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背景下贵州省农产品营销渠道模式创新研究*
2019-08-29□赵玥
□ 赵 玥
(贵州大学 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1 引言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不仅关系到国民的生计,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但是长久以来,农产品依旧靠传统的分销渠道进行销售,营销模式较之而言落后,发展较慢。数字经济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经济模式已经跃居为我国经济建设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紧紧把握数字就经济革命为农业发展所带来的机遇,推动其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贵州省因其复杂的地理外部环境以及生态气候环境得以拥有难以匹敌的农产品资源,但是却由于营销模式的落伍以及销售渠道的单一,让许多优良农产品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市场价值。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借助“互联网+”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及平台为贵州省农产品营销渠道创造了新的发展模式,帮助农产品拓宽营销渠道,提升农产品流通的效率和效益。那么,贵州省农产品营销渠道建设中面临哪些制约因素?如何利用“互联网+”打破制约进行渠道创新?笔者将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一一分析,并针对性提出建议。
2 贵州省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发展的制约因素
2.1 农产品产业化化程度低
目前看来贵州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多规模小、科技水平落伍,创新能力以及市场开发能力较弱;其次,由于最近几年来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约束,致使无法确保其生产的产品的质量,既阻碍了加工企业规模的扩大,亦侵害了其在市场上的名誉,降低网上成功交易的概率。
2.2 品牌意识薄弱
贵州农产品品牌建设依旧处于粗放式管理中。第一,是因为农户以及当局欠缺品牌意识,农产品缺少专业且系统的品牌文化提炼以及包装,难以提升其商品价值;第二,品牌定位不够到位,一些特色农产品所针对的消费群体并未恰当划分出来,因此加重了培育贵州农产品品牌的困难程度。当前多数门户网站上提及的贵州农产品没有代表性,规模效应还未形成,集群效果亦不显著,欠缺品牌影响力度。
2.3 电商人才紧缺
人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而人才紧缺直接制约了贵州省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建设。贵州省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大部分停留在中低等文化程度,并且小学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所占比例依旧偏高,少量大专以上人才难以满足电子商务对于人才的要求。就当前情况来看,贵州省的电商人才非常短缺,人才短板日益凸显,农民缺乏借助网络的能力,而且大专及以上的电商人才极少有意愿来农村服务,导致如今农村电商人才十分缺乏的局面。
2.4 营销渠道不畅通
由于外在条件的约束,贵州省大部分农民还保持着一种传统的心态,我们称之为“坐商”,他们既担忧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又对网络的力量提出质疑,对于传统的我交钱你交货的交易模式却奉为信条。但信任网络力量的部分农民又因其缺乏相应的知识技能而只能退至门外观望。再加上贵州省广大农村物流交通的不便利,其运输成本很高,故而,当前难以找到适合于贵州省的农产品营销渠道,大多还是农民在菜市场上售卖或者等人上门收购。
2.5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一是对农村信息化设施基础建设了解程度欠缺。各方当地相关部门没有积极的去推荐该项目的建设,只是把其当做是对上级所要求工作的被动回应,没有把它归入各地方经济建设的领域中,亦没有投入相关资金以及人员,没有给予相应的支持。
二是整体建设水平不高。农村地幅开阔、地理环境复杂以及物流交通不方便,信息化建设还没有走上正轨。而且因为缺乏资金以及人才,农村互联网普及程度不如城镇,并且之间的差距逐渐加大。
3 数字经济背景下贵州省农产品营销渠道模式创新研究
3.1 数字经济背景下贵州省农产品营销渠道模式创新的构建
本文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以整合营销理念为指导,以打造贵州农产品品牌为目标,整合多种营销方式,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品牌化农产品的营销模式。
图1 数字经济背景下贵州省农产品营销模式
3.2 数字经济背景下贵州省农产品营销渠道模式创新的建议
3.2.1 提高农产品标准化程度,奠定渠道创新基础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前提是建设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应充分发挥当地政府的作用,有秩序有力量地推促农产品标准化体系以及完善,按照质量对农产品实行分级,就是按照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作为基准,把质量不同的农产品分级归类,确保在物流运输过程中的农产品的质量,要保证包装保鲜技术推广的同时,能够获取高效益。
3.2.2 运用大数据细分市场,巩固渠道创新基础
数字经济时代,计算机技术使得大面积处理个人信息不再是空谈,企业能够利用网络上的各种统计数据,细分访问群体,掌握消费者需求,使用B2C2B模式,开辟精准农产品市场,放在首位便是精准定位目标群体,以目标群体的购买动机、行为以及需求特征作为依据,针对性的提供相关产品及服务,开辟精准的农产品市场。然后,便是使商户资源聚集扩大,打造商户-消费群体-商户之间的彼此受惠的良好关系和销售模式。
3.2.3 重视品牌建设,强化渠道创新基础
贵州省在发展农业时,应需把贵州省地方农业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坚持走“独特、品质、友好生态”的精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道路,打造标杆性农产品品牌,借助品牌的无形价值,增补产量和规模上的缺陷。与此同一时间,在发展产业进程中,应按照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选择品种类型,将生产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综合起来思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2.4 培养电商优秀人才,提高渠道创新能力
应整合当地相关部门、农业企业、高校的力量对有关人才进行培训,当地相关部门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以及给予资金方面的支持,企业为高校学子打造实战平台,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学习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依据,因需施教,大胆创新,同时选拔出具有优秀综合素质的人才提供给企业,且高校可以与企业签订培养人才的合同,企业可以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践学习以及就业岗位。
3.2.5 整合多种营销手段,构建渠道创新形式
在消费者生活方式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发展的今天,线上+线下这种模式是未来商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贵州省农产品因其自身拥有许多体验元素,消费者在首次购买时可以去实体店,通过感官建立出对贵州省农产品的总体认知。本文所打造的互联网+视域下贵州省农产品的营销模式,着重线上商城+线下实体店的营销模式。线下与线上彼此相连,消费者能够有更多的选择。
3.2.6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渠道创新能力
打造多元化农村信息化设施基础建设引入机制。政府主导,从多个渠道筹备资金。第一,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强化对公益性、基础性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引导、奖励、贴息等。第二,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对市场准入条件不要太苛刻,发展多元投资。再次,强化网络平台建设,支持建立大型专业的农产品电商平台,以与电子商务配套,促进网络信息服务在贵州省的各市场、企业以及组织中延伸,引领农户从不同层次及渠道参与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