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写作能力的培养

2019-08-29陆一平

考试周刊 2019年62期
关键词:跑题审题题目

摘 要:无论在哪个阶段,写作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写作是对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在语文考试中写作部分占据了极大的分值,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可是,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逐渐积累和锻炼。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提高学生语文写作能力这一问题阐述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语文;写作;培养

一、 分析写作题目,确定写作具体范围

写作题解答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对写作题目展开分析,即审题。通过审题确定写作的具体范围,这一环节决定了之后整个写作的性质和方向,一旦审题出现纰漏,很有可能整篇文章就被打入“跑题”的范围,写作分数会很低。在写作练习中,“跑题”现象是大忌,这意味着你的作文已经被划入了不及格的档次中,无论写得多好,一旦“跑题”就没有好下场。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锻炼学生的审题能力,可以通过定期布置一些作文题目,让学生列好写作题目和大纲这一方式来进行锻炼。

审题能力的培养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审“文章体裁”。审题首先是明确写作体裁,不同体裁的文章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分辨时是有一定技巧的。常见的文章体裁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在初中阶段的写作中主要考查的是记叙文和议论文写作,有时也会有一些像日记、写信这样的应用文。不同体裁的文章写作,都有一些识别“标志”。例如,“回忆午后的一天/那段上学的日子”“我最喜欢/讨厌/敬佩的一个人”“记难忘/伤心/欢快的一天”等,就是很明显的记叙文体裁,而“谈理想”“论生活的意义”等就是明显的议论文体裁,至于应用文更是有自己独特的写作格式。第二,审“题眼”。根据写作题目来确定写作的重点,如“我最钦佩的一个人”,很明显是要写一篇有关人物的记叙文,题眼则是“钦佩”一词,要选取事例重点突出人物令人钦佩的一面。第三,审“附加条件”。例如字数要求、写作角度要求、举例的数量等等,这是对写作的再一次限定,要按照要求进行写作。

二、 联系生活实际,鼓励抒发个人情怀

常言道“文章贵在以情动人”,写作鼓励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同的生活阅历、文化背景和家庭条件使得每个人对于同一件事或同一物体有着不同的看法,而写作作为一种表达方式,是一个展示自我独特的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平台,只有写出真实的情感和观点,才能彰显不同个性之美。

例如,在一次关于“我最难忘的一次时光”命题写作课中,一位同学通过审题提炼出了关键词“难忘”,并结合自己的一些亲身经历,联想到了自己因为骑车跌倒导致小腿骨折的经历,他这样写道:“那一次,我不幸因小腿骨折住进了医院,腿上打着厚厚的石膏,不能转动,爸妈因为工作繁忙不能整天守护在我身边,学校的一些玩伴也因为课程学习都在学校,我一个人的时候望着白色的天花板常偷偷流泪,是李阿姨带着一脸阳光般灿烂的微笑走进了我的世界,以后的日子像流水般欢快的流过,在李阿姨灿烂的微笑里,我忘记了病痛,只记得那个夏季布满了灿烂的阳光。”我在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也为之感动,作者的言语表达里流溢着脉脉温情,对于情感的描写细腻而动人,我猜测他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写的,并且在经过交流后对这一猜测进行了确认,正是作者对于生活的细心观察和体悟,在遇到这道写作题目时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我真实体会,才有了这篇佳作的诞生。

三、 注重日常积累,提倡深入观察生活

“生活处处皆语文”,这句话表明语文与生活密切相关。我们的写作素材很多就是从生活当中来的,因此我们要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在八年級第五单元的写作课《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一课中,对写作和生活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于整个的生活,写作固然要伏在桌子上,写作材料却不能够单单从伏在桌子上取得。对于如何将生活中积累的素材使用在写作中,又进行了这样的说明:从生活中获得的写作素材,必须根据中心表达的需要精心提取;学会从搜集到的材料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材料,把那些真实新颖、生动典型、有积极意义的材料写入文章。

例如,在一次以“成长的烦恼”为主题的写作课上,一篇名为《月光躺在芦花上》的作文就深深打动了我。其中一个片段这样写道:“小时候,生活在乡下,总会拉着妈妈到自家的苇田,那时候,最喜欢在这片苇田间玩耍。玩累了,躺在妈妈的怀里,月光洒满苇子,水面萦起薄薄的雾,妈妈的怀里满是月光,轻柔地环绕。妈妈将芦花摘下,就着月光编成花环,戴在我的头上,我就拥有月光做的花环了。伸出小小的手,将一朵芦花轻轻地插在妈妈的发间,微风吹拂下,芦花在妈妈的发丝间幸福地震颤着。在这里,没有烦恼,唯有安逸相伴。后来,慢慢长大,不知怎的,我与妈妈之间仿佛隔了很远,我躺在芦苇间,她却伫立在对面的荷花中,明明看得清楚,却无法触及。常常独自一人躺在茂密的芦苇中,随手折一支芦花,含在嘴边,望着满天星辰,风,伴着荷香与月光,萦牵着我的心。”单纯写景,会因为华丽辞藻的堆砌使文章缺少神韵,而作者容情于景,使文章变得丰富、鲜活。通过对月光下芦花的遐想,道出成长过程的迷茫与轻愁。这段感悟无疑是作者亲身的成长经历,是从生活中获取得到的,并巧妙运用在了这次的写作题目上,符合作文主题,相得益彰。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永远不会缺少写作素材,关键是要学会选取那些生活中最有代表性、反映写作主题的素材融入文章之中,才能表现出鲜明的中心思想,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案例也形象地证明了“从平时积累的素材中选择典型材料也能从平凡中见伟大”的道理。

四、 做好指导工作,提出针对性的意见

加强作文指导,做好批改、讲评是初中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经过前期的理论知识积累和素材观察,学生最终要通过实际的写作练习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因此,教师对作文的打分、评价及提出的修改意见,是学生进行接下来改进和完善的参考依据。

在实际的语文写作教学活动中,每完成一次作文练习,我都注重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指导的具体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指导审题,不得不说在每次的写作练习中都有几个学生会出现“写作跑题”现象,原因在于学生根本没有理解题目的意思,根本不知道要写什么,怎么写,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会给他们进行专门的审题训练;二是指导立意,针对那些不跑题,但是没有抓住写作核心主题的部分学生,训练他们如何快速找到“题眼”,确定核心主题;三是指导表达,让学生知道如何去选取案例或素材来表现主题,更好地去说明一个问题或表达一种感情。是针对那些语言表达生硬、案例不典型的部分学生,重在训练他们去选择合适的材料来表现主题思想。审题、立意、表达是作文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针对一些错别字、语法、抒情方式等方面的问题,我也会指导一些写作手法、技巧等。针对不同学生,教师指导方法得当,学生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

五、 结语

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写作部分一直以来都是教师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经过小学阶段语文写作学习的奠基之后,初中阶段的学生理应迈入更深层次的学习。笔者通过分析写作题目来确定写作具体范围,鼓励联系生活实际抒发个人情怀,注重日常积累和观察生活,提出针对性意见做好指导工作等途经,结合实际教学案例阐述了如何提高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效果,请其他一线教师给予指正。相信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水平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作者简介:陆一平,江苏省无锡市,江苏省无锡市江阴璜土中学。

猜你喜欢

跑题审题题目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三招”学会审题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李强平面设计作品
七分审题三分做
情书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馨月语录之“扣分”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