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焦虑及抑郁状况的护理临床研究

2019-08-30李荣惠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住院患者神经内科抑郁

李荣惠

【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焦虑及抑郁状况的护理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于2018年4月到2019年4月收治的100例存在焦虑和抑郁等情况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分别为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的SDS和SAS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DS和SAS评分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護理后,两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具有所降低,且实验组患者降低的程度更加显著(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98.00%)高于对照组患者(8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出现焦虑和抑郁等情况的可能性较大,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促进患者的疾病康复。

【关键词】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综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R82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8-172-02

神经内科主要涉及脑血管疾病、偏头痛、周围神经病和重症肌无力等疾病,而神经内科患者的疾病多具有影响深远、进展迅速和病情危重的特点,患者需要住院接受治疗[1]。与此同时,如果患者的疾病类型和位置比较特殊,因此较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对患者的疾病康复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考虑患者发生焦虑和抑郁的原因,以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改善患者的预后康复,并减少护患矛盾的发生[2]。本次研究以我院于2018年4月到2019年4月收治的100例存在焦虑和抑郁等情况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析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焦虑及抑郁状况的护理临床效果为目的开展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于2018年4月到2019年4月收治的100例存在焦虑和抑郁等情况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分别为50例。实验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为38~74岁,平均为(51.02±3.61)岁。对照组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为37~75岁,平均为(50.95±3.64)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可进行比较。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均已签署相关知情声明;(2)均需住院接受治疗。

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严重器官和系统性疾病;(2)精神存在障碍;(3)听力和认知存在障碍。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保证患者日常卫生和清洁,监测患者病情和生命体征,并确保患者睡眠充足。

实验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主要包括(1)强化基础护理,以患者为中心提高服务质量;(2)使患者保证充足的睡眠,并保持病房环境的清洁和安全,定期进行通风和消毒;(3)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积极主动的和患者进行沟通,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4)做好体位护理工作,定期更换床单被褥,并保持患者的个人卫生;(5)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6)结合患者的疾病恢复情况,适当进行康复训练,主要进行功能恢复;(7)将疾病性质不同的患者分开,以免相互影响。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的SAS和SDS评分。

1.5 数据处理

将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护理前后的SAS和SDS评分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护理满意度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和SDS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SDS和SAS评分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具有所降低,且实验组患者降低的程度更加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神经内科患者的自身健康状况通常较差,且生活自理能力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因此其易于产生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该种负面情绪会对患者的疾病康复产生影响,因此需要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3]。神经内科患者发生焦虑和抑郁的原因包括家庭原因、疾病影响和治疗费用等,且主要类型的神经内科疾病为脑卒中,该类疾病会导致患者残疾,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除此以外,患者的不良情绪和患者病灶部位具有密切的关系,其会受到患者自身中枢神经损伤和内分泌改变的影响[4]。

在给予神经内科疾病患者护理时应采用综合护理,强化基础护理,并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方案。与此同时还应该提供知识宣教和健康指导,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护理人员还应积极主动的患者进行沟通,增加其对负面情绪危害性的了解,并指导其主动调节心态,建立对于疾病治愈的信心。患者在康复时,护理人员还应指导其开展一定程度的康复锻炼,以改善其神经功能[5]。

在本次研究中,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具有所降低,且实验组患者降低的程度更加显著(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98.00%)高于对照组患者(8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神经内科患者接受综合护理的护理满意度较高,且焦虑和抑郁情况的改善程度更大。综上所述,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出现焦虑和抑郁等情况的可能性较大,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促进患者的疾病康复。

参考文献:

[1]刘晓玲,窦娜,李丹等.脑卒中患者精神疲劳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8,27(11):1006-1010.

[2]李翠华,沈寿琴,何建民.预见性干预措施在脑卒中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8,21(5):549-552.

[3]冯杏梅,刘春霞.综合护理干预影响偏头痛患者负面情绪、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J].临床研究,2017,25(12):124-126.

[4]沈春林,蔡谋善,吴琼娅等.综合护理干预对心脏手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分析[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5,35(4):658-661.

[5]王宏,李晓文.早期心理分型护理对青年卒中急性期患者心理状况影响的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1):154-156.

猜你喜欢

住院患者神经内科抑郁
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体会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
某综合医院18例住院患者自杀行为特征分析
老年住院患者口腔护理技巧分析
乡镇基层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应用情况分析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