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水平的策略
2019-09-01张耀宗
张耀宗
【摘 要】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教导孩子具有一定程度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中一个重要难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数学教师要优化数学计算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关键词】小学教学;计算;主导;兴趣;方法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习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教学所占的比重很大。
一、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学生的个性发展被扼杀,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失去兴趣并产生了厌学情绪。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实现角色变换,改“一言堂”为“群言堂”,改讲堂为学堂,变主讲为导讲,变控制为协调,变专制为激励。使学生充分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复杂辩证关系,两者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不断深入、不断发展。现在一谈到主体性教学,似乎就是学生想练什么就练什么,能完成什么样就算什么样。其实不然,主体性教学虽然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决不能削弱或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教学,主动权还掌握在教师手里,教师只有明确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才能实现,教师也才能比传统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枯燥的计算是单调乏味的,在计算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使学生乐于算。这里介绍两种方法:
1.以古今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激发学生兴趣。例如:数学家高斯的巧算故事、陈景润的故事等都很有激励性。
2.实行奖励制度,激发学生计算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教师应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对算得又对又快的学生实行积分奖,到期末根据积分的多少评出班上的“神算子”,发给奖状或奖品。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夯实学生的口算基础
在小学阶段,无论多复杂的四则运算,具体到每一步都是0-9这10个数字的计算。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计算差的学生,就会发现他们20以内的加、减法,如7+5、16-9等,表内乘除法,如6×9、6×7、63÷9等,还有简单的求积、求商,如14×3、38÷2等,都很不熟练。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
1.熟练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训练措施主要有:经常用口算卡片进行练习;重点掌握相对复杂的几个算式,如两个数接近10的加法算式、个位不够减要退位的减法算式等;运用数的组成来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用凑十法来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利用“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来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熟练掌握表内乘除法。加强用乘法口诀直接求积、求商的训练;采用师生间和学生之间对口令等方法训练。
3.熟练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及通分约分方法。主要训练措施是分阶段、分步骤做一些专项训练。
4.熟练掌握口算小数乘除法。主要训练措施有:加强小数乘法的口算,先按整数乘法方法算,再处理小数点;口算除法可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用乘法口诀算除法;处理小数点的专项训练等。
5.根据运算定律进行口算。例如0.5×83.7×2,就可以先算0.5×2=1,然后1×83.7=83.7;根据题目的特征灵活口算,如:402+32,可把402看作400和2,先用400去加32,然后再把2加上去。
四、突出算理算法
弄懂算理,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还知其所以然,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算法。
1.多位数的四则运算和混合运算、简便计算等,一定要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切忌硬灌算法。
2.参与法则、公式的推导。在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和公式的过程中,我认为应尽量引导他们动手、动脑,通过自己实践、观察、主动探索,这样获得知识的过程,他们理解得才更深。例如在计算三角形和梯形面积时,很多同学容易丢掉÷2,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人人参与,亲自做拼图实验,它们都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拼成的,求其中一个图形的面积就要除以2,这样学生就印象深刻了。
五、巧设变式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指标。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思维活动是数学课堂中学生的主要活动。面对学生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我们需要在启发学生计算方法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突破原来的知识圈,在解决问题中提出多方面的设想或各种解决方法。如在教学“乘法的意义”时,我出了这样一道计算题:12+12+12+9+12+12=?要求学生用乘法计算。在这个问题上学生就呈现出了不同的认识水平,从学生思维的结果可以看出学生间的差异:有个别学生一时没有想到怎样用乘法来计算,有的学生提出“教师你出错题了,这道题不可能用乘法计算”,也有的学生说“乘法应该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显然,有这种想法的同学的思维不能突破局限和原有的知识圈。于是我让学生展开讨论,最后学生得出以下四种解决问题的算法。(1)12×3+9+12×2;(2)12×5+9;(3)12×4+9+12;(4)12×6-3。我再引導学生进行择优选择,通过比较、分析,最后得出第4种方法最简便、最有创造性的方。
由此可见,正是练习设计的开放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在此给时间、给空间、给平台,让学生经历用乘法计算的过程并阐述想法,实现了方法的多样化,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了不同的发展。
六、强化估算教学
在计算教学时,要特别加强估算的教学。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例如买东西钱够不够,运货物大概要几辆车,做衣服要准备多少材料,会不会超载,座位够不够坐等等。估算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有很好的作用,估算能力是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越来越重视估算教学。估算方法灵活性很大,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估算。我们在训练估算能力时,应尽量让学生说出想法,还要对学生的估算方法作出是否简捷合理、符合实际的评价,这样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七、在进行计算练习时,对学生严格要求
计算教学中最关键的就是要学生能正确进行计算,这是计算教学的核心。所以教师在进行计算练习时,一定要对学生严格要求,要求学生计算时一定要认真仔细,不能有半点马虎。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还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计算方法,这是学生进行计算的前提与基础。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习的计算方法,能用简便算法的时候尽量应用简便算法,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计算速度,还能提高计算的准确性。教给学生养成注意观察的好习惯,在遇到一道题时,先观察、分析,然后再根据所学过的计算方法,灵活运用。例如,在三四个数的连加中,要会凑整,运用凑整的计算方法,不仅计算速度快,而且计算的正确性高。
总之,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要每天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训练,或每天布置1至2页的口算训练。这样常抓不懈,每次都做到有的放矢,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毕克香.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J].学周刊,2016(20)
[2]瑞林.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探讨[J].中国西部,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