的矿物溶蚀沉淀特征、次生溶蚀孔隙发育特征及其反应机理和分布规律是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中国目前初步勘探的多个陆相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沉积时,湖盆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咸化背景,碳酸盐矿物含量较高,表现为富碳酸盐矿物的页岩层系。碳酸盐矿物在埋藏成岩过程中具有不稳定的特性,因此富碳酸盐矿物页岩层系的成岩作用更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鉴于此,本文选取了东部和西部两个典型陆相富有机质页岩层系为研究对象,分别为渤海湾盆地古近系沙河街组(主要为灰质页岩层系)和准噶尔盆地二叠系芦草沟组(主要为云质页岩层系),在常规成岩作用研究基础上,重点讨论成岩过程中的有机-无机相互作用,特别是与有机质热演化相关的酸性流体的影响,涉及到碳酸盐矿物和部分硅酸盐矿物的溶蚀-沉淀特征,及其相关的溶蚀改造型储集空间发育特征与成因机理,以期为中国陆相富有机质页岩层系油气勘探提供借鉴。
1 沙河街组成岩作用及有机质演化对孔隙发育的影响
1.1 成岩作用与孔隙发育基本特征
渤海湾盆地总体上是一个单阶段演化盆地,沙河街组的埋深一般在1 500~4 500 m范围,经历了不同的成岩作用阶段,为泥页岩层系的成岩作用过程提供了良好前提。为了揭示不同成岩阶段泥页岩孔隙变化情况,以沙河街组典型粉砂质泥页岩层段为目标,从浅到深(1 866.5~4 090.9 m)采取了不同钻井的岩心样品,用气体吸附法进行孔隙体积与比表面积测试研究。结果发现,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泥页岩的微孔体积和比表面积会经历微孔减少、增加以及再减少3个阶段(图1):在深度0~3 000 m范围,比表面积从>5 m2/g(STP,标准温压)减少到<2 m2/g(STP),孔隙体积从0.025 cm3/g(STP)减少到<0.010 cm3/g(STP);从深度3 000~3 750 m,比表面积和孔隙体积迅速上升,分别可达至>9 m2/g(STP)和0.040 cm3/g(STP);然后,随深度增加比表面积和孔隙体积又迅速降低,4 100 m深度时比表面积和孔隙体积分别可降低到<4 m2/g(STP)和<0.015 cm3/g(STP)。
从上述孔隙度的变化规律可以推断,在深度3 000 m以上范围内,压实作用是造成孔隙度降低的主导因素。在深度3 000 m以下,孔隙度迅速升高,除了粘土矿物转化的因素外,主要是受生烃增压的影响。按照东营凹陷的地温梯度,3 000 m深度温度接近100 ℃,蒙脱石及伊/蒙混层矿物大量转化为伊利石,可以形成一定数量的剩余空间。李颖莉等[39]认为,仅是蒙脱石向伊/蒙混层矿物的转化,就可造成层间微孔隙减少约15%左右,矿物的比表面积也相应降低,即矿物颗粒本身收缩而产生剩余空间。与此同时,在较高温度和孔隙水(粘土矿物转化排出的水)等因素作用下,部分矿物(如碳酸盐矿物等)会发生重结晶作用,导致矿物颗粒变大,小颗粒在溶蚀-沉淀机制作用下向大颗粒转化,也产生一定的微孔隙[40]。当然,深度3 000 m以下有机质生烃作用的影响也非常显著,将在后文讨论。
在深度大约4 000 m以下,粘土矿物的转化基本完成,由此产生的流体作用逐渐消失,压实作用又发挥主导作用,致使孔隙度再度降低。毫无疑问,这时的生烃作用仍处于较高峰值,但没有能够保持住较高的孔隙度。根据大量岩石薄片的观测分析发现,沙河街组页岩层系中的孔隙类型较为多样,既保留有部分原生孔隙(如粒间孔和粒内孔等),也发育有丰富的次生孔隙(特别是溶蚀孔隙),还有一些微裂缝(构造裂缝和成岩裂缝等),特别是在一些页岩层段中发育密集的层理缝。李钜源[20]和杨超等[19]做过研究和总结,此处不再赘述。
1.2 有机质演化对储集空间的影响
有机质生烃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孔隙可以改善泥页岩的孔隙度。泥页岩孔隙演化主要受控于干酪根热演化,而与基质矿物孔隙演化关系不大[41]。有机质热演化和生、排烃过程中释放的有机酸和CO2溶蚀铝硅酸盐矿物和碳酸盐矿物能够产生的最大次生孔隙度分别可达4.49%~7.48%和1.54%~2.56%[42]。酸性流体溶解页岩中的泥晶方解石,致使方解石发生再沉淀而重结晶,在此过程中会产生重结晶晶间孔、溶蚀孔缝及层间缝等,有效地提高了泥页岩的孔隙度,并且改变了岩石的力学性质,岩石变得脆性更大[43]。
图1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沙河街组泥岩微孔发育特征随深度变化关系Fig.1 Micro-pore characteristics vs.depth of the Shahejie Formation mudstone in Dongying Sag,Bohai Bay Basin(图中由浅到深10件样品均为粉砂质泥页岩(个别含钙质),采样钻井与深度分别是:①王161井,埋深1 866.5 m;②王35井,埋深2 171.5 m;③王7井,埋深2 665.2 m;④梁101井,埋深2 985.0 m;⑤永89井,埋深3 086.6 m;⑥牛17井,埋深3 607.5 m;⑦丰深2井,埋深3 872.8 m; ⑧王78井,埋深3 902.3 m;⑨丰深2井,埋深3 970.7 m;⑩坨764井,埋深4 090.9 m。)
根据济阳坳陷古近系自然样品和热模拟泥页岩样品介孔发育特征的研究,并综合已有研究成果,我们将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泥页岩储层孔隙演化划分为3个阶段。
1) 未成熟阶段
浅埋藏早期成岩阶段,有机质处于未成熟阶段,成熟度参数镜质体反射率(Ro)小于0.5%,主要为未成熟油和生物气。该阶段成岩作用以机械压实作用为主,上覆压力增大,颗粒间紧密接触,孔隙中丰富的自由水受压实作用影响而快速排出,孔隙度急剧变小,同时孔隙的数量也急剧减少。粘土矿物层间孔和收缩孔缝为该阶段孔缝发育的主要类型。
2) 低成熟-成熟阶段
① 低成熟阶段(Ro=0.5%~0.7%)
该阶段有机质演化生成油气,并伴有有机酸和CO2等大量产出,可对碳酸盐矿物和长石等硅酸盐矿物进行溶蚀。由于钾长石遭受溶蚀,引发钾离子的释放,进一步促进了蒙脱石向伊利石的转化。根据物质平衡原理,对应溶蚀作用必然有沉淀作用,碳酸盐矿物在此阶段会表现出较为复杂的溶解-沉淀现象,发生晶粒大小、结构及产状的重组。岩石在该阶段会形成各种孔缝,为油气和有机酸等流体提供运移通道,对碳酸盐矿物的重组起明显的促进作用。该阶段孔隙面貌产生较大调整,粒间孔、溶蚀孔、成岩收缩缝和构造裂缝数量明显增多。
对典型钻井自然样品的小角X-散射测试结果表明,在Ro值低于0.7%时,细介孔体积百分比出现上升,粗介孔比例下降,反映了粗介孔向细介孔的转化,无疑是机械压实的效应,而蒙脱石向伊利石转化对细介孔的影响有限(图2)。
② 成熟阶段(Ro=0.7%~1.3%)
当Ro值大于0.7%时,生烃作用产生的流体形成高压,有效地缓解了因地层压力加大对孔隙进行的机械压实;而此时蒙脱石向伊利石转化明显,蒙脱石完全伊利石化,随之发生的是孔隙直径明显增大,致使细介孔的体积分布降低明显,粗介孔比例明显升高,中介孔也有所增加(图3)。由于热演化程度的增高,在Ro值达到0.9%时,有机质裂解生烃形成有机质孔。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有机质孔大量生成,增加了泥页岩的孔隙度;有机质内部纳米级孔隙的发育,整体上增加了介孔孔容。由于刚形成内部孔隙,孔隙直径发育的模式是由小及大。随热演化程度的加深,孔径增大明显,会再次影响细介孔的分布特征,细介孔再次出现下降的趋势。
3) 高成熟-过成熟阶段
进入高成熟阶段(Ro=1.3%~2.0%)的富有机质泥页岩由生油为主逐渐转化为生气为主,地层流体溶液趋于饱和,从而产生较多沉淀作用,裂缝和孔隙往往被各种新生矿物充填胶结,导致孔隙度的降低。地层流体排出后,岩石内部流体压力降低,部分裂缝相应闭合。由于有机质生气形成大量纳米级的有机质孔,致使泥页岩孔隙中值半径降低明显。
图2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页岩样品中介孔-中细介孔和粗介孔孔隙体积百分比随井深/Ro的变化(基于小角X-射线散射实验结果)Fig.2 Changes of the pore volume proportion of mesopores,meso-micro pores and macro-pores with well depth/Ro in the shale samples from the Paleogene Shahejie Formation,Dongying Sag,Bohai Bay Basin(based on results of 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 experiment)a.利页1井;b.牛页1井;c.樊页1井
图3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利页1井泥页岩介孔孔径分布特征Fig.3 The distribution of pore size in shales from Well Liye 1,Dongying Sag,Bohai Bay Basin
到过成熟阶段(Ro>2.0%)后,孔隙系统保持稳定阶段,此时有机质生烃高峰已过,仅有少量残留的有机质发生裂解反应。该阶段岩石已处于成岩作用晚期,骨架的抗压能力与稳定性均大大提高,因此压实作用对岩石孔隙结构的影响不大,相对稳定的流体环境降低了矿物内部无机孔的发育比例,整体孔隙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孔隙度变化不大[23]。
2 芦草沟组成岩作用及有机质演化对孔隙发育的影响
准噶尔盆地二叠系芦草沟组是一套陆相云质页岩层系,页岩油资源潜力巨大,很多学者对其储集空间特征[8-9,38,40-42]和页岩油形成条件及聚集模式[43-44]开展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工作,也对原始沉积过程[44-46]和岩石类型[47-53]进行了分析与总结。但是,对页岩层系中主要储集岩的成岩作用研究还比较薄弱,尤其是对成岩过程中的有机-无机相互作用认识还不深入,严重制约着下一步的页岩油勘探开发进程。
2.1 成岩作用与孔隙发育基本特征
岩心和野外剖面观察表明,芦草沟组厚度变化较大(250~800 m不等,吉木萨尔凹陷中<300 m),是一套由粘土矿物、长英质碎屑矿物、碳酸盐岩矿物和部分凝灰质组成的混积岩,有机质含量一般大于1%,平均2.5%左右。岩性以泥页岩为主,甜点段发育较多云质岩和粉砂岩薄层,与富有机质泥页岩互层产出,因此,不同岩性的成岩作用虽有不同,但相互影响比较显著。
芦草沟组的埋藏-成岩演化基本上也是一个单阶段历程(图4),其成岩作用目前处于中成岩阶段,除了成岩压实和粘土矿物转化等常见的成岩作用外,有两个特征非常突出:一是由于有机质含量比较丰富,酸性有机流体的作用非常显著;二是由于易溶组分(包括白云石和方解石等碳酸盐矿物,以及部分火山凝灰质等)含量较高,溶蚀作用非常普遍。在早成岩作用早、中期,主要以压实作用为主,并伴随着碳酸盐矿物的次生加大,各种岩性基本完成固结成岩。至早成岩阶段末期,有机质进入低成熟阶段,由于有机酸和CO2等酸性物质的生成,致使部分碱性矿物如碳酸盐矿物(特别是方解石)和少量钾长石及火山凝灰质出现溶蚀现象。
进入中成岩作用阶段后,随着有机质演化进入成熟阶段,大量酸性物质也随之达到峰值阶段,加之衍生出一定量的H2O,溶蚀作用非常显著(图5),甚至一些硅酸盐矿物和黄铁矿等也发生了部分溶蚀(图5a)。在层理比较发育的岩性中,流体顺层渗流比较明显,导致物质的带出,从而产生较多次生溶蚀孔隙(图5b)。在相对致密的岩层中,流体作用发生在相对封闭的条件下,致使溶蚀与沉淀作用并存,就近形成一些次生矿物,主要是方解石、白云石和次生钠长石等(图5c—e)。
需要指出的是,芦草沟组泥页岩层系中的云质岩和粉砂岩/细砂岩夹层的溶蚀作用更为强烈。由于这些夹层不仅含有一定量的有机质(特别是云质岩类),且与富有机质泥页岩频繁互层,往往成为成岩流体/酸性成烃流体的排泄通道,溶蚀程度尤为显著(图5f)。
2.2 酸性有机流体作用与次生孔隙形成
众所周知,在烃源岩深埋、有机质逐渐成熟过程中,有机质的热演化会形成大量的有机酸(例如羧酸、酚酸)和气体(例如CO2,H2S),对含油气系统的环境条件和物质组成都有显著影响[30-35,54-58]。芦草沟组发育累积厚度大、分布范围广的暗色泥页岩,并已进入成熟阶段[52-53],必然已经产生了大量的有机酸和气体,显然有机流体对芦草沟组储层的作用很可能是次生孔隙形成的重要原因。胡文瑄等[59-60]曾对不同类型流体来源的地球化学判识标志进行了总结,指出次生方解石碳同位素偏负是鉴别有机流体的重要标志。所以,本次研究将以碳同位素值为切入点,分析改造芦草沟组致密储层的流体来源和作用机理。
对甜点层段典型样品的碳同位素(δ13C)和有机质含量(TOC)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样品中碳酸盐矿物的δ13C值与全岩TOC为负相关关系(图6a):TOC<1%的样品中,δ13C(VPDB)值较高,为8‰~12‰;TOC>3%时,δ13C(VPDB)值降为6‰~8‰,降幅达2‰~4‰。井下观测发现,δ13C值下降的样品中,普遍发育次生白云石或次生方解石。毫无疑问,有机来源的C参与了次生碳酸盐矿物的形成。由于目前分析的是全岩样品,所得的δ13C值是基质碳酸盐矿物(主体)和次生碳酸盐矿物的混合,其中的次生碳酸盐矿物的δ13C值还要低得多。Wu 等[9]利用显微统计方法估算了次生碳酸盐的δ13C值,其分布范围低于-8.5‰。最近,作者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球科学实验室开展了原位微区测试,其中基质白云石与次生白云石的δ13C(VPDB)差值为10‰~15‰,前者分布范围在5‰~10‰,甚至更高,而次生白云石的δ13C(VPDB)值普遍为负值(-3‰ ~ -8‰),表明同位素值偏负的有机碳参与了溶蚀-沉淀作用。
此外,δ13C值与FeCO3含量的关系图表明,随着FeCO3含量的增高,δ13C值也表现出显著降低的特点(图6b)。众所周知,Fe主要是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在成岩阶段形成的碳酸盐岩矿物中,它的升高表明次生碳酸盐矿物含量增多,也说明了次生碳酸盐矿物是导致δ13C值降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次生碳酸盐矿物的形成与有机成因流体密切相关。
图5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J174井二叠系芦草沟组粉砂质/云质泥页岩的成岩溶蚀-沉淀现象[8]Fig.5 The diagenetic dissolution and precipitation of the silty/dolomitic shales in the Permian Lucaogou Formation in Jimusar Sag,Junggar Basin[8]a.岩心照片,样品经受了不均匀的流体溶蚀作用,具有明显的溶蚀边界,J174井,埋深3 200.1 m(修改自Wu 等,2016);b.电子探针(BSE)照片,云质-粉砂质泥岩具显著的不均匀溶蚀现象,左侧为弱溶蚀区(有黄铁矿),而右侧为强烈溶蚀区(黄铁矿也溶蚀消失),J174井,埋深3 174.2 m(修改自Wu 等,2016);c.云质条带发生溶蚀,形成透镜状、不规则条带状残留,并就近形成亮晶次生方解石, J174井,埋深3 139.5 m(修改自Wu 等,2016);d.云质-粉砂质泥岩中的不均匀溶蚀现象,形成溶蚀孔隙与次生方解石(灰白色矿物),J174井,埋深3 320.0 m;e.凝灰质泥质粉砂岩中的次 生钠长石及次生孔隙,正交偏光,J174井,埋深3 121.2 m;f.砂屑云岩的溶蚀现象,背散射图像,J174井,埋深3 114.7 m
图6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甜点层段主要储集岩δ13C值与TOC及FeCO3含量的关系Fig.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δ13C and TOC,FeCO3 content in the sweet-spot intervals of the Permian Lucaogou Formation,Jimusar Sag,Junggar Basin
另一方面,次生碳酸盐矿物的发育又与次生孔隙的形成密切相关。如图7所示,右侧为溶蚀作用微弱的样品,没有或很少发育次生碳酸盐矿物,次生孔隙也不甚发育,其δ13C(VPDB)值相对较高,为9.5‰~11.0‰。左侧岩石虽然与右侧样品在深度上距离很近,但次生碳酸盐矿物较为发育,溶孔也多,其δ13C(VPDB)值显著降低,为6.1‰~7.1‰。前文已经论证,δ13C值的降低与有机质(TOC)密切相关。因此,芦草沟组次生孔隙的形成主要是烃源岩热演化过程中形成的有机成因的酸性流体作用所致。
图7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J174井二叠系芦草沟组白云岩碳-氧同位素漂移与次生孔隙发育的关系(修改自Wu 等,2017)[9]Fig.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bon-oxygen isotope excursion and secondary pore development in the dolomite of the Permian Lucaogou Formation in Jimusar Sag,Junggar Basin (modified after Wu et al.,2017)[9]a.泥质-粉砂质白云岩中发育次生白云石,并伴有溶蚀孔隙,正交偏光,J174井,埋深3 138.4 m,其δ13C(VPDB)值低至7.1‰;b.微晶白云岩,几乎不发育次生白云石,正交偏光, J174井,埋深3 139.5 m,其δ13C(VPDB)值为11.7‰;c.粉砂质白云岩,发育较多次生白云石和溶蚀孔隙,正交偏光,J174井,埋深3 144.6 m,其δ13C(VPDB)值低至6.1‰;d.砂屑白云岩,见极少量次生白云石,正交偏光,J174井,埋深3 148.3 m,其δ13C(VPDB)值 较高,为9.5‰
3 结语
关于陆相富有机质页岩层系的成岩作用,除了具备一般泥页岩常见的成岩作用特征以外,还受到有机质生烃作用及其衍生的酸性流体的影响,因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根据本文对渤海湾盆地古近系沙河街组和准噶尔盆地二叠系芦草沟组两个实例的分析讨论,初步归纳出以下一些特点。
1) 从无机矿物角度的变化来看,主要受成岩压实和粘土矿物转化的影响比较显著。随着埋深增加,页岩层系中较大的孔隙最易被压缩,细小的孔隙(特别是粘土矿物之间的纳米级微孔)受影响微弱,因而表现出粗介孔及更大的孔隙随深度增加迅速减少,而中-细介孔相对增加。但当演化至粘土矿物转化时,受粘土矿物体积的收缩和脱水作用,以及有机质开始生烃的影响,孔隙度出现新的峰值。此后,成岩压实又占主导地位,孔隙度再次下降,甚至中-细介孔也逐渐减少,岩性也愈加致密。
2) 有机质对成岩作用的影响大致出现在早成岩作用末期,相当于低-未熟阶段,但其显著影响主要在中成岩作用期。根据渤海湾盆地的资料,大致将富有机质泥页岩的成岩作用划分为3个阶段:未成熟阶段、低成熟-成熟阶段和高成熟-过成熟阶段。其中,低成熟-成熟阶段对成岩作用的影响最大。除了生烃作用产生的流体形成高压有效地缓解了地层压力加大对孔隙的机械压实外,衍生出来的酸性流体对储层中碱性矿物(碳酸盐矿物和钾长石等)的溶蚀作用成为增加储集空间的主要因素。溶蚀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是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
3) 源于有机质的酸性流体的溶蚀作用在储层地球化学特征上有明显反映,表现为TOC越高的样品,其受碳酸盐矿物的影响而δ13C值越偏负,显示了有机碳来源的轻碳的加入,反映了有机来源流体的作用特征。而δ13C值偏负的样品,次生溶蚀孔隙非常发育。因此,富有机质页岩层系的生烃作用对储层的溶蚀改造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可能是控制页岩油“甜点”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