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当堂练习”可行性探究

2019-08-29蔡宝军

考试周刊 2019年62期
关键词:可行性小学数学

摘 要:練习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当堂练习”由于其当堂性,当堂练、当堂清,能更及时准确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成果,为教学反思与教学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为学生的查缺补漏指出方向。笔者从“当堂练习”的意义、课堂教学时间的安排、教师和学生所应具备的条件上,阐述“当堂练习”的可行性,以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关键词:当堂练习;小学数学;可行性

一、 “当堂练习”的意义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既包括学也包括习。当堂练习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一项重要活动,既能使学生刚学习的知识加以应用,在应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又能即时暴露学生对新知识理解应用上的不足,使师生双方及时发现知识缺漏,补缺补漏。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卢姆也非常强调教学的反馈,他不仅要求反馈的科学性,而且要求反馈的及时性。学生通过当堂练习、当堂批改、当堂反馈,可以及时了解自己在课堂上学习的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起到强化、督促、纠正学生学习的作用;同时也能培养自己在有限时间内完成练习的毅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作业的速度和质量。教师也能通过当堂练习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检验自己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效果,及时对存在的问题给予补充,对学困生给予辅导,对教学方案进行及时调整,以达到有效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当堂练习的意义在于:逐步实现课堂练习“堂堂清”,充分发挥课堂练习的反馈作用,实现课堂教学的自我调控和纠正,及时查缺补漏,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实施;实现学生自我肯定的需求,知识的完整掌握,能力的激发培养。

二、 “当堂练习”的实施

(一) 课堂教学时间的安排

小学的课时安排为40分/节,在这短短的40分钟内要完成新课的教学、当堂练习的完成、练习的批改反馈,不仅要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而且合理地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时间。

1. 新课自学前置

2. 新授教学25~30分钟

3. 当堂练习7~9分钟

4. 练习反馈2~4分钟(个别学困生的辅导可延长至课后2、3分钟)

(二) 教师方面的准备

1. 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具体的方法)

新课自学前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一定的自学方法(四步自学法):

a. 看:认真地阅读教材,做到一字不漏,觉得重要的画上横线,没看懂的打上问号;

b. 练:试着做一做教材后面的“做一做”;

c. 想:想一想你学会了什么,看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看明白的?

d. 问:没看懂的,提出数学问题,对课堂学习有的放矢。(提问的策略:新旧知识的联系、问为什么、找区别与联系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自学训练后,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为高效的新授环节提供扎实的学习基础。

2. 备课充分准确,新授精准高效(抓准重难点)

当堂练习的实施所需的时间占整节课时间的四分之一,新授课的时间仅剩30分钟左右,这就对教师的备课、授课提出了新的要求:

a. 深挖教材,横向、纵向比较不同版本的教材,选择更形象、具体、生动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b. 充分备课,预设课堂生成,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教学预案。并根据课堂的实际生成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c. 强化教师本身的分析讲解水平,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3. 当堂练习设计

练习的设计应该体现知识的基础性和提高性,以数学教材为依托,通过各种不同版本教材同课题习题的横向对比研究和同版本教材同系列课题习题的纵向对比研究,进行练习的开发编写。其次,习题的开发编写途径可多元化,可以是教材中配套的习题、配套习题的改编、其他教辅的习题或改编、教师自编等。

4. 练习活动的组织和调控

当堂练习的实施是一个紧张而有序的过程,需要教师和每个学生都倾力投入。

a. 新授课结束,学生进行当堂练习,教师进行巡视指导,有目的地关注组长和学困生的完成情况;

b. 批改大组长的练习并订正;大组长批改小组长的作业并订正;小组长批改组内成员的练习,同时教师批改学困生的当堂练习;

c. 及时反馈存在的问题并讲评,反馈讲评尤其要体现及时性和针对性。

(三) 学生方面的准备

1.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一定的学习能力

当堂练习的实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并且有较好的学习习惯。课前能自觉做好课前预习自学,充分思考并提出问题。新授课时能专心听讲,独立思考,交流想法,认真笔记;真正做到动口、动脑、动手,使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提升。当堂练习时,能独立思考,如实作答;面对错题能自我反思存在的问题,虚心倾听组长、教师的讲解,及时订正。

2. 充分有效的课前准备

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当堂练习的实施提供时间,需要学生在课前做到充分的自学。(自学的要求如上教师方面的准备的第1点)做到:

a. 看:认真地阅读教材,觉得重要的画上横线,没看懂的打上问号;

b. 练:试着完成教材后面的“做一做”;

c. 想:想一想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看明白的?

d. 问:没看懂的,提出数学问题。

有了充分自学的基础,新授课就有更明确的目标,抓住理解上的难点,有针对性地听讲,突破学习的重难点,使学习更加有的放矢。

3. 分层次批改当堂练习

当堂练习的实施需要师生共同的努力,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除了完成当堂练习外,还肩负着小老师的艰巨责任。他们既要熟悉分层批改的程序,还要义无反顾地批改组内成员的当堂练习,更要对成员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适当的分析,以“传、帮、带”方式促进当堂练习的整体进程和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因此大组长、小组长这些“小老师”对当堂练习的有效实行起到桥梁的作用。

综上所述,当堂练习的实施,对学生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培养、能力的提高有较大的作用。它的实施是一个紧张而有序的过程,教师能更加精准备课,直击新课的重难点,对学生的课堂生成能作出快速准确的反应,能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教学方案,能开发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当堂练习。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基于以上的准备,“当堂练习”的实施将更顺畅,教学更有成效。

作者简介:蔡宝军,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龙溪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可行性小学数学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中国设立PSSA的可行性及其分析方法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