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研究
2019-08-30胡菊红
胡菊红
摘 要 初中的英语学习是指在小学英语学习的基础之上,对每堂课具体目标的细化,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随着新课程目标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对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将着力点主要放在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上。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授课时,要与学生有充分的交流和互动,将学生带到学习氛围之中。本文主要阐述了英语课堂中交流互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英语课堂中采取该教学模式。
关键词 初中英语;交流互动;沟通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3-0117-01
初中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性学科,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语言学科,主要包含听说读写四大部分,听说读写四大部分都有各自的作用,对学生英语学习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初中英语课堂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到实际的应用当中,这就对学生"说"这一方面的要求有所提高。下面我将就我在课堂授课时的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初中英语课堂中交流互动的重要性
在传统课堂授课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主要集中在如何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记住了单词,背下了课文就等于说教学目标已经完成,但过去的这种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并没有完全达到英语教育的目的。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把关注点放在知识的片面传授,而应强化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英语技巧,并应用到实践当中。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要从课堂中做起,教师在初中英语课堂授课时,可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教育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的互动性行为,教育者在将知识传授给被教育者时,被教育者也应该将所学的知识表达和应用出来,这样一个完整的教育流程才算完成。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教师在课堂授课时多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对教师而言,有利于及时迅速地解答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也有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规律,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规律来改变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对学生而言,课堂上能够有更多表达自我的机会,并且多与老师沟通,让老师及时了解自身学习上遇到的问题,有利于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学习。
二、初中英语课堂的交流互动教学模式
(一)深化对教材的解读,创新教学方式
初中英语课本为适应新课程目标的改革和推进,教材内容的编排都是以培育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的。课本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是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内容,并且在每个单元中都设置了相对应的话题,话题设置的意义就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实践、研究、探究、交流和合作等交流互动的行为,来学习和应用英语。
但仍有不少教师由于过度追求优秀率,及格率等学习成绩,只片面注重英语知识的教授,而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受到不平衡发展的教育。这种行为和现象对学生的个人发展,甚至是对整个教育事业都是不利的。作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我們应当履行好教师这份职责。作为教师,我们在备课时应深化对教材的解读,合理利用教材编排的内容,创造交流互动的英语课堂学习氛围。在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知识讲解的过程中,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等其他方面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全面素质教育的开展,几乎是大部分学校都已经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设备可以适当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也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合理的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多媒体软件,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制造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的环节,增强学生在课堂中与教师的交互性。并且利用多媒体课件还能达到的一个效果就是,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能力,相比在教科书中的硬知识,多媒体课件上多彩的图片或者是动态的信息,更能够使学生增强对所学所看所听的印象。
比如可以在讲解课文之前,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和音频和图片,再让学生用英文句子进行表述,借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学习;或者可以开发多媒体的交互功能,让学生借助其协助自身的英语学习,锻炼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与课文知识和相关英语知识有关的多媒体课件,拿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在全班面前进行对其制作的思路和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我在大多数的新课授课都会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教学。
三、结语
英语在当今世界是一门应用性很广的语言,初中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理论英语知识的同时,也应更加着重对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培养。然而课堂作为学生主要学习的基地,更应集中加大对学生这些方面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勇于将一些优良的教学模式应用于课堂中,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堂中采用交流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快乐学习!
参考文献:
[1]杭宝桐.中学英语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2]何广铿.英语教学法基础[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18).
[3]胡春洞,王才仁.学科现代教育理论书系·外语[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size:9.0pt;mso-bidi-font-size:11.0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serif"; mso-fareast-font-family:方正楷体_GBK;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bidi-theme-font:minor-bidi;color:black;mso-themecolor:tex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