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探究
2019-08-29吴娟
吴娟
摘 要 以往小学数学课堂较枯燥,难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尝试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激发小学生思考,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成效。文章简要介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原则,深入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问题情境;趣味性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1-0119-01
虽说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比较简单,但倘若仍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难以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数学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性,依托问题情境创设,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通过问题引导,使其在数学课堂上主动思考和探究,不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一、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原则
其一,课堂联系生活。数学课程教学并非仅限于让小学生掌握加减乘除、小数点等基础课程知识,而是引导小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故而,创设问题情境时,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便于小学生理解相关概念知识点,让小学生在相关情境中,把所学知识内化为一种技能。其二,讲求课程趣味性。如果数学课堂过于单一、枯燥,将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课堂兴趣,甚至使其对该学科产生恐惧心理。数学教师应从兴趣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兼顾趣味性的同时,把小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出来,为后续数学课程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策略
(一)在问题情境中穿插故事情节
小学生年龄较小,身心尚不成熟,相较于枯燥的文本知识,其更容易被故事吸引。因而,数学教师应改变以往课堂教学思维及理念,结合课程背景、文本内容,在课堂上为小学生创设具有故事情节的问题情境。通过这种方式,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聚精会神听讲,并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双向提升,增强数学课堂趣味性和吸引力。例如,学习“100以内的加法”时,不再为小学生讲解枯燥的数字或者指导其进行习题练习,而是科学设计问题情境,适当穿插故事情节,使小学生真正领会学习加减法的意义,并熟练掌握。在课堂上,从故事切入,设计问题情境:有一天,熊大和熊二去森林里采蘑菇,熊大采了13朵蘑菇,熊二只采了5朵蘑菇,问熊大和熊二一共采了多少朵蘑菇?将小学生喜欢的故事情节、动画人物穿插到数学问题中,进行情境设计,吸引学生投入其中。
(二)在问题情境中融入趣味性游戏
在课堂教学中,倘若数学教师仅单一地给出问题,很难使小学生集中注意力,而且增加数学知识理解难度。反之,设置数学问题情境时,把游戏融入其中,让小学生在趣味游戏中感悟学习的快乐,激发其数学兴趣。例如,学习“负数”时,在课上,为班内每一位学生分发一张卡片,卡片上是一个数字,包括0、1—20、-1—-20。当教师叫到某一个数字时,请小学生举起手中的数字。诸如:1的相反数、比-10小的数等。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加强其对数学知识点及相关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在抢答过程中,增强小学生的思维敏捷度,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帮助小学生认识、理解相关知识点。
(三)创设生活性问题情境
小学数学课程相对比较简单,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创设问题情境时,切忌盲目,适当融入生活情境,帮助小学生在该情境中体会、思考数学问题。例如,学习“测量”时,数学教师要把常见的生活现象引入课堂,指导小学生测量课本、铅笔、黑板、窗户等,对分米、厘米和毫米具备直观的认识。而教师还要询问:在生活中,有哪些事物可以用千米表示?公路的长度应该用哪种计量单位表示?从这些生活化的问题切入,让小学生理解数学课堂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降低数学课堂相关知识理解难度,激发小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四)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
以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过于枯燥,以书本上的概念、例题为主,导致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偏低。为了創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教师应与小学生构建良好的沟通互动关系,提高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依据小学生的兴趣、诉求等,进行针对性课堂设计,并将教学计划制定出来。当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惑时,教师要不厌其烦的为其解惑答疑,始终将小学生作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体,达到良好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真正把小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起来。
三、结束语
综上,问题情境创设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非常有帮助。数学教师要依据新课程背景及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及理念,结合小学生的学科诉求,明确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原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故事情节、趣味性游戏等融入课堂问题设计中,为小学生创设生活性问题情境,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通过这种方式,降低课程学习难度,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其爱上该学科。
参考文献:
[1]汪远兵.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探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6(8):273.
[2]刘起娣.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7(2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