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跃跨千年 天府新篇章
2019-08-29何志文
何志文
如果说现代交通、现代工业、现代城市是现代文明的“硬件”,那么,以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为代表的社会事业则是现代文明的“软件”。西方新兴资产阶级创立现代教育制度,兴办现代学校,为工业化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随着教育而兴的则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成为生产工艺不断更新、产品不断换代、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涌现,进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强大动力。教育和科技为现代文明插上了翅膀。伴随着工业化历程的则是文艺复兴运动和文化艺术事业的持续繁荣和发展,进而改变着人的思想,重塑着人的灵魂。在教育和科技的双重推动之下,现代医学的产生与持续进步,现代卫生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不断提高着人类的健康水平。正是文化和卫生事业,从“心”和“身”两个方面,解放并重新塑造了人本身,造就着具有现代意识和身心健康的人。教科文卫事业在现代文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川七十年,同样是教科文卫事业蓬勃发展的七十年,并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一)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广大劳动人民很少有受教育的机会。到1949年,四川在校生有154.6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在20%左右。85%以上的人口是文盲。经过七十年的努力,我省教育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进步,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一是构建起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2018年底,全省拥有各级各类学校2.5万所,在校生1572.7万人,教职工110.7万人,其中专任教师90.7万人。
二是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2018年末,全省共有小学5730所,在校生555.5万人。初中3716所,在校生261.8万人。普通高中768所,在校生139.0万人。截至2010年,全省所有的县(市、区)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三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四川高等教育经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院校调整,而后逐步完善布局,再到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二十年来的大发展,取得了瞩目成就。一个重要的方面是高等教育完成了从“精英”向“平民”的飞跃。2018年末共有普通高校119所。在校生156.5万人;研究生培养单位36个,在校生12.8万人;成人高等学校13所,成人本(专)科在校生30.7万人;参加学历教育自学考试53.1万人次。上大学不再是少数青年人的梦想。
四是民族地区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经过多年努力,四川省民族地区已形成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的现代民族教育体系。截至20世纪末,整个民族地区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实现“普九”。2000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了《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改善办学条件,巩固“两基”(普九和扫盲)成果。实行“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为提高藏区人口的文化技能水平和实现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基础。深入开展教育对口支援。通过多种形式,对民族地区予以帮助。
(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的科技事业经历了机构由少到多,队伍由小到大,科研人员素质逐步提高,科研设备逐步改善,科研经费逐年增加,学科专业不断发展,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科学技术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的过程,为四川乃至全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是经过多年努力,四川建成全国重要的科研基地。2018年末,在川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4个(含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16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8个。全省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4人。
四川在科研方面特别值得一说的是拥有两个“国家队”。一个是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另一個是绵阳“九院”。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是中国科学院派出机构,成立于1958年3月。经过几代人辛勤耕耘和开拓进取,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已发展成为西南地区综合性的科学研究基地、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拥有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及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野外科学台站。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为国家探月工程、载人航天、“长征七号”火箭和量子通信卫星发射、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开发空间在轨3D打印实验样机、中医药现代化和石墨烯产业化等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
赫赫有名的“九院”,对外名称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成立于1958年,历经北京、青海,1969年搬迁到四川。1990年开始向绵阳科学城调整搬迁。“九院”是中国研制“国之重器”的地方,集中了中国最优秀的国防科研人才,拥有两院院士数十人,为中国国防科研、国防工业和国防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早在青海时期就创造了“两弹”。这些年为国家研究出了一批批“杀手锏”,现在又在参与四川的军民融合,发展民品。
二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迈出坚实步伐。2018年末,全省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20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0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9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5个。2018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1%。
三是社会科学事业获得突破性发展。四川省聚集和建立起一支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力量, 形成了一批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如经济学、历史学、宗教学、民族学、毛泽东思想研究等优势学科,出现了以刘诗白、林凌为代表的一批大师级社会科学家,为社会科学的繁荣,为四川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努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文学、电影、戏剧、美术、音乐、舞蹈创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获得极大发展。四川的文化事业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育四有新人,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文化事业的硬件建设成绩突出。在成都市的天府广场西北部,近年新落成了三个大型标志性建筑——省图书馆、省美术馆、成都博物馆。加上改造而成的四川科技馆,天府广场成为了成都市乃至四川省名副其实的文化“客厅”。广场的东面是四川省10大文化重点项目之一的四川大剧院。其以鲜明的四川姿态、四川风格,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传递出最独特、最响亮的四川声音。
天府广场的文化设施,是四川70年来历届各级政府大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缩影。2018年末,在文化系统,全省建成公共图书馆204个、博物馆253个、文化馆207个、档案馆244个、美术馆41个、文化站4574个。2018年末,在新闻出版系统,建成广播电视台165座、中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39座,广播综合覆盖率97.8%、电视综合覆盖率98.8%,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1125.8万户。
二是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为了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在省委领导下,先后组建了新华发行集团、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党建期刊集团、四川出版集团、峨眉电影集团、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等文化产业集团。这些文化产业集团坚持改革创新,成为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的骨干力量。2018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700亿元。
三是优秀文化作品不断涌现。在文学创作上,走出了以周克芹、刘心武、王火、阿来为代表的新川派作家群体。川剧开出“新花”。“巴蜀鬼才”魏明伦以当代川剧名作《易胆大》《四姑娘》《巴山秀才》《潘金莲》《变脸》等享誉全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峨眉电影制片厂以《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红衣少女》《焦裕禄》《被告山杠爷》等出色的影片,在中国电影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新闻出版事业同样成就喜人。2018年出版地方报纸130种,出版量13.1亿份;出版期刊356种,出版量5015.3万册;出版图书14987种,出版量29915.2万册;出版音像制品120种,电子出版物188种。
(四)
经过几代卫生工作者的不懈奋斗,全省卫生事业成就显著。
一是建立健全了比较完备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1949年,四川、西康两省仅有医疗卫生机构195个,卫生人员2719名,平均每千人0.047名卫生人员。经过70年的发展,到2018年末,全省已有医疗卫生机构81539个,其中医院2343个(民营医院165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8427个;卫生技术人员56.3万人,其中执业医师17.2万人,执业助理医师3.4万人,注册护士24.7万人 。
二是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大幅度提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省人均期望寿命为35岁。2018年全省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77.1 岁,其中男性74.34岁,女性80.34岁,70年间提高了一倍多;婴儿死亡率,新中国成立初为200‰,2018年下降到5.43‰;孕产妇死亡率,新中国成立初为1500/10万,下降到2018年的18.51 /10万。
三是重大疾病防控得到有效遏制。1949年,全国法定传染病发病率高达20000/10万,各种传染病、地方病危害十分严重。新中国成立以来,按照“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通过采取多项综合性防治措施,我省的传染病、地方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等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消灭天花,消除丝虫病,无本土脊髓灰質炎的目标。
与此同时,农村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稳步推进。中医药事业得到大力发展,中医药机构和从业人员均居全国第一位。民族地区卫生事业获得极大发展。
在历史的长河中,七十年是短暂的一瞬。处于历史发展节点上的当代四川人,却一跃跨千年,创造了现代文明的辉煌篇章。有幸享受着现代文明成果的当代四川人,正经历着从衣食住行到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巨变。从饥饿到温饱,从小康再到全面小康;从住岩洞和茅屋、点油灯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家电普及;从祖祖辈辈困于盆地而终老深山到移动互联网深入大山,汽车社会加速到来,人们怀揣护照闯世界……
四川七十年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力地昭示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强有力,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光明前景。一个更加美好的四川,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正在徐徐展现。(责编/喻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