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年苏州市中考作文述评

2019-08-29祝荣泉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2019年8期
关键词:征途作文题审题

名师简介

祝荣泉 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苏州市語文学科带头人,现为江苏省张家港市教育局教研室初中语文教研员。

原题回放

好,是壮丽的河山,是秀美的田园;好,是朋友的信任,是对手的挑战;好,是美丽的邂逅,是无悔的错过;好,是宁静的港湾,是崎岖的征途……

请以“什么是个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②不要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命题透视

“什么是个好”这道作文题的气质“很苏州”,就是有点小情调,有点小精致,有点小诗意,有点小甜蜜,也有点小娇羞。它介于“浓抹”和“素颜”之间,选择了一种叫作“淡妆”的美学立场。从历年的命题“心中有支欢乐的歌”“遥远的眼神”“不错过 ”“记得那一次出发”“东风为我来”看,基本都是如此,除了2017年的“把青春的绿色铺满征途”一不留神粉底抹得确实太厚了点。这种命题追求和思路,大概可以看出苏州这座历史古城给人们精神基因的编码。

这道作文题,审题难度不可谓不大,虽说没有语义理解上的九曲连环,但需要迈过三重门槛。

1.切中命题意义内核的“好”。

“好”是个语用中的高频词汇,运用在不同的语境场合,也有着丰富的表达内涵,尽管“什么是个好”的搭配确实不多见。“好”之词义,基本有三种词性分类:

一是名词意义上的,可广泛指代一切美好的物理存在和精神存在,诚如引导语中“好,是壮丽的河山,是秀美的田园;好,是朋友的信任,是对手的挑战;好,是美丽的邂逅,是无悔的错过;好,是宁静的港湾,是崎岖的征途”的典型罗列。需要注意的是,引导语中的提示是无序的,也是不完全归纳的,这从紧接着的第二种词性的意义分析可以看出。

二是形容词意义上的,可以理解为作为“一切美好的物理存在和精神存在”的标志和属性。可以把引导语倒过来理解——“河山的好是壮丽,田园的好是秀美;朋友的好是信任,对手的好是挑战;邂逅的好是美丽,错过的好是无悔;港湾的好是宁静,征途的好是崎岖”。由于“好”指代事物的宽泛性,因此其在形容词意义上的理解自然也极为宽泛,但不妨用“真”“善”“美”做三维归纳,并作为思维发散的原点。我们可以看出,引导语给出了“善”和“美”的举例,却并没有给出“真”这个维度上的好,譬如,“宇宙万物的好是规律,人类思想的好是求知”。

三是动词意义上的,可以理解为对某种选择的判断与确定,以及对某种言行、事物的认可与认同。比如,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哪个是个“好”?新能源好。又如,黄渤导演的电影《一出好戏》好不好?好!好,就是我们在面对具体问题与事物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一种明确回答,它的对立面是“坏”。我们在回答什么是“好”的同时,其实也就回答了什么是“坏”。

2.拨开命题对象迷雾的“什么”。

“什么”是个不确定代词,这个词出现在中考作文题中恐怕还是头一次。表面上看,只要回答“好”是“那一个”的问题,实际却是在千挑万选、左右权衡后,在各种看似都好其实只有一个真正好的事物迷局中做出判断,或者在这个也好、那个也好的左右为难中痛苦抉择出一个“更好”。足够严谨的话,还需要辨明全命题“什么是个好”与半命题“____是个好”绝不是一个“物种”。前者瞬间提升了审题难度并预设了切题作文极为严格的评价标准,其写作所需的思维图式或者最终的成文结构应当是“陈列各种好→确定其一好→阐述为什么这个好”。简单地说,文章不仅是要写一个“好”,还要写若干个“欠好”或“不好”,这在考场作文有限的时间、有限的字数约束下,难度可想而知。而后者只需“陈列一个好”“讲好这个好”就可以了。

3.建立命题旨趣“什么”与“好”之间的叙事逻辑。

从整体上把握题目的语法特征不难看出,“什么是个好”已经构成了一个“主谓宾”一应俱全的完整句式,这显然对写作构成了极为严格的规定,写作者的任务就是用文章来回答题目的发问。写作难度不在于“好”的内容选择,而在于设计出确定“好”的过程的故事演变情境,以及选择合适的叙事结构和叙事方法。因此,这道题对考生的叙事能力构成一定的挑战。

评卷扫描

本次阅卷中暴露出的典型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1.笔力不健,切题不准。

鲜有考生能顺利闯关到第三重门槛,多数人困在第一重门里就走不出,也就是说,多数考生仅仅回答了“好”的问题,而没有认真思考辨析并回答“什么”是个“好”,至于“建立命题旨趣‘什么与‘好之间的叙事逻辑”,更是鞭长莫及。

不少考生在“好”的对象上,或者说在素材的翻新上铆足了劲,确实写出了“好”的生动世界,单从故事本身来说,让人眼前一亮。然而,因为这个“好”缺少陪衬,只是立足于对“好”的陈述,如“桂花飘香的好”“童年的好”“朋友的好”“奋斗的好”,因而判断思维不够。如果审题能闯关到“判断”层面,被判为二类文问题不大。

2.取材投机,以旧充新。

说来也不好责怪考生在素材上不假思索,在故事指向上不做“题文匹配”的变化调整,因为引导语给出的信息将他们引向“陈述”,而题目其实指向的是“判断”;又因为“好”的指向在名词意义维度上的泛滥,所有正能量的生活事件都可入文:于是乎,很多考生掉进了导语的坑,罔顾题目本身的理。目测考场作文一隅,几乎是二手故事或盗版故事的贩卖场所,问题是,你还很难说它“不合法”。

3.遗忘初心,不知归路。

也许因为“好”的宽泛,也许因为思维不严谨所导致的概念混淆,不少考生不是从“好”的角度切入并贯穿全文,而是把文题理解为“什么是个爱”“什么是个善”等。更有甚者,“竹筒倒豆子”,把某个故事不管不顾一泄而出,文末点题“这就是个好”,就算万事大吉。

迷津指点

我们不妨把作文题分成“长题”和“短题”两类。“什么是个好”当属前者。面对长题,写作尤其是个“技术活”。老师给同学们如下建议。

1.长题当道,把控全局。

题目的长短,不在于字数多寡,而在于其内部语义乃至言外之意的复杂程度。同样是5个字,“温馨的设计”就是一个典型的“短题”,因为它是一个名词性结构,内部构造一目了然;而“什么是个好”就是一个复杂的“长题”,因为它构成了“双重判断”:好,是个价值判断(我认为的好的标准)的命题;什么是个好,是个事实判断(谁是好)加价值判断的命题。

长题一般都有两个判断,审题时的化解招数是“两手抓”——一手抓事实判断,一手抓价值判断,不能顾此失彼,挂一漏万。长题当道,下笔尤其要谨慎。同学们不妨在故事构思完毕后,进行倒推“验证”:我的故事和长题的内涵是否匹配?

2.动作分解,步步为营。

长题因为两个判断的存在,不仅限制了选材范围,更限制了故事的演变节奏,也就是说,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讲,而是要照着题目一步步讲故事。“什么是个好”不妨这样进行动作拆解——“甲看着不错,乙瞧着不赖,丙瞅瞅就是‘不来电,可某次因缘巧合蓦然回首,发现丙其实才是我要的好”,如此演绎故事,必是考场佳作。

3.带题行文,文随题转。

前面说的“遗忘初心,不知归路”是同学们写作时的常见误区,原因却有点复杂,需要打个比方,也许能把这个问题说清楚。命题写作的任务,其实是这么回事:给你一碗红烧肉,让你边吃边讲这碗红烧肉的味道;然后,有些人就只顾着吃了,而忘了对红烧肉的评价。意思就是:“我”有一个故事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为什么讲这个故事和怎样讲这个故事。多说无益,同学们记住一句话:长题就是文章的太阳,每一句、每一段文字都是它的行星,时刻不停地围绕它旋转。

猜你喜欢

征途作文题审题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征途”等十二则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等来一场雨
本部两刊刊登的部分作文题与2016年中考作文题相同或相近
就“题”取材 读写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