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课程资源整合的分析
2019-08-30蒋心萍刘倩
蒋心萍 刘倩
摘 要: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是新兴的前沿学科,其将体育、健康、医学学科进行了有机整合,主要以我国传统养生方法为基础,进行健身养生理论及方法的传授。本次研究以互联网为背景,以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课程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课程资源整合现状,并提出了几点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课程资源整合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 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 课程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7(c)-0252-02
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主要以人体在体育运动阶段保健规律为研究对象,以常见运动后病发生规律、日常保健措施、防治措施及体育锻炼者身体健康状况为研究内容的专业学科。其涉及了生理学、医学、解剖学等多方面知识。通过相关知识的全方位传输,可以有效提高高等教育院校相关专业学生健康意识及健康水平。据此,对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课程资源整合情况进行适当分析非常必要。
1 互联网+下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课程资源整合意义
1.1 促进专业学生全方位发展
互联网+背景下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课程资源整合,可以为专业学生知识学习提供充足的资源,帮助专业学生全方位发展、提升。
1.2 扩大学校知名度
互联网+背景下,将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课程内容有机整合,可以通过与区域企业信息共享,形成现代化先进的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课程内容。随后构建课程品牌,为整体专业教学院校知名度的提升提供依据[1]。
1.3 推动课程改革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课程整合,可以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最前沿的知识。促使专业教学人员逐步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为专业课程改革提供充足驱动力。
2 互联网+下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课程资源整合现状
2.1 课程资源整合认识不足
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课程资源整合并不能依靠单一个体完成,需要整体团队的协作配合。但是在现阶段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课程资源整合阶段,部分教学人员及学生对课程资源整合要求认识不足。不仅制约了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课程资源整合效率,而且对课程资源整合效果造成了一定影响。
2.2 网络课程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视频课程成为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课程资源整合的主要方式。但是现阶段部分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教学人员在网络视频课程开发制作方面积极性不足。再加上现有教学条件的影响,导致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课程资源整合效率不高[2]。
2.3 课程资源获取渠道单一
多数课程教学人员大多通过网络直接获取课程资源信息,虽然整体课程资源信息获取效率较快。但是其并没有与书籍资料、社会资源及实习实训资源进行有效融合,导致整体课程资源获取渠道不够多元化,影响了课程资源整合效果。
3 互联网+下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课程资源整合对策
3.1 提高部分师生对课程资源整合的认识
以往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中教学人员为知识讲授者,而专业学生为知识被传授者,其在整体课程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性不高,与互联网时代课程教学理念相背离。据此,为进一步提高师生对课程资源整合的认识,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课程教学人员可以互联网技术应用为抓手,依据阶段教育教学目标,在互联网平台中将平面知识转化为立体知识,提高相关专业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为课程资源整合奠定基础[3]。
3.2 搭建网络课程教学平台
互聯网+时代,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不断丰富,如何将人们获取知识渠道进行有机整合,就成为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课程资源整合的重要工作。因此,一方面,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课程教学人员可依托互联网平台,以课前知识体系整合为重点,将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相关知识进行适当筛选。并将其发布到网络平台中。在专业课程教学人员发布课程信息之后,相关专业学生可以利用平板、智能手机或计算机进行知识学习。并根据网络平台模块分组,开展分组讨论、视频播放、案例分析、实践训练等系列作业。在这个基础上,高等教育院校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课程教学人员可以加强互联网教育信息化理论培训力度,在互联网+专题论坛举办的基础上,构建以互联网+为主体的信息技术与学习终身学习体系。并利用计算机技术,逐步分析互联网+、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课程整合优势,构建全新的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课程资源体系。即将相关计算机教学软件、技术应用到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教学环境中,将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资源重复部分进行优化整合。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优势,结合专业学生就业信息大数据分析结果,对专业内课程资源内容进行分类整合。并重新进行专业各模块课程资源标准的设置。
在新一代网络课程教学平台运行过程中,专业课程教学人员可将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复习导航、教学视频、电子课件、企业案例等相关知识资源进行合理设计,构建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课程资源库。并设置在线答疑、同伴互动环节,实现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教育教学网络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通过在新一代网络课程教育教学平台中进行专业知识的反复探究。不仅可以逐步转变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学生学习动机,而且可以为课程资源的深入融合提供依据。
另一方面,在互联网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课程资源整合平台构建的基础上,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课程教学人员可以依据互联网+跨界融合特点,综合利用QQ、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加强课程教学人员与课程学习人员信息交互。同时结合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特点,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教学人员可通过课程直播的形式,进行远程课程知识实时传输,以帮助专业学生直观、全方位的体验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课程特点,为课程资源整合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4]。在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内部资源整合基础上,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教学人员可以区域性特色课程资源为入手点,根据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特色,逐步扩充课程教学内容。
3.3 拓展专业课程资源获取渠道
相较于以往体育保健专业课程而言,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应更加具体深入。据此,针对以往专业课程教学人员资源获取渠道单一的情况,高等教育院校可在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选送具有体育保健课程教学经验的人员进入其他高校学习深造,为其教育教学理念的提升提供依据。随后由深造后的教师领头,以体育保健与运动康复教学研究立项的形式,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逐步完善体育保健与运动康复教学内容。并在以往体育保健专业课程的基础上,由课题成员、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教学人员合作,进行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内容的合理设计,进一步丰富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教学内容。
其次,由于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课程学习人员学习基础具有较大差异,在完善课程设置内容的基础上,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教学人员可利用互联网渠道,对以往班级授课制课程知识传输模式进行适当补充。同时加大新媒体宣传力度,为班级学生介绍运动康复及相关知识课程,初步培养其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课程整合理念,并为其进行专业课程知识实践提供广阔的平台。在这个基础上,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教学人员可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在互联网平台中设置实践模块,通过虚拟仿真的互联网实践平台设置,可以培养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最后,为保证专业学生掌握自我康复及他人康复训练知识,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课程教学人员可以根据专业学生身体情况。从心理、生理两个方面,对专业学生进行干预指导。并合理利用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育方式,最终达到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资源有机整合的目的。同时考虑到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学习人员处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阶段,在实际课程资源整合过程中,专业教学人员可在基础知识整合的基础上,融入自身社会阅历、经验积累及知识传输,帮助专业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并将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贯穿于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为课程资源整合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实习、实践、实训教学是实现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课程整合的重要过程,对于强化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学生理论联合实际、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实战经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基于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实用性,在校企联合教育模式实施的基础上,结合专业课程资源整合需求,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教学人员可依托互联网平台,开放企业端口,构建校企联合形式的体育康复与实践基地。如健身健美俱乐部、社会保健康复门诊、推拿按摩中心、医院康复科等,为专业学生后续见习、实习提供充足的锻炼机会。同时通过在互联网平台中与企业或其他学习人员信息交互,也可以帮助专业学生逐步熟悉岗位所需技能,为其后续就业、创业提供依据。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视域下,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课程资源的整合利用,可以帮助教学人员在课程开展阶段进行统一的教育、训练指导,达到良好的课程知识巩固效果。因此,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课程教学人员应认识到互联网背景下专业课程资源整合优势,面对现阶段专业课程资源整合问题,逐步优化完善,并制定对应的解决措施,保证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课程资源整合过程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刘倩.“互联网+”视阈下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课程资源整合的研究[J].体育科技,2018,39(3):164-165.
[2] 姚冰洲.高職院校中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开设及建设的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2):115-116.
[3] 李艳霞.关于调整体育本科专业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设置的探讨[J].科技视界,2016(21):143.
[4] 邹秋英,周知华,王国基.保健推拿与康复专修课程内容优化研究——以湖南某高校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X):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