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踝部骨折功能锻炼方法

2019-08-29任炳涛

人人健康 2019年8期
关键词:踝部伤势踝关节

任炳涛

近些年,12~40岁踝关节骨折发生率逐步上升,踝部骨折不仅会给我们带来剧烈的疼痛,并且还会对人们正常行动造成严重影响。人们在步行的过程中,踝关节承担着应对外力冲击的作用,是保证人体关节正常活动的重要生理结构,而在特定的外力作用下,人体踝关节就会出现韧带损伤以及骨折等问题。如果在生活中不慎骨折,那么我们从医院治疗回家后就需要掌握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从而尽可能地减少并发症发生,尽量恢复原有的劳动能力。

一、踝部骨折早期功能锻炼

踝部在骨折后1天到15天属于骨折恢复初步固定阶段,这个阶段踝部受伤处肿胀明显,并且疼痛较为剧烈,骨折情况尚不稳定,极其容易出现再次移位,其原因是因为骨头上部的结痂尚未形成。在这个阶段,踝部骨折功能锻炼,主要是在不活动关节部位的情况下,合理的锻炼肌肉,主动进行肌肉收缩、扩张,达到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肌肉萎缩、避免踝关节周围异常粘连的目的。具体锻炼方法为:根据实际疼痛情况以及伤势,平躺在床上或者瑜伽垫上方,然后放松下肢肌肉,让脚处于背伸状态,适当伸、屈脚趾,达到活动肌肉,舒经活血的目的。部分人在踝部骨折后,可能会因疼痛难忍,无法进行功能康复,在1天到15天这个时间段,切忌盲目进行功能性锻炼,具体要咨询医师,根据医嘱进行锻炼。

二、踝部骨折中期功能锻炼

在踝部骨折后15天到35天是结痂逐步生长至愈合的阶段,这个阶段,踝部肿胀会逐步消失,疼痛逐步减轻,踝部软组织会逐步修复,骨折端有纤维连接并且形成可靠结痂。这个时候可进行一定幅度的踝部功能性锻炼,但是锻炼的幅度、动作方式仍旧需要进一步限制。具体锻炼方法为:需要平躺在床上,然后上肢握拳,下肢肌肉放松,这个时候再适当抬高双腿,动作要轻慢。在动作结束后,患者可缓缓坐起,上肢逐步摸向足部,若出现剧烈疼痛需停止锻炼,然后再缓缓恢复至半卧状,通过反复锻炼,身体血液循环就能够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不难发现,踝部骨折中期的功能锻炼康复方法,都没有直接涉及到踝部关节运动,多以其余部位的大幅度运动为主,目的是为了通过其余部位的运动,促进踝部的血液循环,并通过小幅度的踝部运动,来避免粘接。通常来说,每天运动次数需控制在5~10次左右,在运动锻炼的过程中一定要慢、缓,切勿为了尽快恢复,盲目运动导致伤势加重。

三、踝部骨折愈合期功能鍛炼

踝部骨折愈合期为伤后56天到70天,这个阶段是骨骼在塑造阶段,这个阶段骨头已经基本愈合,这个时期要加强受伤部位的自主活动,进行一定强度的功能性锻炼,即可让踝关节尽快恢复功能。首先,需进行屈伸动作,伤者要平躺在瑜伽垫或者床上,大腿肌肉放松,下肢保持自然伸展状,然后脚尖需要缓缓向内弯曲(向自己的方向),并保持7秒左右,然后脚尖再向反方向移动,最大限度绷直并逐步下压,保持时间约在7秒左右;其次,伤者要平躺在床上,大腿肌肉放松,下肢肌肉放松,将踝部作为中心,脚趾作180°环绕,向左环绕三圈,然后向右环绕三圈,此为一组动作,每天需进行5~10次;最后,需要根据伤势情况,若是下地未出现明显且难以忍受的疼痛,需拄拐步行,先用双拐逐步适应,然后用单拐,一般来说,踝关节骨折的行走时间为15min左右,具体要根据伤势来合理调整。

许多人因在踝关节骨折后,常常因疼痛产生恐惧心理,不敢进行活动,但实际上,适量的、正确的踝关节功能性运动,能够促进伤势康复,并且避免后期出现后遗症。在骨折后,一定要记住以下几点:①要积极活动,家人朋友需要鼓励其积极活动,活动强度、范围、次数,根据时间的延长逐步增加。②要严格控制活动时的稳定性,避免活动导致二次损伤。③在进行功能性锻炼的过程中,不能够进行被动按摩,一旦出现剧痛,要立即停止锻炼。

总的来说,功能性锻炼是治疗骨折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但许多伤者对其都没有足够的认识,在伤后往往因没有进行合理的功能性锻炼,导致踝关节功能不能够快速恢复,更有甚者,不遵医嘱盲目锻炼,导致踝关节出现严重的二次损伤,不仅带来了难以忍受的痛苦,并且还对工作、生活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所以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到功能性锻炼的重要性以及合理性。

猜你喜欢

踝部伤势踝关节
居家运动——踝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踝部练习(中级篇)
居家运动——踝部练习(高级篇)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针刺治疗踝部扭伤136例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
中医康复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