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须严防短视频侵权
2019-08-29
随着5G时代的到来,短视频的创作和传播将迎来新一轮爆发期。在对短视频行业发展前景保持乐观的同时,也应看到问题——5G飞快的传播速度,将使内容审核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如果不能对当前短视频的侵权问题进行有效遏制,这种现象或将随之增多。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新技术加速应用,短视频在资本加持下已经成为网络视听行业的流量担当。伴随着短视频市场规模的扩大,侵权行为也越来越多,这不仅打击了内容创作者的热情,也影响了行业发展的生态。
现实中,除了未经许可将他人制作的短视频作为广告投放等明目张胆的侵权行为以外,还有许多处于“灰色地带”的隐性侵权,如秒盗、长拆短、画中画、二次创作、微加工转发等,很容易让受众误以为是原创。
头条诉爱奇艺侵权系列案就是一个例证。尽管爱奇艺辩称,侵权视频为用户上传,却无法提供“上传用户”的信息。结果不言而喻,法院判令爱奇艺赔偿头条经济损失。
国家版权局强调,不得以“用户上传”為名,滥用“避风港”规则对他人作品进行侵权传播。但在实际操作中,“避风港”规则经常成为一些平台的挡箭牌。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列举了判断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构成应知的考虑因素。尽管如此,作出判断仍有一些难度。
推动短视频产业繁荣,遏制短视频侵权问题,需要监管与时俱进。
一方面,要完善法规制度。针对短视频侵权频发、执法难度大等问题,应进一步厘清法律边界,明晰判定标准,规范举报功能,方便原创者能更快捷地登记版权、举证维权,形成短视频版权保护的有效机制。另一方面,要强化短视频平台的主体责任。严格落实《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和《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加强对播出内容的审核,认真履行法定“通知—删除”义务,对侵权视频采取删除、暂停播放权限、列入“黑名单”、终止服务等必要措施。
同时,相关部门要进一步通过行政约谈、行政处罚、刑事打击等手段,有效整治短视频行业存在的侵权问题,倒逼相关企业和平台提高版权保护意识,加强内部版权制度建设,全面履行企业主体责任,确保短视频在合法合规的轨道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