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科班高考历史的复习策略
2019-08-30何海林
何海林
【摘 要】本文针对高中文科班班情特殊、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历史学科的知识水平总体偏低的问题,提出高三文科班高考历史的复习策略,指导学生端正复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复习习惯;注意分层复习,注重夯实基础;专题与通史复习相结合,注重知识的横纵向联系;掌握高考历史主观题答题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关键词】高中 文科班 高考 历史 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5B-0138-02
历史学科是文综中的一门重要学科,要想在高考取胜,在高三复习备考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复习技巧与策略。文科班班情较特殊,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历史学科的知识水平总体偏低,加上学习方向具有多样性、较多学生学习自主性不够强等,教师让他们掌握一些复习方法更有必要。以下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高三教学实践,探讨几点较实用、操作性较强的想法与做法,供师生在复习中参考。
一、指导学生端正复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复习习惯
在高考复习备考阶段,学生能否端正态度和具备良好的复习习惯是考试成败的关键。文科班班情较复杂,如建班较晚,班级人数多、女生多、艺体生多、插班生多,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风大多不够浓厚等。因此,学生进入高三阶段,教师应首先帮助他们端正复习态度,具体做法可如下:第一,从思想上让他们认识到学好历史的重要性。人们常说文史、政史不分家,历史学得好有助于提高语文(或英语)与政治的成绩。历史学科是“人文学科之母”,新一轮的高考模式更会突出这一点,重点大学的人文学科专业的录取必将历史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学生应从思想上认清其在新高考中的分量与地位。第二,指导学生确立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有目标才有动力,有目标才能走向成功。学习目标可分近期与长远目标。近期目标即学习阶段的目标,小到一节课、一天,大到一学期、高三一年都应有目标;长远目标可理解为上什么样的大学、学什么专业,将来会有更大作为的目标。随着近、远期目标的逐步设立及实现,最终就能实现大成功,即“小目标造就大成功”。第三,在精神上多鼓励学生。文科班学生历史基础薄弱较多,学困生较多,教师要防止其在复习阶段丧失信心,“不战自败”,得不偿失,应要多鼓励他们,强调学习过程的重要性。第四,给学生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以便能循序渐进地提高复习的效果及增强他们的信心。历史复习计划可安排:第一轮专题史复习,力求全面讲解,注重基础知识,让学生扎实地掌握好基础知识与提高基本能力;第二轮通史復习,巩固一轮复习效果,让学生适应文综考试的要求,提高他们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轮综合复习即考前辅导强化,查漏补缺,挖掘潜能,并引导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高考。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高三文科生更需有良好的复习惯,主要包括预习习惯、上课习惯、自主复习习惯等。其一,预习是首要环节。预习在于让学生对学习的知识先有总体了解,以便学生上课时能有目的地听讲,集中精力解决好复习新课的重难点。其二,上课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既要专心听讲,也要积极思考、讨论课堂上历史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更好地发散学生历史思维及提高复习的师生互动性。其三,课后学生的自主复习。学生要有固定的复习时间,如早读、傍晚或就寝前等;同时,有明确的复习数量,如确定在一段时间里对教材的复习遍次或确定每天对教材的复习量。其四,每一遍复习都应有侧重点、针对性,实现自主复习的有效性。
二、注意分层复习,注重夯实基础
文科班学生的学习方向多样化,艺体生与文化生的成绩相差甚远,如何去兼顾二者,提高复习的实效性?教师可采取分层复习的方法,以提高艺体生、后进生的学习信心。在历史问题的复习检测中,常用两种方法:一是找学生口头回答相关的历史史实或问题,问题的设计可采取分层的方式进行即基础好的学生回答难题、能力题,学困生、艺体生回答简单容易题。二是让学生在黑板上默写历史知识点或问题,也可分层设计即基础好的学生默写答案要点多、灵活的问题,学困生、艺体生则默写要点少、基础性强的问题,以便做到因材施教,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如复习必修 3《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此单元内容不多且容易理解,可将整单元放在一块复习,设计 4 个问题: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历史意义;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分别列出三次科技革命中最具代表性发明及对互联网的认识。4 题当中第三题较容易,代表性发明尤为突出、明显,可让美术生或音乐生默写;第一、二题属中等题,写出课本上概括性要点就行,应找两位体育生回答(因为他们的文化分要求高些);第四题较灵活,是能力题,需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理解后再写出概括性、辩证性答案,较适合文化生作答。另外,当前许多中学将高三文科班分成纯文化班、艺术班及体育班等,既是为了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需要,也是较符合教学实际的做法。
文科班还有许多学生基本史实识记不到位,基础知识夯实不牢,导致他们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较差。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历史复习中特别是一轮复习中要做到:其一,一轮复习可按教材顺序夯实基础,落实课本的基本知识点及各层次的目标,不要过于追求进度,应本着扎实的前提通过“读、讲、理、记、练”等环节让学生真正地打牢基础。其二,回归课本,组织学生弄清课本中的单元前言、课文前言、插图、注释及思考题等有关基础知识。其三,强化主干知识的复习,对历史阶段特征、重要的历史概念、基本线索与结论等都要做到具体透彻的分析。如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性质、特点、影响等,要通过对具体史实的分析,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让学生逐步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从 2018 年全国 I 卷的历史题来看,避免了以往的“难、怪、偏、深”的特点,注重对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及学科能力与素养的考查,这就需一线教师在高三复习中对它们进行讲解、拓展及关注,“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其万变”或许能取得较好的高考成绩。
三、专题与通史复习相结合,注重知识的横纵向联系
历年高考历史学科必修内容是重点,古今历史、中外历史横纵向的考察都会涉及,因此专题史与通史的复习要兼顾、到位,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的横纵向联系,基本做到古今中外融會贯通才能高考应对自如。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一轮复习时,应做到专题复习与通史相结合。专题史复习可联系通史中的主要时期、主要历史环境及中心历史问题等,切实让学生在一轮复习中既能重点掌握专题知识,又能对通史内容有梗概式的复习,为文综训练、二轮复习做好准备。如复习必修一(政治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内容时,可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的几个时期即先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及明清时期的时代特点;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相对应的经济基础分别是通史中奴隶制经济(或井田制)与封建农耕经济(或小农经济、封建土地私有制)、思想文化方面与之相关的是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等;复习古代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也可与古希腊城邦民主制相比较,从而构建中外古代史的横向知识体系。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二轮复习时,应做到通史复习与专题相结合。教师重点帮助学生弄清历史基本概念、时代特征、发展规律等问题,把握人类文明演进的进程与规律。另外,教师在构建通史知识体系的同时,也要巩固各时段的专题知识体系,让两者相互穿插、整合,理清历史知识由松散到梳理的归纳过程,以实现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升华。
四、掌握高考历史主观题答题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高考历史主观题得分高,对提高文综成绩或整个高考成绩都是有帮助的。文科班学生理解能力偏弱,历史学科平时训练高分就较少,高考更是如此。究其原因,除历史知识不扎实和能力发挥有限之外,还与答题的基本方法与技巧掌握不够有关。故教师在历史复习中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答题方法与技巧。
1.从历史答题的外在形式上看,要做到以下几点:(1)书写要工整、规范,要在答题区域内答题。(2)答题格式要到位,要序号化、要点化、段落化。(3)答题层面要到位。每个历史问题的解答总有主要线索,依据线索可多角度、多层面回答,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按时间划分为若干阶段等层面;直接、间接层面;积极、消极层面等。(4)答题语句要严谨、专业化,避免口语化、文学化、随意化,文字要简洁,语言要精练。(5)答题要按分值作答,分值少的要点少,分值多的要点多,回答问题既要严谨又要全面。
2.从历史答题的内容上看,要做到以下几点:(1)审题要清楚,要按题目的要求作答。指导学生学会提炼设问的关键词,做到问什么答什么,不要答非所问。如 2018 年全国 I 卷历史题第 42 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情节、回答反映什么历史现象及评价该现象,好多学生撇开题目要求,仍按旧模式回答材料观点及论证该观点可能就没分。(2)答题要踩点,应写到要点的关键词、字。如 2018 年全国 I 卷历史题第 45 题第(1)题问汉武帝改革前后纪年的区别,答题的关键词依据参考答案应分别是皇帝年序纪年、混乱(不统一)、年号及全国通用等,答到 3 或 4 个可以得满分。
3.为了避免部分学生一遇主观题就束手无策,干脆放弃不做的现象,教师应鼓励学生要敢于下手、要做且多写要点。如许多历史高考题只要考生按题意写了些要点或关键词就可以得分,不做完全失分非常可惜。另外,选做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尽量选做“改革史”题,因为该题选的考生多且容易得分,也较符合阅卷者的一些口味。
【参考文献】
[1]张庆生.新课程高考文综历史复习备考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1)
[2]朱锦福.高三历史复习有效策略探析[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14)
[3]江西省教育考试院.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试题、参考答案[Z].2018.6
(责编 刘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