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019-08-30张新民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33期
关键词:学习方法

张新民

【摘要】核心素养一词的研究已经成为了教育界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也就成为了一线历史教师研究的主要课题。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历史学科素养的研究工作,要通过恰当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来逐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同时,也为学生基本学科素养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基本史实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方法 历史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3-0056-01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带有鲜明的学科特色,依托于具体学科的知识体系。是学生学习该学科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思维品质和关键成就。历史学科素养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学生在接受历史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基本知识、关键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的综合表现,是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能够体现出的带有历史学科特性的品质。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探究,对教学实践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具体到初中历史,我认为其基本的核心素养包括:基本的史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方法等。

一、基本史实。

初中历史以基本史实(包括时间、地点、主要人物、简单经过、结果和影响等)为主,如果不能形成有效记忆,就等于没学。所谓的“运用”、“发挥”也是建立在记忆的基础上,没有基本的记忆,哪来的“运用”、“发挥”?所以,基本史实的掌握是初中历史学科的首要素养。很多人认为历史考试反正是开卷,到时候随便抄抄就行,没必要再去记忆,这种想法大错特错。的确,历史是开卷考试,但是绝大部分题目是运用题,需要在熟练掌握书本知识基础上加以综合分析,这样的题目指望临时抄书是不可能的。

即使填空题能查到,如果每题都查看书本,也是非常的浪费时间。退一万步说,即使每题都能在书本上找到答案,通过抄书考了满分。但是书本一合,什么都不知道,那其实还是为零。总不能在别人问你“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一战爆发根源是什么”时,你说我先去查查历史课本去,那你和没学过历史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不管是开卷还是闭卷,都应该要熟练记忆基本的史实,这是最基础的,这与素质教育并不冲突,素质教育并不是说就不要记忆。很多时候,学生不愿背诵和记忆只不过是拿素质教育作为自己偷懒的幌子而已。当然,死记硬背不可取,我们主张有意义的学习,在理解基础上记忆。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习基本史实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理智、道德情感和审美情趣;注重弘扬民族精神。传统的应试教育过于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只要学生学得好、分数高、成绩好,就足够了,就自然是一名优秀的学生,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这样的教育是狭隘的,功利的,甚至最终是失败的。这样的教育方式,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沦为了学习考试的“机器”,学校则变成了“流水线生产”的“工厂”。于是培养出来的“人才”,大都高分低能,缺乏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理智以及道德情感;缺乏较高的审美情趣,缺乏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这样的人才难道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希望的人才吗?答案显而易见。

所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有人可能会担心德育、美育等会分散学生的精力,对智育的开展造成负面影响。其实大可不必,一个拥有健全人格、良好品德和审美情趣的学生更能理解学习的重要性,更能从学习中感受到快乐与“美”,会更加的热爱学习。所以德育、美育的开展不仅不会阻碍智育的开展,还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历史教学(当然包括其他科目的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应该有计划有意识的加强“德育”和“美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理智、道德情感和审美情趣。比如在讲述中国古代傲人的科技成就时,教师要让学生充满着赞叹,进而使学生深切的感受到:中华民族从来都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应该为自己是炎黄子孙感到骄傲和自豪;在介绍古代汉字字体的演变以及书法艺术时,要结合各种书法作品,让学生真切体会到书法的美。

在介绍《史记》时,教师可以选取其中的名篇,展示给学生欣赏,让学生认识到《史记》不仅是一本史书,还是一部语言优美的文学作品;讲述到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游天竺、鉴真东渡日本等史实时,要让学生从这些人物的经历中,感受到他们不畏艰辛、勇于开拓进取、百折不挠的人格魅力;从文天祥和史可法的宁死不屈中,感受到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从长征中感受到红军战士不怕吃苦、不惧艰险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从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史中感受到:中国人民具有一贯的爱国主义热情。这些精神都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内涵,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的,是鼓舞着中华民族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学习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发现很多学生很认真、很努力,但学习成绩却不理想,出现了学习困难,我想这与他们的学习方法不当有关。所以,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如自学法,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点(如对于某个朝代的建立者、建立的民族、建立时间和都城),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自己得出答案,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还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印象。归纳、总结法,教师可以给出一些材料,让学生分析材料,归纳总结出结论,这比平铺直叙效果要好得多,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

如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教师可以展示汉朝、南朝时南方经济发展的情况,学生很容易看出:汉朝时,南方经济比较落后,南朝时南方经济发展较快。对于南方经济发展较快的原因,最好的方法是合作谈论法,让学生在一起谈论,然后选出代表回答,这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历史课中,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的创造性、独创性和发散性思维,多设计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告诉学生没有标准答案,积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思考问题,并勇于说出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时候我们还是需要一点“标新立异”的精神。相比较“一家之言、一家独大、一个声音说话”,“百家争鸣”更有利于学生的自由发展,更容易迸发出思想的火花,更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也许有时候,他们的想法很幼稚甚至是可笑,但这都不要紧,只要他们勇敢的表达了自己,教师都应该给与肯定。当然,鼓励自由表达,并不代表可以随便或是漫无边际的胡编乱造,教师要明确:表达应该以史实为基础,尊重历史,所有的观点要有史实作为支撑。学生表达后,教师应该做最后的总结,分析学生表达的精彩和不足之处,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形成自觉发言、敢于发言的好习惯。

总之,培養与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靠一线历史教师在观念上更新,在专业上提升,在教学中渗透,在日常中积累,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与创新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荔.关于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研究的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2)

[2]王燕飞.立足核心素养,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J].华夏教师. 2017(02)

猜你喜欢

学习方法
分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男生英语学习劣势的归因及对策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论河南方言对学生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心得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意义及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