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

2019-08-29黄幼兰

读写算 2019年11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

黄幼兰

摘 要 随着课改的逐步推进,发展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理念的提出,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逐渐转变了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开始朝着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方向发展,而如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也成为了相关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对此,本文探讨了小组合作学习内涵,并提出了几点培养策略,以供借鉴。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小学生362700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1-0204-01

新的课堂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合作学习是实现这一理念的最好的学习方式。因此,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十分重要。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探讨,共同思考,集思广益,分工合作,团结进取。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又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优势互补,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合作学习的意义深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教学方法,让合作学习成为数学方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精心设计合作学习问题,让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

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绝非易事。比如,有些在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无法进行有效地互动交流,有些小组合作学习则成了部分优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学困生则往往被忽视,无形中失去了思考表现的机会。有些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内容过于简单,缺乏讨论、研究、交流的价值等等。因此,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将教学中的重难点演绎成问题,这些问题能够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引起思维活动的展开,让合作学习能有效地进行。如在教学三角形边关系时,先让学生独立摆一摆,有的小组的三根小棒可以摆出三角形,有的小组却不行,接着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有的三根小棒可以摆出三角形,有的不行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时,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特别投入。最后一致发现能摆出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的特点,两小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样,全班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学习,都有机会得到锻炼。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又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让学生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猜测分数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性质,再组织学生在小组里进行合作讨论探究,由于答案的不确定性,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思考空间,开阔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中,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离开了独立学习这个前提,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也就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教学中,当提出一个问题后,首先应该给学生充分独立学习的时间,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想法,形成统一意见后,再到全班交流,再次形成统一意见,形成正确认识。如教学”统计”一课时,先提出问题,想知道我们班同学最喜欢吃什么水果的人数,有什么办法,让学生独立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调查同学们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后,再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调查统计,最后让学生汇报调查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统计方法,而且获得了合作能力的提高,形成了合作意识,合作学习让每位同学都能独立思考问题,都有机会发表看法,即使自己的意见是错误的也要在小组中讲出来,再得到别人的纠正。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让他们之间互相启发、争辩、修正、补充、完善。这样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这几个方面得到较好的处理。例如:我在教学求最大公因数时,出示了这样一组数字9和2、8和9,2和16、先让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几分钟过后,有的学生已完成,有的学生想出了两三个题目,还有一小部分想不出来。接着我对大家说:“把你的意见在小组里交流。”学生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那几个后进生也在同学们的指导下频频点头,同学们讨论得异常兴奋,他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大胆地进行猜想,对每一组数进行验证,得出9和2、8和9公因数只有1,而且观察到这两组数都是互质数。2和16最大公因数是2,是倍数关系,2和16只有用列举法。这样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发现、分析、整理出求最大公因数的规律,学生的思维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三、让小组合作学习,巧妙落实到数学课堂中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合作学习的知识、能力、意识等都是有限的,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的困难,但不能因此而放弃小组合作学习在低年级教学中的运用,这需要教师进行逐步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整节课完全运用合作学习的情况较少,大部分教学要把班级授课和小组合作结合起来、活运用。在需要合作学习时才进行,在小组合作活动过程中,给予每个小组监督与指导,尤其关注困难学生,多给他们一些发言的机会。我们在刚开始进行小组合作时,有个别学生上课控制不住自己,有时说话,注意力不集中。课后,我及时进行反思,在备课时认真设计每一堂课,这节课小组合作什么时候用,要解决哪些问题等都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如教学加减法时,设计一购物情境,每个学生带钱准备买文具,先思考要买什么,钱够不够,接着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所带的钱够买什么玩具,最后再算一算,买了什么,花了多少钱,还剩多少。同学们能在进行合作学习时先明确学习任务与目标,能用很短的时间,协调合作的方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养成了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积极实践,动手操作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四、结语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不断探索有效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以实现得到更好的合作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各方面不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小兰.小学数学基于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9(02).

[2]李曉男,高珊珊.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8(03).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
导学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