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南梁精神与新时代文化建设

2019-09-01牛耕田

大观 2019年6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文化建设

牛耕田

摘要:文化的繁荣发展,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过程中更为基本、深沉和持久的特殊力量,文化自信则是一个国家朝着富强之路前进的标志之一。党的十九大会议报告中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战略部署。南梁精神是红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是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本土的鲜活旗帜,更是坚定我国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动力之源。传承和弘扬南梁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提升我国文化实力,實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南梁精神;红色文化;文化建设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YB109)。

南梁精神是陕甘边革命老区优良传统作风以及革命精神的总称,其主要的内涵是“面向群、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这些精神内涵是我国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南梁地区特有的红色文化形态。南梁精神是在革命先辈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丰富和发展了革命地区的文化建设,也为新时代的文化建设凝聚力量,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南梁精神内在的文化标志

南梁精神是陕甘边地区革命先辈在革命斗争实践中的精神成就,蕴含着深沉厚重的历史文化与优良传统,有着鲜明的文化标志。坚守信念是其精神的核心内容,共产党人坚持革命理想与信念大于天,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有着“君子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以及“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个人担当与爱国情怀;顾全大局是南梁精神的特性,陕甘边革命老区的共产党人,有着较强的大局意识,面对错误的肃反活动,能够坦然面对,下定决心牺牲自我保全大局,体现了“成仁取义,以身报国”价值理念;勇于创新、求实开拓,是南梁精神的精髓所在,陕甘边革命地区的共产党人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在革命地区实行了“三色”建军方案,不断开创新的革命局面,是对求真务实、推陈出新思想理念的传承;忠诚奉献、勤政为民,更是南梁精神的根基,陕甘边革命地区的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群众是进行革命的基础,依靠群众的力量来进行武装革命,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是“民者天下之本”“民可近不可下”的民本理念的体现。由此可见,南梁精神内涵丰富而厚重,渗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在新时期我国进行文化建设的稳固基础。

南梁精神可以说是承前启后的红色文化精神指向,在整个的红色文化体系中,南梁文化居于重要的地位,起到贯穿古今的重要作用。南梁精神继承和发展了中央苏区倡导的精神,是毛泽东思想在陕甘甚至是西北地区进行革命实践的最早革命精神结晶。在经过多次的革命实践之后,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为代表的革命先辈,最终在陕甘边地区成立革命武装,创建革命根据地,也是因为在革命根据地的文化建设,从而使之成为中央与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同时,南梁精神还是后来延安精神的源头之一,中央和毛泽东非常珍惜并汲取陕甘边革命斗争的经验,后来,毛泽东提出要坚持在延安和陕甘边去的艰苦奋斗作风。现如今,南梁精神也成为贯穿时空并深刻烙印在陕甘共产党人心中的红色文化象征符号。

二、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的形式与使命

文化的自信与繁荣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繁荣复兴的重要标志,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形式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满足广大群众最基本的文化需求,特别是红色文化,针对群众需要设立一定标准,并且要注重生产多样独特的特色文化产品,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其次,在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基础上,还要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文化的融入来培养广大群众正确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以及道德观念等,提升国民综合素养;再次,要从国家整体的发展与治理角度来看待文化建设,真正使得文化成为推动国家与民族兴旺发达的持久动力;最后,还要从国际形势发展的全局来考虑文化建设,特别是在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精神文化的同时,还要关注传统民族文化与世界的交流,融入到世界文化的发展格局中,使得中国文化成为中国参与国际事务重要的支撑力量。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与群众素质的提升有着密切的关联,而文化构建使得社会与民众广泛接受的认同感和价值观,能够极大地提升国家整体的治理水平。文化建设的内容除了基本的文化设施的提供、文化活动的开展以外,更主要的是对人的道德教化与感染,以此来支持国家的治理。因此,在当前阶段我国的文化建设需要充分运用文化的培养作用,弘扬主流价值理念,促进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提升国家整体文化实力,特别是对人的价值塑造以及国家治理与发展的支撑,这也是进行文化建设的使命。

文化建设对人的价值塑造主要体现为人文素养的提升、个人文明素质的提升以及身心的健康发展。首先来看人文素养的提升。人文素养是一个人具有的最为基本的素质,对于个人的价值观念的形成和日后的发展方向有着很大的影响,包括个人对事物的审美理念以及自我钻研创造能力与精神等。文化建设利于培养人对多种艺术形式的欣赏与爱好,提升艺术审美能力,对于国民审美情趣的培养和鉴赏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这也是进行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和价值成果。其次是个人文明素养的提升。文明素养主要包括正确健康的三观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拥有坚强的意志和文明的行为,有理想信念,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个人的文明素养对于个人的人格、社会文明的提升以及国家治理、国力提升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最后,文化建设还能够促进群众身心健康的发展,群众身心的健康发展是群众顺利适应社会形势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丰富和提升各类文化产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能够传递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特别是对于未来建设国家的中坚力量——青少年来说,通过弘扬真善美,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使其形成正确的三观理念与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深远意义。

另外,文化建设的作用除了对个人价值观的塑造以外,还可促进规范正确良好社会制度的形成。文化是体现出的价值观念也是社会的基本立场,其中包括传统习俗、惯例等,都与社会主要规范制度相结合,而且在社会化过程中,从个体价值出发,规范个体行为,影响着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模式。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很多优秀睿智的价值理念,如五常之道仁义礼智信,就是我国古代要求遵从的行为规范。文化建设能够树立起全社会共同认可和遵循的价值观念,提升全体社会的向心力,也能够获得其他外来文化的认同与尊重。而从一个国家的整体治理来看,文化建设也是其必要的考虑因素,融合文化建设才能使相关规范制度体系的构建与习俗、传统等文化因素相适应。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文化建设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 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农村社区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探究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