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向桃花更艳处漫溯
2019-08-30缪建华
摘要:《夹竹桃》是当代著名学者季羡林老先生的散文精品。文章用朴实的语言,如叙家常而又舒张有致地抒写了对夹竹桃的“爱”——“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文章语言质朴且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汉语的魅力。如何让《夹竹桃》一课,如一首清新婉约的小诗,在学生心间缓缓流淌,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较为深刻的情感体验,与夹竹桃相遇、相知、相惜,沉醉向桃花更艳处漫溯。
关键词:桃花依旧笑春风;夹竹桃花始盛开;人面桃花相映红
一、 披文入情入境——桃花依旧笑春风
新课标指出:所谓“意”即文章的文本语言所表现的内容、思想、情感等,它借助文本中的字、词、句、段缓缓显现,以思想启发人,以情感打动人,得意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批文入境,缘文悟道,缘文体验。课伊始,老师以“为什么季先生认为夹竹桃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为教学切入点,将教学难点放在夹竹桃的韧性与引起“我的幻想”上,将教学的审美定格在引领学生理解夹竹桃的品格上。
二、 找寻关键词句——夹竹桃花始盛开
“最爱”韧性可贵,“妙”在花期
1. 课文哪一自然段介绍了夹竹桃的韧性呢?(板书:韧性)。
2. 默读第四自然段,选择自己最有感触的一句反复地读上几遍,并在书上空白处写下自己读后的感受。(可以是四字词语,也可以是几句简短的话。)
3. 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夹竹桃的韧性?现在我们来交流交流吧!
【句子一】
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朵花黄了,又长出一朵。
①生1:“悄悄地、一声不响”悟出夹竹桃的默默无闻,毫不张扬的品性
②谁还想来读一读这一句。指名读。
我听出你朗读时突出了两个“又”字。这两个又字让你感受到什么呢?
师:夹竹桃就是这样连续不断地开放,它有生命力旺盛的特点。
花败花开,花黄花长,这是它独特的生命体现
坚持不懈,生命不息。
③一个简单的“又”字(或一个词)一个朴素的字就表达出深刻的内涵,国学大师笔力深厚,多么了不起,你从中品悟到夹竹桃的顽强的生命力,更不简单。我们品读文章时就要像这位同学一样,一个平常的字也不要轻易放过。
教者引导学生感悟夹竹桃韧性时,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将读后感受写下来,体会夹竹桃的韧性与品格,让学生说说你感受到怎样的夹竹桃?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教师紧紧围绕“悄悄”“无日不迎风吐艳”“无不奉陪”等关键词句,深入体会夹竹桃的韧性,到此老师并没有结束教学,话锋一转,继续追问院子里有哪些花?课文的第几节向大家作了介绍?课文第三节中作者描写了院子里春、夏、秋三季的十四种花,花开花落,万紫千红。这个自然段二百多字的生动描述中,涉及十四种花,偏偏却没有只言片语写到夹竹桃,出现在文中是否显得有些突兀?学生对季老先生安排这一段的良苦用心不甚了解。如何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教者打破了常规的教学顺序,进行文本整合,将课文第三、四节的教学进行有机融合,形成整体
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①指句说:从这句话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无日不迎风吐艳”是什么意思?文中像“无日不迎风吐艳”这样的句式还有吗?你能用“无……不”或“无不”说一句话吗?现在谁来读好书上的这句话的?(指名读)
③通过朗读,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你能想象它迎风吐艳的情景吗?选择一两个季节来说一说。出示:
在和煦的春风里,我仿佛看到。
在盛夏的暴雨里,我仿佛看到。
在深秋的清冷里,我仿佛看到。
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①“无不奉陪”什么意思?(夹竹桃个个都奉陪)
②它分别陪伴哪些花一齐开放了?(出示第三自然段)
③同学们,这真是名副其实的(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啊!作者既然是写“夹竹桃”,为什么要将小院的花写得如此多,如此美,这样写用意何在?
④一年三季,夹竹桃与迎春、桃花一起分享过和煦的春风的抚摸,又与凤仙、鸡冠一起经受了夏日暴雨的洗礼,还与玉簪、菊花忍受这深秋的凄冷。
⑤难怪作者说:——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在理解了季老先生喜爱夹竹桃的韧性,以这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反问句联系到第三自然段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这一段的内容与夹竹桃有什么联系?是不是季老先生写走题了?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了解季老先生的表达意图。最终明白了:花开花落,花落花开,万紫千红的花只开一季,而夹竹桃一年三季都开,它是有韧性的花,作者更喜欢夹竹桃的韧性。在这样理解的基础上,再为学生归纳领悟作者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不但没有走题,反而写这一节是起了反衬的作用。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使学生和作者在感情上产生了共鸣,使学生对季老先生独爱夹竹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充分调动学生感觉、视觉、嗅觉,运用朗读、品味、想象等方法将文字由冰冷变为温暖,画面由沉静变为活泼,情感由沉睡变为苏醒,夹竹桃的韧性伴随着语言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画面也许就能从此定格在孩子的脑海中,积淀为语文素养,为孩子一生成长提供丰富的养分。
三、 缘文对话作者——人面桃花相映红
学习至此,文本得意之路似乎已经结束,可教师出其不意,又亮新招:自古文人多愛花,陶渊明爱菊,王冕爱梅,季羡林为什么对夹竹桃情有独钟呢?课堂顿时一片寂静,孩子们正在凝神思索,此时将作者简介适时呈现,出示季先生的资料后,轻问:听了这段资料,你明白了吗?
坚守语文的言语本体,注重言语实践,激活言语体验,张扬言语个性,回归语文本色,突出理解感悟重点,给学生以别样的感觉,荡漾心中波澜,激发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文本,才能在课堂上一次又一次掀起一个个高潮,课虽将尽,意却无穷!
参考文献:
[1]毛永强,李娜.夹竹桃的开发利用[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5,8(3):36-37.
作者简介:
缪建华,江苏省海安市,江苏省海安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