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将苏州灯彩艺术融入幼儿园美术教育
2019-08-30张怡
摘要:美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苏灯不仅是苏州本土文化的重要标志,更是中国灯彩艺术中的佼佼者之一。笔者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将以《指南》与《纲要》为基本行动指导思想,结合自身的一线工作经验,思考将苏州灯彩艺术融入到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苏州灯彩;幼儿园;美术教育
苏州传统手工艺历经数代,凝聚了无数能工巧匠的智慧与汗水,传承千年,形成了精巧、雅致、独特的艺术风格。灯彩,是一种“灯”与“彩”结合的艺术,我国各处都有以灯彩为载体的艺术表现。据考,苏州灯彩艺术创始于南北朝时期,在唐宋时期达到顶峰。苏州灯彩以元宵灯会的形式闻名全国,在宋代被冠以“苏灯”称号,是当时全国顶级的灯彩品牌。
一、 苏州灯彩的艺术特点
(一) 灯彩艺术的造型特点
苏州灯彩的外部造型可以分为几何形态与模拟形态两个大类。几何形态的形式无须多做解释,模拟形态是指通过模拟法来表现一个实体,我们常见的兔子灯、荷花灯都属于模拟形态。而苏州灯彩中除了动物、植物、人物形态之外,还有模拟建筑物形态制作的亭台楼阁灯,是苏灯中最有特点的一种。
(二) 灯彩艺术的材料特点
苏州灯彩集装扎、剪纸、绘画、刺绣、糊裱等工艺于一炉。传统灯彩通常以竹子、芦苇作为骨料,取面筋纸、皮纸和丝绸品做面料,以水性有机颜料着色。苏州灯彩常以亭、台、楼、阁作为造型主体,灯内彩绘人物、山水、花卉、鸟兽,边角缀以流苏。苏灯的用色有所讲究,不追求大色块的铺张与对比,而是选择淡雅、细腻的色彩作为特色。苏灯中的上品大多是出于文人骚客之手山水画、花鸟画或人物画,并且大多还配上了诗文,可以称得上是“有温度、有明度”的国画。
(三) 灯彩艺术的功能与发展
在民间,苏灯既是千家万户的照明用具,又是各种习俗活动中渲染气氛的手工艺品。因为苏灯还伴有明确的商业目的,在战争时期,苏灯行业发展不景气,苏灯日渐成为了仅供于元宵节的特色商品,制灯师傅的数量的减少导致苏灯逐渐成为濒临艺术。
二、 苏州灯彩艺术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运用
《3-6岁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特有方式。”美术教育在我国的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美育的重要方式。《“幼儿园究竟应该教些什么?”讨论之十一:试论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与内容体系》一文中指出: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可以概括为:绘画、手工、欣赏三种。
(一) 在欣赏活动中的运用
《指南》艺术领域根据三个年龄段分别提出“乐于观看绘画、泥塑或其他艺术形式的作品。”和“专心地观看自己喜欢的文艺演出或艺术品,有模仿和参与的愿望。”以及“艺术欣赏时常常用表情、动作、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以及“愿意和别人分享、交流自己喜爱的艺术作品和美感体验。”三个目标。
在针对苏州灯彩的欣赏活动中,活动目标可指向灯彩艺术的主要材料与特点,感受家乡的特色文化及其现状,并引导幼儿通过交流自己体验,并尝试用表情、动作、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在活动中,笔者建议借助实物来加强幼儿欣赏的方式,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在让幼儿通过视觉了解灯彩图案、色彩的同时,通过触摸感受与思考,了解灯彩的结构与材质。
(二) 在绘画活动中的运用
《指南》艺术领域根据三个年龄段分别提出“经常涂涂画画、粘粘贴贴并乐在其中。”“能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大体画出自己想画的人或事物。”和“经常用绘画、捏泥、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能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表现自己观察到或想象的事物,”以及“积极参与艺术活动,有自己比较喜欢的活动形式。”和“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在针对苏州灯彩的绘画活动中,我们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幼儿学习某种绘画技巧,而是激发幼儿大胆的想象力,鼓励幼儿敢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自己审美感受进行表现。因此笔者建议在培养幼儿观察力的基础上,充实幼儿的想象力,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和兴趣,鼓励幼儿大胆创作。而在绘画中,幼儿可以体会到灯彩艺术的造型特点和图案特点,分辨其中的地域特色,培养爱家乡爱祖国的人文情感。
(三) 在手工活动中的运用
在针对苏州灯彩的手工画活动中,结合《指南》艺术领域提出的各个目标,活动目标旨在发展幼儿想象和艺术表达能力。而手工活动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纸工、泥工、剪贴画等。而结合灯彩元素,我们鼓励幼儿运用各种材料装饰灯笼,或者制作灯笼,用自己的双手布置生活环境,感受创作的乐趣,以及灯彩艺术对我们的环境的意义。
当然,我们在幼儿园开展有民族特色的美术教育的时候,不是严格地要求幼儿一笔一画地临摹,而是要更多地尊重幼儿的意愿,在轻松的活动氛围中,领略到特色文化的魅力。
三、 总结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中则鼓励教师“带幼儿观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苏州园林幼儿美术教育课程:一种园本课程模式的构建—以苏州市相城区蠡口中心幼儿园为例》中提到“幼儿园课程尽快改变脱离幼儿生活和实际的状况,充分挖掘和利用地域性文化资源,积极建设本土化园本课程
”。
对幼儿来说,此类教育能激发幼儿对苏州本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以及民族自豪感,这些方面的内容,都是顺应《指南》《纲要》对幼儿园教育提出的目标。
对幼儿教师来说,有效利用本土文化、自然资源,拓展幼儿教育的内容和范畴,充分挖掘苏州本土美术元素,如灯彩艺术,丰富幼儿美术教育,是教师自身发展的有利契机。
对文化传承来说,在基础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是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文化失传的有效方法之一。如能培养出对传统文化有传承的幼兒,更是对文化传承的一种帮助。
参考文献:
[1]林慧萍.论苏州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2):47-49.
[2]侥卉.幼儿美术教育的意义及实施新[J].文教资料,2009(9):99.
[3]李涵.传统民间灯彩艺术“路在何方”——以“苏灯”为例[J].文艺争鸣.中国学术期刊电子出版社,2010(7):155-156.
[4]黄巍锋,高旭,熊微.苏州灯彩传统造型基础研究[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
[5]张卉.精彩纷呈的古代苏州灯彩艺术[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作者简介:张怡,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花港迎春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