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秋言二式
——浅谈作品“秋韵”的主题塑造

2019-08-29朱正华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年7期
关键词:秋韵形体紫砂壶

朱正华

紫砂壶艺是集实用与欣赏,材质与审美的中华民族手工艺品,其制作的方法和过程充满了东方世界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紫砂壶最大的特点在于他伴随着时代的衍变而逐渐变好,不断的在传统中寻求创新,既是传统的延续,又有新颖的内涵,对紫砂壶艺术的思考,在当代进入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时期,用文字记述来总结经验,将成为新时代紫砂壶艺设计创作的基本理念,本文即通过紫砂作品“秋韵”的塑造,来谈一谈紫砂壶中的主题塑造。

紫砂壶的魅力很多人都觉得来自于制作紫砂壶所使用的特殊泥料,作为一种宜兴独有的自然资源,固然能够引起一定的关注,但作为一门能够流传下去的艺术,单单有材质的特殊是不够的,还需要具有居于材质之上的本源的推动力,那就是紫砂壶的形神意态。这些才是紫砂壶产生艺术吸引力的根本,而表现形神意态,就必须塑造出一个创作的主题。

紫砂壶作品的主题取材十分多样,可以说我们所见所想都课可入壶,在过去就有一则有关于茶壶与仙人的传说故事,古代的人由于战争和其他种种的苦难,十分向往拥有一个世外桃源,而传说中有一位仙人手中有一把茶壶,在这把茶壶当中就有一个世界,能够进入壶中天地的人就可以安居乐业。这个故事通俗的含义,映射出了人们追求美好平静生活的普遍情怀,而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这个故事则有着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制作一把紫砂壶,实际上就是在营造一个世界。

《秋韵二式》

在传统文化中,自古就有“一叶知秋”的说法,简单来说,就是当人们看到枯黄的落叶就会联想到秋天的到来。事实上紫砂花货的创作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艺术加工后的“一叶知秋”。作品“秋韵”就是通过两个不同的角度,共同塑造了一个我们认知中的,纯粹的秋之世界。在这两把壶上,我们可以看到它们都有着秀丽清雅的外形,传统光素器的素净质朴,泥料的质感极佳,两件作品各自搭配了一些简洁的贴塑来进行壶身的装饰,从两个不同的视角,营造出了同一种秋天的味道。

秋日有黄花,这是秋风中一抹靓丽的色彩,也是凛冬之前最后的生动,在作品“秋韵”的塑造中,贴塑的花朵在秋风中倾倒,但仍然坚强的不肯凋落,过桥壶钮犹如强风压下的枝条,平实的壶盖,饱满的壶身,正是秋天旷野中随处可见的景色;而在另一边,树上的果实正安静的垂落,不时的落下一片树叶,高旷的天空下,收获的季节正在向人们招手。这两把壶分别描绘了秋天的一景,以不同的形态装饰语言描述了同样的情感主题,通过形体和装饰的巧妙搭配,塑造出了一个宽广无比的秋的世界,在这个空间当中,自然而然的会让人联想出秋天所拥有的一切,在这种旷达的形体语言下,人的心情也会随之放飞,情感的宣泄伴随着秋天韵律共同飞向远方。

两把壶的造型都非常的简约流畅,体现出一半理解下的对秋天的理解,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紫砂壶本身就融入成为了秋天的一部分,精细的制作工艺,以及装饰手法,犹如绘画中的点睛一笔,在秉承紫砂壶古朴、雅致的传统气质形态的基础上,用最简洁的装饰描绘出了动人的景色。在这件作品上,秋是一个众多概念的集合,它有着成熟和丰硕的一面,也有着萧瑟和寂寞的一面,两种情绪的感受都敏感而强烈,并时时纠缠在一起,表现出一种艺术性的模糊,让作品成为了人们内心情感的一面镜子,通过对秋这个主题的引导,衍生出种种不同的想象。这样的主题创作方式,增添了作品的耐看性,也提升了艺术境界和自身的吸引力。

通过这件作品,我们可以很直观的理解,简单的形体未必不能塑造出深刻的主题,通过对形体以及装饰的相互配合,可以用最少的工艺步骤,创造出最简洁的艺术语言。而除此之外,在以我们的文化为背景的前提下,还有许许多多的主题等待着当下时代的紫砂创作者去发掘,去开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实践也是艺术创作不断前行的动力,只有通过不断的事件,才能体悟到紫砂艺术创作本源的魅力,才能塑造出具有精致内涵的紫砂创作主题。

猜你喜欢

秋韵形体紫砂壶
秋韵
浅谈形体训练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
《秋韵》
南湖秋韵
秋韵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基础版几何形体变化在服装创意立裁中的应用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