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体育课中引入功能动作训练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探究

2019-08-29唐虎平

考试周刊 2019年62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体育学生

摘 要:为进一步探索功能动作训练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以初二学生为教学实验对象,对其进行了约10周的训练。结果显示:经过10周的功能动作训练进一步提高了初中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度等,极大地提高了初中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功能动作训练;学生;身体素质;体育

中学体育课是影响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的最为重要因素,而中学体育课教学质量则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学体育课教学质量,将功能动作训练的内容和方法等,引入到中学体育课中,旨在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以笔者所在的初中二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教学实验研究。特选取了初中二年级两个班级,各50名学生,其中用一个作为实验班,一个作为对照班。在实验之前,两个班级的学生在一年之内均未出现骨折、肌肉拉伤、手术等现象,且在测试前均未出现感冒等症状。

在实验之前,对两个班级的100名学生分别进行了身体素质测验,将测试结果输入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均衡性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

(二) 方法

1. 文献资料法。对所有参与研究学生的基本资料进行调查、分析。

2. 实验法。对照组仍采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观察组则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引进功能动作训练,约为15-20min。两个班级的学生均进行10周的教学,每周三次。其具体训练时间和内容为:周一对学生进行侧桥、弓箭步、住桥、单腿平衡、升降腿、障碍跳训练;周三则对学生进行双人夺球、平板支撑、侧掌、单脚传接球、深蹲、侧卧升降腿;周五则对学生进行负重深蹲、障碍跳、住桥、弓箭步、侧桥、单腿平衡站立等训练。

(三)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所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判断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二、 结果

分别于实验前、实验后对两个班级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测试,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实验前,两个班级学生的50m跑、800m跑、1min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和T测试结果相差不大,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如下表1所示);

三、 讨论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虽然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物质生活得到较大的改善,但是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呈现出明显的下降现象。尤其是青少年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等,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如:肺活量比较低,肥胖现象严重,速度和力量素质停止不前等。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已经成为社会上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研究中发现,在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引进功能动作训练,并对学生进行10周的功能性训练,可显著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这主要是因为功能动作训练,可对学生的核心技能进行专门性的训练,进而使得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其腹内斜肌、腹外斜肌等均得到了更好的训练。因此,通过功能动作训练方式和内容,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腰腹部力量。同时,在不稳定的功能动作训练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进行小负荷、多次训练,还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神经肌肉系统,使其协调性、快速反应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本次研究结果也充分表明:在实验之前,两组患者的50 m跑、800m跑、T测试、1min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相差无几,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过功能动作训练之后,参与功能性训练的学生的身体素质各项指标均优于传统训练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综上所述,对学生进行10周的功能动作训练之后,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度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因此,在具體进行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将功能动作训练合理引入到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何静,郑青青,张蕾.激发与培养中学生体育课上身体功能训练的动机[J].当代体育科技,2016,6(22):44.

作者简介:唐虎平,甘肃省陇南市,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甘泉农业中学。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体育学生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2016体育年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我们的“体育梦”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