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莞“智慧课堂”指向下的地理教学实践

2019-08-29于津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东莞东北地区智慧课堂

于津

一、“慧教育”:由“高效课堂”到“智慧课堂”的提升路径

“慧教育”是“十三五”时期东莞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立足东莞本土的教育思想方法体系,以“让每一位学生受到最适合的教育”为核心理念,以智能、融通、创新、共享等为主要特征,以智慧校园、智慧德育、智慧管理、智慧课堂、智慧评价等为重要内容,以引领学生智慧成长、促进教师生成教育智慧,努力实现智慧育人、育智慧人。

为深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慧教育”提出最大限度激发教学智慧和学习智慧,以东莞“高效课堂工程”为基础,通过建设教育现代化“慧”环境、打造教育信息化“慧”平台、整合教育融合化“慧”资源、深化教育实践化“慧”应用,最终打造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学习质量为主要导向的“智慧课堂”(如下图1)。

二、“慧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慧教育”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了教学优化、效率提升的切口。在自身教学实践中,结合高中地理学科特点及学生知能发展特点,笔者尝试以“慧教育”理念改造传统课堂教学,做法概述如下:

(1)在和谐共融的课堂环境中融合形成现代化、信息化教学环境。

(2)在传统的师生研学、交流平台中加入信息搜集处理平台、评价反馈平台。

(3)在常规课堂教学、教材资源基础上,整合社会生产、生活素材资源,处理、增减、优化、融合、共享资源。

(4)在课堂知识现有应用(考试考查、知识模式实践应用)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应用所学、实践所学,做到“知行合一”(见下图2)。

三、“慧教育”的课例应用——以《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例

1.问题的发现 《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高中地理必修三课程中的重要知识探究点。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而编写的教材(人教版、中图版、鲁教版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都出现了问题:知识点设置不合理;详略侧重与课标要求有一定偏差;部分知识观点不适应社会发展。在历年的课程组织教学实践中,深感教材局限性对学生学习探究的影响,笔者在参考东北最新发展背景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各种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加工改造”,使本知识点的教学更契合社会发展趋势,更适合学生地理学习、终身发展的需要。

2.思考解决方案 本活动的解决方案分三个层次(步骤)展开:

(1)课前准备与加工。以《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课程教学要求为基本出发点。参考各版本教材,并通过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网络、媒体、报刊、各种辅助软件等),对教学知识进行“加工改造”。形成适合学生学情、适应社会发展的教学知识内容结构。

(2)探究学习过程。以信息技术媒体工具为媒介,开展学习活动。具体为:通过航拍东北资料嵌入,使学习者对东北地区建立初步印象;通过多媒体展示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现状水平、特点;学习开始后,查阅网络信息、统计资料、新闻报刊等数据资料,提炼东北地区农业出现的问题;后期可持续发展策略归纳总结阶段,通过学习组探究、网络(微课掌上通、微信群、朋友圈)探究,提炼具体的发展措施。

(3)学习总结、反馈。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完成:①通过问卷星等信息化工具,收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学习拓展兴趣分布情况,做到了解学情,弥补差异,有的放矢;②微信(微信群、朋友圈)、家校通学习群答疑解惑(师生参与、生生互助),做到巩固提高;③其它类似地区可持续发展对策能力检测(如东莞荔枝产业发展),做到学以致用。

3.行动实施 本活动分三个步骤实施:

步骤一:资料搜集与整理(含参考资料来源)

(1)东北农业发展成就:东北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网站资料等)

(2)东北的位置、范围(地形区)(航拍中国纪录片、三个版本教材素材)

(3)东北的农业分布(教材内容、东北近三年统计资料)

(4)东北的农业发展出现的问题探究(黑龙江北大荒集团发展公报、网络新闻报刊、教材)

(5)可持续发展对策探究(小组探究、网络探究)

(6)信息技术媒介选择(googleearth、网络查询、音视频搜集及编辑工具、多媒体教室)

(7)信息交流平台建立(微信群、微课掌上通学习群)

步骤二:探究实施过程

(1)东北农业发展特点、成就:东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参考来源: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如图3)

东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商品农业区,农产品量大质优。在结合教材对东北农业介绍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新近颁布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可一窥东北农业概况及成就。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特性本质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并保护的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是一个国家地理、文化和传统工艺的结晶,是优质品质的代表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物产独特,农产品具有较高的质量、声誉。其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涉及农、林、牧、副、水产等各方面。东北地区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种类、数量位居中国各区前列。

(2)东北的位置、范围(地形区)、农业分布及特点

东北地区地理环境认知部分:利用谷歌地球技术平台来对进行直观概括认识(地形、植被、交通、人口、城市等);(如图4)

东北地区农业分布及地位部分:结合纪录片《航拍中国》、教材资料、网络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如图5)

(3)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部分:以教材内容为出发点,参考东北农业的最新发展问题,针对性制定相应措施。(见下表)

序号农业生产部门 分布 地位评价 问题(简) 具体对策(简)宏观政策a 农 平原 最大商品粮基地土壤肥力、市场竞争力下降 养、推b 林 山地 最大天然林区 减少 退、育c 牧 西部高原 优质 草场退化 退、控d 渔 海、河、湖 名贵水产地 污染 防、治e 沼泽(荒地) 三江平原 广阔 萎缩 保、退调结构产业化推技术强基建保环境

(4)规律总结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般对策

在结合之前东北案例,师生研讨,得出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具体如下:

经济对策:

①调整农业结构。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及加工业

②推进农业产业化。(农畜产品加工业带动农业、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就业

环境对策:

③改善生态环境。大力植树造林、营造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退田还湖,防治染污、改良土壤

④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等现代农业,专业化生产。(特殊:节水农业,旅游农业,立体农业)

⑤保护耕地,肥力恢复

农技对策:

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田水利、电力、交通)

⑦大力发展农业技术(或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水利工程、灌溉技术、生物工程、培育良种)

(5)知识迁移应用:以学生生活地的东莞荔枝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

东莞种植荔枝历史悠久,品种丰富。但近年荔枝的产业发展却遇到了问题:

①美味的东莞荔枝因为要新鲜才好吃,东莞荔枝只局限在本地以及周边地区销售,很难打开外地市场。

②直到现在,东莞荔枝都是果农自己分散生产,没有形成规模。

③近几年,由于市场低迷和价格下跌,丰收之年经常出现产品滞销问题,销售价格明显下降。V结合今天学习的知识提出你对东莞荔枝产业发展的建议:

参考结论:a大力发展农业技术——保鲜

b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交通

c推进农业产业化——与企业合作

d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与休闲旅游结合

(6)拓展思考探究交流(家校通学习群知识拓展):师生共同探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①东北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的原因?

②东北三江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如图6)

步骤三:总结、反馈(微信群、微课掌上通学习群等)(如图7)

四、结论与反思

通过本探究活动的具体学习,在充分学习掌握东北地区农业现状、问题、对策等知识后,提炼出研究区域农业发展的一般方法,即先探究区位发展条件(自然、社会经济),搜集研究资料归纳其发展特点及布局,进而提炼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实践探究今后的发展方向(可持续发展)。使学习者在掌握具体理论方法的同时,利用学习的理论知识来指导具体实践。

本节课堂教学实践的价值:通过创新灵活应用“慧教育”理念,构建充满人文地理特色化、信息化环境;利用已有成熟、合适的交流反馈平台;融合、优化素材资源;自主、合理实践应用。“慧教育”的实践应用探索,使课堂知识及教学过程更契合社会发展,极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东莞智慧课堂的创建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东莞东北地区智慧课堂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东莞固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东莞可园琴事
东莞长联
浅谈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探究数学奥秘,创生智慧课堂
东北地区2016年第三季度ML≥3.0级地震目录
Brand Value: Excavating and Management of Tourism in the Rural and Village Re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