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七十多盛世
2019-08-29顾伯冲
顾伯冲
一、开国七十有多盛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像西汉(前202—8)、东汉(25—220)、东晋(317—420)、北魏(386—534)、唐(618—907)、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辽(916—1125)、金(1115—1234)、明(1368—1644)、清(1644—1911)等都是延续了上百年的朝代。
那么,这些王朝在开国七十年时处于什么样的历史方位呢?
举例来说,西汉的开国七十年是在公元前132年,汉武帝刘彻在位,此时走过了整个朝代33%的历程;北魏是在公元456年,魏文成帝拓跋溶在位,此时走过了整个朝代47%的历程;唐朝是在公元688年,唐睿宗李旦在位,实际掌权者是武则天,此时走过了整个朝代24.1%的历程;北宋是在公元1030年,宋仁宗赵祯在位,此时走过了整个朝代41.7%的历程;明朝是在公元1438年,明英宗朱祁镇在位,太皇太后张氏辅政,贤臣“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主政,此时走过了整个朝代25.3%的历程;清朝是在公元1714年,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在位,此时走过了整个朝代26.2%的历程。
从上面的数据再结合史实来看,这些王朝在开国七十年时基本都处于如虹盛世之际,特别是西汉、唐代、明代、清代,当朝的历史进程处于25%至35%之间,就像电脑重装了系统,清除掉了之前所有的垃圾,而新的系统又充满活力,朝代更迭留下的创伤也渐渐平息,百姓的日子充满希望。
按照中国的代际算法,七十年也是过了三代。那时登上皇位的人基本没有参与先辈的开国征战。但是,他们的耳边时常有“创业艰苦百战多”的余音,有着“居安思危”的意识,有着庙堂之上的开阔视野,以及远大的志向和高尚的情趣,而这恰恰对施政有着巨大的积极意义。不得不说,在封建“家天下”的王朝里,治世或盛世出现的一个必要条件是遇到才能出众、自制力超群的英明君主,他们强硬中不失风度,铁血中不乏柔情,坚韧与执着并重,机智与幽默皆有。
回顾历史,上面提及的大多封建王朝在开国七十年之际,由于采取了一系列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战争给经济造成的创伤基本得到抚平,社会财富有了较大的积聚。也就是说,此时的社会环境比较安定,文化较为兴盛,人们在祥和的环境中生活。
比如西汉,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武帝刘彻,是王朝建立到国力鼎盛的时期。武帝时,南平两越、北伐匈奴、经营西域、通西南夷、东定朝鲜,建立了空前辽阔的疆域,奠定了中华版图的基础。
唐朝也是如此,在开国七十年之际,已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之一,声威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
二、风险意识不可少
必须承认,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军事风险和社会风险等在内的执政风险,也会围绕在这些王朝的周围。
历史上那些怀有抱负、冷静执着的英君明主在国家初定或者繁荣伊始时,仍能保持强烈的风险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始终在思考如何让天下百姓安居、让江山社稷巩固。比如,康熙平定三藩后对“盛世”二字并不感兴趣,当初群臣请上尊号,康熙明智地拒绝了。正是这种清醒,才有了一系列正确决策的出台,使得康雍乾盛世持续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
前面讲到的汉武帝的确是汉朝最有作为的皇帝。然而,在国家繁荣之后,他渐渐失去了风险意识,开始放纵享乐、荒诞迷信、穷兵黩武,造成社会经济乃至国力的大幅衰退。到了他执政的末期,社会开始出现动荡。幸亏武帝及时反省,调整政策,使西汉王朝得以在昭宣时代出现中兴。
纵观历史,一个王朝在开拓进取的过程中,统治者总是以强烈的底线思维,始终盯住风险,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在汉代文景之治、唐朝贞观之治中,较少有帝王和大臣放纵自己,而是以前朝为鉴,绷紧风险之弦。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一方面,风险和利益的大小是成正比的,不冒点风险,不遭些挫折,“新”字就创造不出来。另一方面,面对风险,如果不去正视,不去积极应对,恶果就会接踵而来。历史上那些使王朝保持兴盛不衰的君主,大多有冷静的头脑,并以辩证的眼光正视和应对风险。
三、兴亡盛衰岂无凭
历史事实证明,一个帝国的命运,一个王朝的兴衰,都不是朝夕间的事,而是多方面日积月累的结果,有其内在的原因。我们应该用辩证的观点去研究历史,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探讨王朝兴衰的过程,从而认识和把握王朝兴衰历史大剧背后的脉络和道理。
首先,从治国的战略思想看。治国理政的方式一种是刚性的,从理论上讲,就是依法治国;另一种是柔性的,就是以德治国。这两种方略并不是对立的,而应当根据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任务、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社会需求,适时进行调整。汉代初期在总结秦朝以“武功”“刑法”治國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文武并用”的治国方针,百姓摆脱了秦朝的苛政,得以休养生息,这使西汉初期的社会逐渐安定,经济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其次,从革新的着力点看。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改革的动因。上面提到的一些王朝,在开国七十年前后都进行了革新变法:汉武帝不仅攘夷拓土,而且将盐、铁、酒收归“国营”,实行“专卖”,史称“汉武盛世”;汉和帝刘肇将专权结党的外戚窦氏一网打尽,并实行宽刑薄赋的政策,使东汉国力走向鼎盛,史称“永元之隆”;武则天广开言路、扩大仕途、加强法制、布政维新,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史称她有“贞观遗风”,号称“武周之治”。这些改革对调节社会矛盾、释放社会活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也说明,历史阵痛最剧烈的时代,往往也是历史惰性最小的时代,此时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
再次,从土地管理的情况看。就本质而言,中国封建时代是一个农业社会,每个利益集团乃至个人财富的多少很大程度体现在土地的拥有量上。王朝初立之时,勋贵等特权阶级少,加之战争造成人口流失严重,所以基本上可以做到“耕者有其田”。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兼并越来越激烈,贫富分化日益严重,这些都导致了既得利益阶层的出现和壮大,而拥有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少,于是出现了“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的现象。明朝开国之初,太祖朱元璋对兼并土地的豪强地主不手软。但到了中晚期,自上而下的土地兼并狂潮使全国90%以上的土地集中在大大小小的地主手中,而90%以上的人口沦为佃农和一无所有的流民。面对如此巨大的贫富差距,统治阶级由于自身的局限,无力纠正错误,亦无措施缓和矛盾。这样,农民起义就爆发了,它成为一个帝国覆灭的开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土地兼并”是每一个王朝的最大敌人,也可以说是历朝历代灭亡的根本原因。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难题,要使王朝永续,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第四,从科举制度的作用看。“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此后不断完善,成为国家选举人才的重要制度。先秦时期的世卿世禄制、秦汉时期的察举征召制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等选官制度,都是在少数贵族中选人,平民子弟很难入仕。科举制度的创立,使大量布衣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走上做官的道路,加入到社会上层中。他们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完美主义的追求,不断对封建制度进行修补、加固和完善,使得国家机器能够正常运转,并且平衡了社会上层和下层百姓之间的利益和矛盾。科举制度由此成为“支持官僚政治高度发展的第二大杠杆”。反观元朝,从一开始就没有真正实行科举制度,一直到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才开始恢复科举,在实行过程中还有地域、民族限制。将尖端的人才排斥在外,试想这个王朝能长久吗?
最后,从处理文治与武功的关系看。历朝历代,没有武功,哪有文治?没有武备,再繁荣的经济,再灿烂的文化也难以保住。以汉、唐与两宋为例,汉、唐的文治就是建立在武功基础之上的,而宋代的军人社会地位不高,很多士兵都是脸上刺字后被发配充军的罪犯。“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这句俗语就是宋时流行起来的。在这种社会氛围中,习文之风日盛,而尚武之风日衰,导致了当时社会上杰出的文人很多,而杰出的军人很少,名将更是凤毛麟角。由于缺乏军事战略人才,军事思想、战略战术就很难得到提高,宋金战争中,连宋朝的皇帝都被金兵掳去,留下了千古笑柄。可见,武功与文治是一个孪生体,两者都应该受到重视。一个王朝、一个民族要生存发展下去,必须有强大的国防力量作为后盾,还要有不畏强敌、勇于战斗的决心和勇气,否则国家的经济和文化便无从保障,政权更是难以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