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an-do模式下综合日语参与型课堂的构建

2019-08-30关铠含

知识文库 2019年15期
关键词:日语学习者语言

关铠含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提出用Can-do模式将课题、活动、任务作为目标检测学生的日语应用能力。在综合日语课程中运用这套新的日语教学实践评价体系,可以构筑参与型课堂、真正提高学生的任务执行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应用Can-do模式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正确看待母语的使用,同时需要持续实施,并进行学习活动评价,做好学习记录。

1 Can-do模式的含义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于2010年制定了日语教育、学习、评估的JF标准,并以Can-do来表示日语熟练程度,即能够完成怎样的任务和课题、达到怎样的语言交际水平。JF标准作为参考尺度,进行了六个级别能力的描述及划分,包括初级使用者A(入门级A1、基础级A2)、独立使用者B(进阶级B1、高阶级B2)和熟练使用者C(流利运用级C1、精通级C2)。Can-do在JF标准中表示日语中的“达成度”,可以理解为“用掌握的日语能够做什么样的活动”。因此Can-do模式颠覆了以往以单词、语法为目标的传统教学,而是将课题、活动、任务作为目标检测学生的日语应用能力。同时,根据Can-do的概念,学生和教师都可以设立评价体系和学习档案,记录和保存学习过程,将一定时期掌握的知识技能整理成“学习记录文件”,反映学习者的语言“产出”活动。

2 传统综合日语课堂的问题点

综合日语是日语专业的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技能。然而在传统的综合日语课堂上,一般是教师教授语言知识,学习者听讲练习,教师起主导作用,这就导致学生说日语用日语的机会较少。其实,学生之间用日语进行的讨论交流也是一种重要的互动。但是由于传统课堂并非真正的参与型课堂,导致没有充分利用学习者的话语作为彼此的输入来源。本文强调的参与型课堂,更注重的是综合日语课堂上的学生互动,即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使用日语所展开的对话。诚然,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给学习者搭建“脚手架”,但是由于上课时间的制约,师生之间可能产生的互动量有限,而且一些学生不愿意主动与教师互动。而生生互动没有那么多约束,学生之间彼此关系对等,为了给彼此提供合适的“脚手架”,可以较轻松地进行对话互动。所以组织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活动,给他们创造互动机会,可以更加有效地促进语言习得。

3 Can-do模式下的语言习得

在综合日语课堂中应用Can-do模式,即通过完成学习任务促进语言习得,需要学生将通过LRE共同构建的日语知识,内化为个人的语言知识,并在个人的语言产出中加以利用。LRE指“与语言形式相关的话语片段”,是研究学生之间互动时的具体分析单位。它在综合日语课堂上可以具体理解为学生对自己产出的日语是否正确得体而进行的商讨、询问、纠正等对话片段。我们可以通过前测和后测,验证语言项目的习得状况。例如在“语法听写活动”中,学生有关「てしまう」这一句型进行了如下互动。笔者将Can-do模式应用在综合日语课堂时,观察学生的互动现象,录3分钟学生结对的对话,将其转写成文字。同时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做好学习记录,同时根据JF标准的六个级别,完成学习活动评价标,最终形成每周、每月、每学期的学习档案。

S1(学生1):まだ勉強が足りないので、大失敗しました。

S2(学生2):してしまいました。

S1:してしまいました?

S2:しまいました。是不是有点遗憾的意思?大失敗してしまいました。

S1:うん、してしまう、していましました。大失敗してしまいました。

以上例子的學习目标是让学生掌握“てしまう”这一句型的使用环境。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用在动词连用形后表示遗憾的语气,那么学生很难体会到位、应用得当。教师运用Can-do的理念,则可通过任务、活动反映学生的“达成度”。学生1在这一句型的应用活动中,显然属于初级使用者,虽了解てしまう的用法,但尚未体会到发话环境及语气,没有应用意识。而学生2则已达到独立使用者的水平,虽然“失败了”没有明确说成“失败了很遗憾”,但能够深入体会发话场景,自觉使用てしまう这一句型。学生通过对这一语言形式的商讨、询问、纠正,加深了句型的理解,有利于将其内化为个人的语言技能。

为了验证互动的效果,在实施任务前后针对“てしまう”这一语法项目做了相同形式及难易程度的测试。测试题例:

前测:昨日、携帯電話をジーンズの後ろポケットに入れたまま、洗濯機で「洗う」___。まだ買って一週間も経っていないのに。

后测:夕べ、目にコンタクトレンズをいれたまま「寝る」____。それで今朝目が痛い。

前测和后测的题目,都没有明确提示“てしまう”的用法。但两个句子中暗含的后悔遗憾的语气是相同的。通过上面的前测和后测,结果显示学习者后测成绩和前测有显著提高,表明Can-do模式下的学生互动对于习得的有效性,也有助于老师和学生开展学习评价。

4 Can-do模式下的小组活动

一般来说,一个班级的学生日语水平往往不尽一样。教师在组织结对或小组活动时,对于如何搭配学习者很伤脑筋。王贤文(2013)分析了日语水平有差异的学生在结对活动中的援助方式,发现在两类对子(H-M)(高水平-中水平)、(M-L)(中水平-低水平)中,都是水平高的一方提供了更多的援助,也就是同一水平的M因为同伴水平的高低而在完成任务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L:そして、食事をすすめされました。

M:すすめられ、すすめられました。

L:「すすめる」是那个「進」、「進」。

M:「すすめる」,「すすめる」,它的被动态应该是「すすめられる」。

L:うーん、うーん。すすめられる、すすめられる。

M:そう、私はそこで食事をするようにすすめられた。サ变动词才是される、する才是される。

L:すすめ

M:「すすめる」是2类动词。

L:ああ、すすめられました。

在这段对话中,针对L发话中的错误「すすめされました」,M给予了修正,并向L说明了为什么「すすめられました」是正确的。L听了说明好像就明白了。这时,M向L进一步说明为什么「すすめされました」是错误的。经过M一连串的说明和正确语言的示范,L理解了「すすめる」的被动态是「すすめられる」。

Can-do模式提倡项目学习、任务学习,这样在学习过程中语言能力的达成度可以得到评估和记录。上面例子显示,无论援助同伴还是被同伴援助,都可以通过互动受益。在这里,M的示范和说明对L来说起到了搭建脚手架式的援助。L借助这样的脚手架最终说出了正确的语言形式,通过这样的互动对话,不仅L修正了自己的被动态知识,M也在教L的过程中反复产出,并且因L同伴的重复也得到了语言输出。这样M强化了自己的被动态知识,促进了自己被动态知识的自动化。因此可以说,M也同样在互动中受益了。小组成员之间,即使有水平差异,也并非水平低的人总是接受来自水平高的同伴的援助,而是互相协作共同解决他们的语言问题,并且援助方和被援助方都能从互动中受益。

这种生生互动的参与型课堂与教师主导的课相比,结对活动更容易集中精力,学习效率更高,更容易发现自己的问题,互相学习。关于同伴,相比日语水平的高低及关系的亲疏,最重视的是互动和参与讨论。Can-do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一定重视结对、小组活动。在一开始活动前,学习者不知道该如何和对方一起完成任务,对结对活动有些困惑和不安,因此希望和关系比较好的同学结对。但是随着一次一次活动的实施,学习者体验到了彼此积极互动的益处,教师可以大胆地在课堂进行实践。

5 Can-do模式下参与型课堂构建的注意事项

5.1 教师角色的合理定位

教师的角色分活动前、活动中及活动后3个阶段。每次活动前,要利用教材以外的材料实施学习任务,教师要选定材料、决定任务或项目、确定任务类型。Can-do模式要求教师根据学习者水平及兴趣选用材料,根据学习者常出现的产出错误确定语言项目,根据课堂情况决定任务类型是理解任务还是产出任务,或者综合任务。当然还需要活动前就决定好如何结对或编小组。每次活动中,教师要穿梭于各个对子或小组,观察他们的活动态度及参与情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便改善下一次活动。另外,对活动做出评价也是教师的重要工作,可以结合Can-do的六个等级完成学习活动评价表。

5.2 学习目标的科学制定

教师需要明确告诉学生每次活动的学习目标。比如,如果任务的目标是学习语篇知识,就要提醒学生,执行任务时要注意一段话或会话,或语言形式等等。如果任务的目标的某些语法项目的学习,那就尽量不要让生词成为学生的负担。教师设定的学习目标如果太超越学生的实际水平,那么学生可能不会注意目标任务。Can-do模式要求教师适当调整学习目标,才能对学生语言项目的达成度、某一任務中使用日语的熟练度进行科学的评判。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就能针对学习目标积极地互动对话。

5.3 Can-do模式的持续实施

学生要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持续实施很重要。比如学生发现Can-do模式下参与型课堂中,新的小组活动有机会接触更多的日语,可以发现自己和同伴的长处和不足,可以体验到互帮互学的乐趣等等。同时,对于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母语、小组成员都不能确定语言知识时怎么办,这些活动过程出现的问题,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考虑对策。总之,在不断持续的参与活动中,学生会慢慢学会怎样和同伴互动,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看法及需求,努力调整和改善活动。

5.4 互动活动的观察记录

为了促进学生的互动活动,教师需要观察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情况,并把注意到的地方随时记录下来,以便作为改善活动的参考资料。根据Can-do的概念,评价体系和学习档案可以反映语言活动的产出过程,因此可以让学生填写回顾反思记录表,作为重要的学习档案。每次通过回顾性反思,会让学习者意识到结对活动的互助性,反过来可以提高学习者的互动动机,从而达到更好的互动效果。

6 结语

Can-do模式下的参与型课堂,是一种通过课题、活动、任务展开学习者之间互动的课堂。传统的综合日语课堂大多是通过教师的提问,让学生练习词汇、句型或语法,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际。因此开展互动活动,改善课堂形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打破教师一言堂的参与型课堂,是值得推广的实践活动。同时,由于班级人数和授课时间的原因,教师只能和少数人对话,学生用日语开展语言实践的机会受到制约。课堂上引入小组活动会增加日语输出的机会,学生可以互相取长补短,成为同伴的学习资源,让课堂充满生气。

本文系许昌学院第一批转型发展建设项目专业课程类综合日语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本论文为许昌学院校级教研项目“JF 标准下 Can-do 教学模式在综合日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8。

(作者单位:许昌学院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日语学习者语言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赢在耐心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