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舞蹈教学中培育学生情感表现力的方法探究

2019-08-30彭美娜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33期
关键词:方法

彭美娜

【摘要】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民众的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国内有关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断将目光投向于艺术文化领域。舞蹈作为表演艺术的一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诞生了许多不同种类的舞蹈模式,成为人类发展进程中璀璨的一笔。中职院校舞蹈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舞蹈素养,培育他们的情感表现力。本文将结合目前中职院校开展舞蹈教学的实际情况来对培育学生情感表现力的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职舞蹈教学 情感表现力 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3-0229-02

纵观世界舞蹈发展史,舞蹈诞生于各地的文化当中,因此具有较强的地域文化特色,能够将人们内心的一些思想情感借助舞姿表现出来,这也就构成了舞蹈的艺术价值所在。发展到现代社会,借助现代化的乐器和舞台,舞蹈已经成为了现代人享受视觉和听觉的一场盛宴。在中职院校开展舞蹈教学时,需要注重学生情感表现力的培养,不能仅仅关注一些基本舞蹈动作和舞蹈技巧的学习,而是应当将情感融入到舞蹈当中,使得舞蹈成为一种情感传递的载体。

1.中职舞蹈教学现状

目前,中职舞蹈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肢体的协调性和规范性进行练习,使得学生能够掌握舞蹈的基本素养。但是从学生实际的舞蹈表演情况看来,即使学生能够使用十分规范的舞蹈动作展示,但是却缺乏一定的情感韵味。比如说我国新疆地区的舞蹈,基本都是带有当地文化特征的,舞蹈动作里面体现出了对丰收的满足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盼。但是即使学生在换上当地民族服饰进行舞蹈演出时,总是会与当地舞蹈演艺家演绎出的舞蹈存在视觉差异。

其实深究这种视觉差异,就是因为学生因为长期在校学习舞蹈课程,没有足够重视情感表现力的融入,导致即使舞蹈动作完美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也与中职院校的责任有关,学校没有足够重视对学生情感表现力的培育,很多对舞蹈专业学生的考核都是局限于对舞蹈动作的评判,形式感较强,那么中职学校就会将主要的精力放在规范舞蹈动作和学习舞蹈有关理论方面,但是却对舞蹈的实际意义了解不深入。而中职学生因为舞蹈实践较少,也没有足够的机会去自行领悟舞蹈情感表现力的内涵,因此造成了部分中职院校舞蹈教学的效果不佳。

2.培育学生情感表现力的意义

2.1延伸舞蹈作品内涵

舞蹈作品并不是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的组合,而是具有内在含义的,舞蹈的每一个动作都应当是具有较强的情感意义的。也可以将舞蹈理解为一种表情艺术,将一个特定的主题使用舞蹈动作进行展示,完成情感传递。那么在中职舞蹈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情感表现力,能够有利于学生对舞蹈作品背后的含义进行研究体会,领悟舞蹈动作背后蕴含的意义,提高舞蹈作品的审美体验。这样能够达到延伸舞蹈作品内涵的目的,使得舞蹈教学的效果更好。

2.2增强舞蹈表现力

当学生具有对舞蹈的情感表现力时,那么在进行舞蹈展示时,能够将内心情感融入到舞姿中,体现出作品的主题。特别是学生在领悟到情感表现力的内涵之后,将会结合面部表情和眼神共同完成情感展示,观众在进行观看时,能够快速融入到舞蹈所带来的意境当中去,作品的可观赏性将会大大增强。这也是舞蹈艺术的意义所在,但是情感表现力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够有一致的理解,需要在舞蹈教师的引导下,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探索符合自身情况的情感表现力展示方式,这将会使得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大大增强。

3.中职舞蹈教学中培育学生情感表现力的方法

3.1提高学生对舞蹈作品的理解力

目前中职院校在开展舞蹈教学时,基本都是按照教育部提供的舞蹈教学素材来进行的。舞蹈教师将舞蹈技巧和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纠正不正确的舞蹈动作和姿势。那么在培育学生情感表现力时,需要教师发挥表率作用,在给学生演示舞蹈教程时,实现情感表达。那么学生在观赏教师的舞蹈示例时,不仅会对舞蹈动作进行斟酌,也会被展现出来的情感内涵打动,自行研究作品展现时的情感。比如说《天鹅湖》是世界著名的经典芭蕾舞蹈,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设备对一些演出视频进行播放,并对每一个舞蹈动作以及演出者的情感表现力进行讲解,结合舞蹈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和情感内涵进行教学能够提升教学效果。

3.2增强学生对舞蹈作品的审美力

学生不仅需要学习规范的舞蹈动作,还需要能够对舞蹈作品进行鉴赏,体味出作品当中蕴含的深层次情感表达,学生的欣赏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必须明确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即使是对同一个舞蹈作品进行鉴赏,也会出现不一样的理解。舞蹈作品一般都会拥有许多优秀的鉴赏点,那么不同的学生在进行观看时,注意到的舞蹈亮点也是不一样的,后期对这些优秀之处进行思考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需要有针对性的培育学生的舞蹈审美能力,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这样在培育学生情感表现力时,就能够使用符合自身情况的方式,将情感和思维融入到肢体动作当中和面部表情当中去,达到了内心情感的传递,观众就会更加被这种情感所鼓舞。拥有较强情感表现力的学生在进行舞蹈演示时,会达到一种忘我的状态,从观众的角度看来,这场舞蹈表演不再是单一的舞蹈动作的堆砌,而是舞蹈演出者正陶醉在一种意境当中。

3.3强化学生对舞蹈知识的学习

在培育学生情感表现力时,还应當重点关注学生对舞蹈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舞蹈的认识。很多有关舞蹈的一些细节和技巧都已经在理论知识中进行了说明,那么学生就应当要对这些知识进行仔细研读,体会出不一样的内涵。但是理论知识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很难提起兴趣。教师应当要向学生说明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并制定一些监督制度。否则就很有可能造成中职舞蹈专业的文化素养不达标,那么在进行情感表现力培养时也会遇到限制。通过对舞蹈理论知识的研究,学生可以体会到更多的文化魅力,对不同的舞蹈文化情感进行赏析。

3.4培养学生的舞蹈创新力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在时代发展进程中也不断完善和更新。在现代社会当中,很多社会文化和民众的情感期盼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舞蹈也需要进行适当创新,才能够达到情感体现的目的。那么中职学生在学习舞蹈时,需要保持创新的头脑,在自己对舞蹈作品独到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增添新的情感文化,这也是有利于提升学生情感表现力的。教师应当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挖掘身边的舞蹈创作素材,要理论结合实际,将优秀的素材进行整理。但是创新需要在舞蹈理论知识的规则内进行,创新的方式可以不用过于拘泥于形式,只要有优秀的创作思维,就可以展开具体的舞蹈创新工作,这将使得舞蹈的多样性大大增加。

4.结语

中职舞蹈教学已经在过去的发展中取得了重大成果,培育了许多优秀的舞蹈专业学生。但是由于对培育学生情感表现力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在进行舞蹈演出时无法有效打动观众的内心,对作品的阐述深度不够。针对这些情况,中职舞蹈教师需要加强理论研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制定科学合理的情感表现力培养方式,不断尝试新的方法,使得学生能够领悟到舞蹈的精髓,展现出不一样的舞蹈表演,使得学生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蒋小刚.舞蹈表演情感表现力的提升探讨[J].黄河之声,2018(21):134.

[2]何冰.高校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的策略研究[J].大众文艺,2019(02):204-205.

[3]杜艳梅.培养学生情感表现力增强舞蹈教学效果[J].艺术科技,2018(09):247.

[4]朱璐.论高职舞蹈教学的情感训练[J].艺术科技,2018(03):162-163.

猜你喜欢

方法
中医特有的急救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方法
化学反应多变幻 “虚拟”方法帮大忙
变快的方法
学习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