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手工艺制作与中职艺术类专业教学融合探究

2019-08-30滕洁清

广西教育·B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教学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

滕洁清

【摘 要】本文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论述将民间传统手工艺应用于中职艺术类专业教学的意义,提出民间手工艺与中职艺术类专业手工艺教学融合的措施:课程教学深入渗透民间传统手工艺;艺术设计教学课程融入传统手工艺内容;艺术类专业手工教学增加实践考察环节;让学生从创新融合性的实践作品中寻求源泉和动力;丰富第二课堂教学,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艺术特色。

【关键词】中职艺术类专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手工艺制作 教学融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5B-0061-02

近年来,我国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育改革快速推进,已经形成了相对正规与完善的教育系统。伴随高校扩招等政策的深入实施,当前工艺教育人才培养的力度加大,以及我国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加大,这也间接地向广大学生推广和宣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于是在中职学校中,艺术类专业手工艺制作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手工工艺美术的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它能够丰富手工艺制作的产品表现形式与展示方法,扩展全新的传播平台,使得这些文化产业具有教育的功能。在中职艺术类专业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民族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在教学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手工艺术实践与企业的生产结合起来,促进中职艺术类专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课程教学深入渗透民间传统手工艺

在中职艺术类专业手工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并充分利用广西地区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将其精华与瑰宝渗透在课堂教学当中,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民间手工艺术,感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教师要在教学活动开展前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整合符合本地区民族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向学生讲述民间传统手工艺的特点,如广西的刺绣、编织、雕塑等,对有展示意义的优秀作品进行赏析。同时,结合学生的不同专业,让学生有意识有兴趣地去临摹民间传统的手工艺作品,在临摹过程中结合从小生长的环境以及感受过的民族元素,深刻体会民间传统手工艺的特色,在此基础上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尝试动手设计与制作具有民间韵味和民族特色的手工艺作品。

常见的如服饰类作品,在民间服装手工艺的制作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整理并展示更多广西地区少数民族节日不同性别穿戴盛装工艺的作品,以快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对本地区民族特色及服装手工艺制作的兴趣,这样能将原本呆板生硬的教学转变为好奇心和兴趣促使下的主动学习。另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中职学生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性查阅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各种民族服饰,重点观察和分析服饰中表现的民族元素,从中学习并设计出有特色内涵的亮点,真正将民族美术教育引向更深处。教师需要利用中职学校的专业平台和学校资源,积极举办校内民间手工艺文化艺术展,将美术专业的学生在课堂上制作的手工艺作品进行呈现与展示,从而激发学生对民间民族工艺作品的浓厚兴趣,让学生产生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寻求自我突破和自我激励。

二、艺术设计教学课程融入传统手工艺内容

在宣扬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景要求下,中职艺术设计的学习与民间传统手工艺有了更高度的契合性,这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条件。比如民间的刺绣艺术,其设计技巧上就包含对比与调和的技术形式,这其中就涉及色彩应用的艺术,是传统民间手工艺制作在现代设计应用中的创新与升级。因此,要锻炼学生的艺术感与色彩学掌握的能力,教师的教学就不能仅仅停留在民间手工艺制作的基础上,要让学生以提高艺术审美和鉴赏能力的前提下结合现代的审美为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注入更多的元素。

比如刺绣色彩中的对比与调和就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其中对比为的是打破单调,突出重点,这能为手工艺制作品凸显强烈的视觉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如广西壮族的刺绣就善于通过色调的对比突出色彩的特点,常见的有同色浓淡对比、明暗对比和冷暖对比。那么学生在刺绣凤凰时,就可以选择刺绣身为青色,翅膀为绿色,凤冠是黄色,底色选择有鲜明对比的红色来凸显更鲜艳的色彩,从而掌握相关的技巧和方法。再如调和的应用,调和与对比常常被认为是差异面与对立面的统一,那么教师就要启发学生关于壮族刺绣应用的调和是为了体现整体的色彩搭配,民间女子巧手生花,就是通过就单纯的色彩丰富化,于是手工制品的画面就有了对比和协调的韵味。设计是手工艺制作的前提,也是让很多民间艺术瑰宝成为重要文化遗产的条件,因此教师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工艺制作设计环节的点拨。

三、艺术类专业手工教学增加实践考察环节

众所周知,广西地区的民族民间文化非常丰富,作為中职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更要充分利用周边的民族元素和文化氛围,亲身感受与体验,观察在浓厚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制作氛围中的艺术品所含有的元素,通过思考与实践进行创新,才能使其内化为自我的艺术能力,提高艺术素养。而中职教师可以结合所学内容以及实际的环境,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当地的民间艺术领地或是文物资源,向学生讲述更多深沉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结合其制作的要领,以观察、鉴赏、比较、评论的方式让学生有更深刻的感悟,从中挖掘美学特征、文化艺术内容,更深刻地体会传承的现实意义。

在实践方面,教师可以结合广西民间的手工艺制作贴近生活、丰富多样的特点,让学生在实践中从环境因素和人文因素两个方面去理解“无论任何广西地区少数民族,民间的手工艺制作题材的选择都与民众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道理。比如刺绣的学习,壮族绣球除具有美观的外形外,还蕴藏了丰富的生活哲学,每个绣球都有 12 枚花瓣,代表一年 12 个月,寄托人们美好的愿望,那么在对其进行艺术的题材选择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将常见的纹样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如花草树木、飞禽走兽,还有很多囊括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事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为学生选择不同的题材,如不同民族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自然之物的感情,很多都是创造基础上的描摹,传递出民间的信仰与情感。同样以壮族的刺绣为例,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博物馆或是民族文化村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对刺绣图案选择的观察以及到不同地区对人文风情的感悟,学生就能从刺绣中发现图案基本选自吉祥纹样、自然万物、宗教信仰等,日月星辰、花鸟虫鱼、龙凤呈祥等交错穿插,有着深厚文化底蕴。

四、让学生从创新融合性的实践作品中寻求源泉和动力

中职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手工作品不仅仅是其艺术专业知识学习成果的体现,也是学生融入创新力、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精髓的表现。因此,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结合需要学习的手工艺知识投入制作具有自己标签的成品,用以展示、参加比赛,甚至通过一定的渠道进行销售,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动力,而且也给学生更多的实践资源和渠道去体会与传播“非遗”的内涵。

广西地区的艺术学生对壮民族的刺绣一定都不陌生,很多学生刺绣中最常见的动物就是龙与凤,这几乎是出现频率最多的标志性纹样,其文化元素丰富,有龙凤呈祥的蕴意。另外,学生还会发现,壮族刺绣中金鱼、仙鹤、燕子、蝴蝶等也是主要的题材,这与民间风俗和人民的愿望有关,比如金鱼代表了年年有鱼,仙鹤代表了长寿,燕子代表了希望,蝴蝶与广西多地的口音“福”音类似,因此蕴意福运连连等。学生可以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将更深的蕴意融入刺绣题材当中,比如结合广西百色、河池乡间地区不少壮族人民为孩童制作虎头鞋的现状,融合现代动画片当中受到孩童喜爱的角色,制作古今结合的手工艺品进行销售,这不仅蕴意儿童健康无疾病,还符合当前孩童的喜好与兴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与带领下进行实践,增强体验,才能真正成为弘扬“非遗”的实践者,并从中得到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以保持永久性的热爱状态。

五、豐富第二课堂教学,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艺术特色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和科学的保护,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很多机构和个人发起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艺术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走出课堂,带领学生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成果展示,让学生更近距离地体会到独属于“非遗”的魅力。比如,可以将课堂带到广西民族博物馆,参观“拼布艺术与传统—— 人·物·生活”主题展,该展览旨在呈现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拼布”这一纺织艺术和传统,以壮族拼布为主。同时,可以结合由民间收藏家王增业先生、壮族设计师清穗、著名壮族摄影师梁汉昌发起的“百衲—— 壮族拼布被面艺术展”,分析拼布艺术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传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中赋予了新的意义,在中职艺术类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广西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地域风情,在民间手工艺制作的教学中应用多样化的形式,从弘扬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带领学生走进民间,亲身体验民间文化的魅力,自觉担起传播民间文化的责任,通过学习、实践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手工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纪向宏.在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构建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J].中国轻工教育,2017(11)

[2]刘 书.民间手工艺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几点素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40)

[3]曹 灿.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手工艺制作在中职教学中的运用[J].职业教育,2013(25)

[4]王向英,吴艳辉.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的现状与品牌培育[J].大舞台,2011(3)

[5]李砚祖.物质与非物质: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J].文艺研究,2016(12)

[6]彭冬梅,潘鲁生.数字化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J].美术研究,2006(1)

【基金项目】2017 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民族手工艺制作的实践与传承—— 中职学校艺术类专业手工教学改革实践”(GXZZJG2017B129)。

(责编 江月阳)

猜你喜欢

教学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于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策略
浅谈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小学英语教学的探索
法制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浅论高职教育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
信息化环境下网络平台与教学融合运用绩效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