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个三位一体”背景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2019-08-30钱娟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33期

【摘要】辅修制以及双学位本科教育是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在“三个三位一体”背景下对本院的英语辅修制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研究与实践,了解到辅修制目前的现状与问题,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与研究相关问题试图找到相关问题的解决途径,希图对辅修制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三个三位一体”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辅修英语专业

【基金项目】2018年安徽新华学院校本研究重点项目(2018xbxm01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3-0233-01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发展时代,是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社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从单一型的专业人才发展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高等教育必须不断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形式,推动素质教育、促进各个学科之间的渗透与融合,培养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素质人才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一、关于国内辅修制

在国外,双学位制度由来已久,已经被各所大学采用,并开设了大量的辅修专业供学生选择,不但有双学士,还有双硕士、双博士。我国于1985年,首次提出实施双学位(双专业),为本科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1]26。随着 21 世纪对高素质人才的不断需求,要培养更多的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就要建立双学位、多学科选修以及多种主辅修教学形式。目前,虽然我国没有对双学位(双专业)提出有关规定,但双学位(双专业)的教学模式已经得到各个部门以及各个单位的认可[2]11。同时,很多获得双学位(双专业)的学生在单位工作中都已经得到更高的待遇,并实现了自己在社会上的发展价值。

二、我院辅修英语专业教学现状与问题

为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增强学生适应能力与竞争能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人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我院本着“因材施教、自愿选择”的原则,开办辅修专业、双学位教育。辅修英语专业课程设定了详细、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涵盖英语专业所有核心课程,上课时间一般为周三下午、晚上和周末。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显示学生选修辅修英语专业课程热情较高,但相对我校广大的學生人数,实际选修人数相对较少,未能实现开设辅修课程的人数和培养的目标。此外,辅修英语专业课程授课过程中还存在上课时间经常与其他课程或活动冲突、上课内容过于专业化不能满足辅修专业学生需求、考核方式单一不能全面考查学生英语掌握能力、学生的英语实践技能的能力没有得到提高等问题。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由于精力和兴趣的原因产生了学习倦怠甚至中途停止辅修的情况屡见不鲜[3]108。

三、辅修双学位教育的困境亟待解决的思路

基于“三个三位一体”思路,通过改革与创新辅修英语专业课程,力图实现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共同参与、三方共赢的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即“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参与主体,实现英语教师自身的职业重新规划与定位,即“EGP、ESP、EAP”三位一体重新定位的授课体系,实现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构建,即“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辅修英语专业理论知识与英语实践创新技能”的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如图所示:

经过两个学期的调研与研究,课题组得到以下启示:

(1)实施有利的招生宣传形式,并实施分类指导,利用校园广播、网络等媒介,积极宣传双学位(双专业)教学,实现更广泛“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参与主体。

(2)要提升双学位(双专业)的教学质量,各个机构以及高校的各个部门就要执行严格的监督力度,并明确各个部门人员的职责与责任[4]252。

(3)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要根据各个学生的专业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研究专长,实现“EGP、ESP、EAP”三位一体重新定位的授课体系。

(4)学校在辅修双学位的专业设置方面并不能满足不同时期学生的学习需求,不能适应学生多样化的发展趋势[5]60,因此必须制定出合理的、规范性的教学方案,从而保证双学位(双专业)的教学质量。

(5)强化形成性考核,淡化终结性考核,建立免修制度,注重学生英语输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检验,提高教学效果,实现“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辅修英语专业理论知识与英语实践创新技能”的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

四、总结

通过“三个三位一体”的方式,以辅修英语专业为途径将学校、教师和学生真正紧密联系起来,在提高应用型本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的教育教学改革确实值得继续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陈学敏,漆玲玲,刘焰.双学位本科教育研究[J].中国高校研究,2007:20-23.

[2]李莉,我国大学辅修与双学位改革的回顾与分析[J].中国高校研究,2009:11-13.

[3]宋鑫,卢晓东.美国高校辅修制度述评[J].现代大学教育,2002:108-110.

[4]钟琼.高校本科双学位教育发展趋势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52-254.

[5]卢晓东.北京大学辅修制度的现状及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60-61.

作者简介:

钱娟(1980.3-),女,安徽合肥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学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