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食品安全管控新举措
2019-08-29辛嘉
辛嘉
食品安全关乎民众健康,如何防范、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一些国家推出的新制度、新技术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值得借鉴。
日本:企业食品问题须报告政府
日本厚生劳动省今年5月发布《食品卫生法》修改草案,主要内容为:营养补充剂等健康食品中含有导致健康风险的成分,出现危害事件时,制造商和经销商有义务向政府报告。制造商在自主召回有害食品时,也有义务向政府报告。
日本在食药品安全防护方面,一直很重视企业的召回责任。例如遗漏了对过敏原的标记,企业就必须回收特定批号的产品,所产生的费用由企业承担,还要向消费者道歉。日本《食品卫生法》规定,特定的保健食品、营养功能食品和功能标识食品可以宣称保健功能,但这些“健康食品”需要加强監控,避免含有特定有害成分的食品危害健康。一旦出问题,企业必须召回产品,并承担责任。
日本内阁设有食品安全委员会,对涉及食品安全的事务进行管理,并对食品安全作出科学评估。日本农林水产省设有食品安全危机管理小组,负责应对突发性重大食品安全问题。
今年5月,日本政府要求强化食品风险分析功能,更加科学客观地分析食品对国民健康的影响。《食品卫生法》修改草案的实质作用,是将处理问题食品的主导权收归政府所有。根据涉事企业提供的信息,食品安全委员会可以迅速评估食品对健康的影响,对影响健康的物质进行定量和定性,并据此推测消费者健康受到损害的程度,及时阻断同类食品的流通。食品安全委员会网站可及时公布问题食品信息和有关食品安全的警示。
美国:率先应用区块链技术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局长斯科特·戈特利布博士近日宣布,聘请沃尔玛食品安全副总裁弗兰克·亚纳斯担任FDA食品副专员,全面采用新的食品追踪技术。以后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区块链技术将有助于对供应链中的特定分销商、农场以及种植者进行追踪,从而找出原因。这样可以避免对所有人发出笼统的警告,只需对疫情发源地实施管控。
沃尔玛刚刚蝉联“全球500强企业”之冠,它在技术上的不断创新是企业活力的保证。亚纳斯今年开始在沃尔玛部署最新的区块链技术项目,用于跟踪监控食品供应链。该项目包括食品可追溯计划,要求生产商使用区块链技术对产品进行追踪。沃尔玛计划给供应商一年的时间来确保该项目有效实施。
FDA意识到,这项新技术对于加强食品安全管控具有战略意义,于是聘请了亚纳斯。通过部署区块链技术,诸如产地等产品信息可以在整个供应链上进行实时查询和跟踪,使FDA应对和化解食品安全危机的能力大大增强。
德国:强化特殊群体饮食管理
德国近期在食品安全领域的新举措,是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监管。
德国营养学会对午餐的质量标准要求如下:每日要吃新鲜的蔬菜,每周最多吃两次肉,至少吃一次海鱼。德国食品营养部部长在调研时强调:学校的饭菜不一定要很贵。他敦促在全国范围内将营养学会的标准纳入所有学校的午餐标准。
目前,德国已经有约15%的儿童超重或肥胖,这一数字还在不断上升。一项调查显示,德国只有一半的小学生和约三分之一的中学生在学校吃饭。背后原因有很多:食物味道不好,价格太贵,午休时间太短,甚至有的学校不能提供校园餐。
如何促进青少年健康饮食?德国食品营养部提出解决方案:首先是吸引更多学生在学校吃午餐。比如投资一些自助餐厅,提供更便宜的食物。其次是强制要求学生在校用餐。有卫生专家呼吁,应该为所有儿童提供免费的学校餐。
德国现有200多项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和规定,从农药残留最高限量规定到消费者知情权规定,所有规定均服务于三个主要目标:一是保护健康,提供安全的食品;二是保护消费者不受欺骗;三是向公众提供实事求是的信息。
据德国《镜报》报道,作为欧洲乃至世界管控食品安全最得力的国家,德国仍有提升空间。强化像中小学生这样的特殊群体的饮食管理是努力的方向。
意大利:整治食品包装虚假宣传
据意大利《共和国报》报道,意大利政府要求全面整治“食品包装虚假宣传”,这是今年食品安全的工作重点。
意大利食品企业最常用的手段是在食品标签上注明“传统”“天然”或“手工”。但是如果仔细阅读食品的成分表就会发现,这些产品都是工业制品,而且所含的“天然成分”少之又少。一些看似健康的食品其实都含有色素和工业添加剂,跟所谓“手工生产”毫无关系。
另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了解到粗粮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于是,在超市的货架上,各种打着“高纤维”“全麦”等旗号的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自然会认为这些“全麦”产品比使用传统面粉的同类产品更健康。事实上,大部分标着“全麦”等词汇的产品都只含有极少量的全麦面粉。
意大利于今年5月开始实施新的规定:所有“全麦产品”必须100%使用全麦面粉制成,面包、饼干、麦片、意大利面等均在此列。据悉,这仅仅是打击“食品包装虚假宣传”的开始。意大利政府将弥补食品宣传领域的其他法律漏洞,以便让国民吃上更多“货真价实”的食品。
编辑:姚志刚 winter-y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