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能力建设浅析

2019-08-30冷云飞

求知导刊 2019年13期
关键词:能力建设意识形态高校

摘 要: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是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新时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能力建设,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必须在加强思想引领能力、阵地固守能力和宣传思想工作创新能力上下功夫,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提供坚强保障。

关键词:高校;意识形态;能力建设

一、坚持理论武装,加强思想引领能力建设

首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增强政治引领能力。高校党委要坚定不移地落实党的各项建设政策,毫不动摇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一方面,高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要把政治引领工作贯彻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另一方面,高校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政治建设为核心,以党建带团建强思政,以党员带群众强干部,把政治引领牢牢抓在手上。

其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价值引领能力。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1]高校是意识形态前沿阵地、也是核心价值观塑造高地,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牢牢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一方面,高校要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创新教育内容,整合教育资源,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探索方法途径,贴近学生生活、运用群众话语、走进群众心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新鲜空气一样渗透师生的心田、滋养师生的心灵;另一方面,高校要着力营造和谐美丽幸福的育人环境,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创新教育理念,优化实践育人模式,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正面舆论引导,树立先进典型示范,构建激励保障机制,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

最后,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提升非马克思主义思想辨别能力。高校在面对各种社会思潮的渗透与影响,立场要稳,态度要坚,方法要妥,要弘扬主旋律、固守主阵地,提升辨别非马克思主义和错误思潮的能力,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坚持立德树人,加强阵地固守能力建设

首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固守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能力。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他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高校要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把立德树人责任牢牢扛在肩上。一是要严格管控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坚持党管思政课堂、思政课堂讲思政,以思政课堂引领专业教学课堂的育人新格局;二是要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质、理论修养、人格魅力,彰显思政课的育人功能;三是要加强党的领导,高校党委要肩负起政治责任,在创新机制、师资力量、条件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把思政课建设成为学生喜爱的、终身受益的人生必修课。

其次,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升管控校园媒体阵地能力。新时代,高校新闻舆论工作处于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是一场输不起的战斗。一是高校新闻舆论工作要站稳意识形态工作立场,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提高管控能力和水平,主动正面发声,敢于正面发声,善于正面发声,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二是高校要把新闻舆论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结合起来,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牢记时代使命,宣传好立德树人故事,凝聚高校改革发展力量;三是高校要切实加强校园各类媒体管理工作,改造传统媒体,运用好新媒体,把网上网下、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结合起来,正面舆论导向及时跟进、主动发声,把弘扬主旋律、成风化人的校园媒体阵地牢牢管控好,让主流意识形态牢牢占领高校思想高地。

最后,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提升净化精神阵地能力。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在社会主义办学进程中理念的升华、育人的养成、文化的涵养,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沉淀,彰显大学精神。丰富多彩的、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能够愉悦人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激励人的斗志,促进生产力的提高,能满足广大师生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一方面,高校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宣传教育,始终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本质内核,让广大师生内化于心,增强思维定力;另一方面,高校要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把“三观”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把高校建设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区和辐射源,让青年学生在先进校园文化陶冶中砥砺前行,成长成才。

三、坚持担当作为,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创新能力建设

首先,抓好大宣传格局,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理念创新能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高校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形势所迫,时不我待,必须全党动手、全员参与、全心全意。一是高校要坚持党管宣传、党管媒体、党管干部的理念,树立战略眼光,胸怀大局观念,把大宣传格局抓好抓实;二是高校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理念,根据办学宗旨、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提升政治站位,把握发展机遇,把意识形态工作做实做强;三是高校要坚持和谐幸福教育生态理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治校规律要求,完善宣传思想阵地管理制度,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构建宣传思想工作长效机制。

其次,坚持健全机制,提升宣传思想工作手段创新能力。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怎样做好做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在方法手段上开拓创新。一方面,高校要着力深化宣传思想工作机制创新,建立和完善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和院(系)共同参与的工作总机制,积极探索适合高校特点的舆论引导机制、激励考评机制、凝聚整合机制和同步协调机制,形成强大的工作机制创新系统,确保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高校要积极探索宣传思想工作路径创新,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刻板式的理论灌输、口号式的生硬说教、形式化的宣传标语暗示在新媒体背景下其说服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在不断削弱。要积极探索体现高校特色的宣传思想工作新路径,打造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容体系创新、环境载体创新、制度体系创新和方式方法创新新体系,构筑“互联网+宣传思想工作”新模式,确保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强大生命力。

最后,坚持夯实基础,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基层工作创新能力。做好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坚持以理念创新为引领,以手段创新为要务,关键要不断提升宣传思想基层工作创新能力。高校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下功夫,在关键处、要害处下功夫,在工作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一是高校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强化政治领导,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二是高校要配齐建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高标准选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干部,只有队伍强、干部优,才能作风硬、基础牢;三是高校要强化服务理念,提升宣传一线教师、讲好一线教师故事的能力,要激发群众热情,提升善于引领引导、带领带动一线教师参与高校改革发展的能力,要提升广大教职员工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能力。新时代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就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只有宣传思想工作创新能力强,才能做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高校才能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领导权、话语权,才能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習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光明日报,2019-03-19(01).

作者简介:冷云飞(1964—),男,湖南益阳人,湖南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猜你喜欢

能力建设意识形态高校
关于新形势下提高组工干部能力的思考
浅析如何做好民生检察服务热线工作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的总体方向与具体路径
审计人员职业发展与能力建设探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