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服装企业供应链柔性研究
2019-09-02李伟华陈素英
李伟华,陈素英,殷 文
(青岛大学 ,山东 青岛266071)
由于服装产品生命周期短、时效性强、随季节变化大以及服装行业本身对市场需求和潮流趋势反应快速等特征,使时尚服装行业市场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供应链柔性是指供应链处理变化的能力,其柔性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供应链面对变化时的适应性。因此,研究时尚服装供应链柔性显得尤为重要,形成运行良好的供应链,可使时尚服装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脱颖而出。
1 供应链柔性指标构建
要清楚了解供应链的柔性并做出有效评估,首先必须选择建立科学、完整、实用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1.1.1科学性和实用性原则
评估指标体系应能够准确反映时尚服装企业供应链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的反应以及各个柔性要素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在满足完善的基础上力求简练准确、易操作。
1.1.2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原则
一个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所涉及的指标应涵盖影响柔性的各个方面,定性指标需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并且定性指标必须可以通过某种方式量化。
1.1.3动态性原则
服装企业所面临的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因此,选择的评估指标应该具有前瞻性,可以反映未来柔性水平。
1.1.4互斥性与有机结合原则
选择的各柔性指标内涵不应出现重叠,彼此之间也要有一定的联系。
1.2 评价指标的构建
鉴于供应链具有较强的动态性和特异性[1],柔性的度量指标也应根据供应链目标和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有所不同。指标的建立可以依据企业特点以及供应链进行的主要活动、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和以往的研究成果、具体的实证调查、问卷以及供应链本身的脆弱性等。
通过分析近年来有关供应链柔性的相关研究,发现科学的供应链柔性指标的确立大致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
2 供应链柔性评价方法
对供应链进行柔性化管理,首先要解决柔性的测度问题。建立服装企业供应链的柔性度量模型对其柔性进行评价,目前广泛应用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突变级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可拓物元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法、比较分析法、调查表分析法和线性加权法等。
2.1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将决策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2]。其使用成对比较的方法,设有1至9个判断标度(如表1所示),量化指标的比较结果以构建比较矩阵,并通过层次排序得出指标权重。
图1 供应链柔性指标构建步骤
表1 重要性标度含义
层次分析法对服装企业供应链柔性进行评价简洁实用,所需信息数据少,但也存在以下问题:该方法的使用范围受约束;由于人的参与,待评估或优选方案的实际情况受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干扰。
2.2 突变级数法
利用该方法对服装企业供应链柔性进行度量,其建模的基本理论是根据评价目标建立逐层结构,通过推导归一化公式进行综合量化运算[3],其建模具体步骤如图2所示。
图2 突变级数法建模步骤
与其他评价方法相比,突变级数法最大优点是避免了主观指定各因素权重的弊端。使评价结果能更真实、更贴近实际,并且此方法计算简单易操作。但使用突变级数法构建柔性指标体系的不足之处在于在建模过程中选择的各子系统的子指标数量受限制。
2.3 具有时序特征的供应链柔性综合测度研究
供应链是一个动态复杂的系统,为了快速准确地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性,可将时间参数引入到测度模型中综合考察供应链柔性水平。具有兼顾各柔性要素功能性和协调性的综合柔性度模型如式(1)所示。
式(1)
该评价模型充分考虑了柔性供应链的动态性,权重的确定无需一致性检验,能全面的掌握供应链柔性状态,更加快速准确地对其调节与演化。
2.4 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4]。在柔性度量中,评估指标体系中模糊指标的指标值不能用单个值表示,通常需要用语言或其他方式来描述。该方法通过建立模糊判断矩阵和评语集将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与普通的层次分析法相比,其优点是:利用该方法更容易检验模糊矩阵的一致性;利用模糊综合判定法,数学模型简单;可以评价因素多的对象系统。且把不完全确定信息转化为模糊概念增加了评价的可靠性。但利用该方法评估柔性时,专家或是打分人的主观意志将极大影响评价结果。因此有学者对该评价方法进行了改良,提出了模糊多层次分析法,以防止单个专家的随意性对整体评价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客观地对专家打分进行剖析,得出其权重[5]。
正确测度供应链的柔性,将有利于推动供应链的管理和优化。供应链柔性度量的相关模型能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各服装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灵活使用。
3 服装企业供应链柔性对绩效的影响
对供应链的柔性进行研究,最终目的是改善企业的绩效[6]。通过测度绩效,构建供应链柔性与绩效关系的模型发现,供应链柔性和绩效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即柔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绩效。例如,某些柔性因素对企业财务、供应商、学习成长等方面起到正向推进作用,某些因素则有负向作用。
更高的柔性通常会带来更高的绩效,但是柔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不是越大越好,应寻求供应链柔性演化中的现实柔性与需求柔性之间的平衡,深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完善供应链柔性理论的同时提升供应链的绩效。
4 结语
对服装企业供应链的柔性管理研究目前还不成熟,仍处在初始阶段,其今后的发展趋势主要有:(1)目前的研究多从制造商的角度出发,忽略节点企业之间的协同作用,在选择指标时很难将影响柔性的所有因素找出。服装企业供应链柔性的研究应充分考虑接口柔性,考虑供应链的组织价值和重构要素,从整体系统的角度对供应链柔性进行定义和度量。(2)对柔性度量模型的实践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以便更加真实地了解企业柔性,促进柔性系统的优化和改进。(3)供应链柔性与绩效之间的实证研究,需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一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由于时尚服装行业本身的特性,柔性化的供应链管理越来越有必要,但国内服装企业对这一方面的认识尚不成熟。统一柔性的定义和评价,分辨系统其他性能指标对柔性度量的影响,建立全面、具有代表性的柔性指标,选择合理灵活的评估方法,填补供应链柔性与绩效之间的空白,对时尚服装企业高质高效发展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