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年温州地区甘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2019-08-28王令俐刘永安金微微朱建军陈功楷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主茎株型甘薯

王令俐,刘永安,金微微,朱建军,陈功楷*

(1.浙南作物育种重点实验室温, 浙江 温州 325006; 2.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温州 325006)

甘薯(Ipomoeabatatas(L.) Lam.)起源于美洲,为旋花科植物,具有适应性强,耐瘠薄,产量高等特点,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工业原料和新型生物能源作物[1]。其块根含有丰富的淀粉、维生素、胡萝卜素、膳食纤维、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具有很好的保健和药用功能[2]。同时,其茎尖和叶片的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钙和铁含量又高于块根,可作为蔬菜食用,具有抗氧化、防癌抗癌等保健作用,素有“蔬菜皇后”之称[3-4]。温州地区甘薯种植历史悠久,曾经是浙江省甘薯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多的地区。在1952—1980年,年均种植面积保持在近5.3万hm2左右[5]。随着改革开放温州经济快速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温州甘薯种植面积大幅下降。最近几年,温州地区甘薯年种植面积保持在2万hm2左右[6]。目前,温州地区原有甘薯品种混杂退化严重,甘薯茎腐病等病害为害严重[7-8],这严重制约了温州甘薯产业的发展。为此,我们积极引进多个甘薯新品种,并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温州地区栽培的甘薯新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在永嘉县鹤盛镇梅坦村进行,土质为壤土,土地平整,排灌方便,肥力中等,前茬为水稻。供试甘薯有新品种心玉、浙薯33、浙薯38、WS051、金16-22、D17-7和AD2025,以及浙薯13等共8个。

1.2 处理设计

试验以品种为处理,以浙薯13为对照。小区面积20 m2,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试验田四周设保护行。各品种于6月14日扦插,667 m2密度3 500株,栽培措施同当地大田,于10月22日收获。

1.3 数据记载

在10月初记载各品种株型、分枝数、主茎长、主茎颜色、叶色、叶形、开花习性等植物学性状,在收获时记载小区产量、田间发病情况,并随机取5株调查其结薯性状。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物学性状

由表1可知,心玉、浙薯33、浙薯38、WS051、金16-22和D17-7的株型为匍匐型,AD2025和对照浙薯13的株型为半直立型。分枝数浙薯38最多,为4.60个,金16-22最少,为1.75个;主茎长度D17-7最长,为2.35 m,浙薯38最短,为1.29 m;说明浙薯38的分枝多且株形紧凑。主茎颜色心玉、浙薯33、金16-22、AD2025为紫色,而浙薯38、WS051、D17-7和浙薯13为绿色。各供试品种叶色均为绿色,叶形除金16-22为深缺刻和AD2025为缺刻外,其余品种均为心形。心玉、浙薯38和D17-7这3个品种不开花,其余5个品种均开花。

表1 不同甘薯品种植物学性状表现

2.2 农艺性状

由表2可知,浙薯38和WS051这2个品种在温州地区发病较轻;大薯(>250 g)数量和重量浙薯38分别为6.0个和2.02 kg,WS051分别为5.3个和2.10 kg,说明浙薯38和WS051抗病性较强,薯块商品性好。

2.3 产量

由表2可知,667 m2产量浙薯38和WS051位居前2位,分别为2 139和1 867 kg,分别比对照浙薯13增产39.8%和22.1%。

表2 不同甘薯品种产量与农艺性状表现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浙薯 38 和 WS051 在温州地区综合性状较好,具有抗病性强,产量高,薯块商品性好等优点。因此,这 2 个甘薯新品种在温州地区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猜你喜欢

主茎株型甘薯
不同来源小麦品种主要产量性状的比较分析
金荞麦收集系株型相关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Bna-novel-miR36421调节拟南芥株型和花器官发育的功能验证
甘薯种植技术及实施要点分析
甘蓝型油菜双主茎YD 4899的选育及表型性状比较分析
益生菌发酵甘薯汁的工艺优化
种植密度对烟草主茎中化学成分运输与储存的影响
多管齐下 防好甘薯黑斑病
多肉植物侧芽怎么处理
玉米株型和幅宽对套作大豆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