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疗效及黄疸指数的影响

2019-08-28黎月银梁玉云区凤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5期
关键词:黄疸胆红素次数

黎月银 梁玉云 区凤玲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出现血清胆红素水平增高, 临床表现为黏膜、皮肤等部位黄染, 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受损, 对新生儿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对于新生儿黄疸, 临床主要采用安全、有效的方法进行早期治疗, 但治疗期间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1,2]。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整体性的护理方法, 可以辅助提高治疗效果, 为黄疸新生儿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本次研究旨在进一步评估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疗效及黄疸指数的影响,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治疗的100例黄疸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3,4]:①均诊断为新生儿黄疸, 且排除生理性黄疸;②新生儿无先天性肝、肾、心脑血管系统疾病;③新生儿阿氏(Apgar)评分均>8分。将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0例。观察组新生儿中男27例, 女23例;日龄2~15 d, 平均日龄(9.23±2.44)d;出生时体重2.56~3.86 kg, 平均体重(3.05±0.45)kg;平均血清胆红素水平(252.13±15.46)μmol/L。对照组新生儿中男26例, 女24例;日龄3~15 d, 平均日龄(9.25±2.09)d;出生时体重2.54~3.87 kg, 平均体重(3.08±0.41)kg;平均血清胆红素水平(252.44±15.29)μmol/L。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新生儿均进行蓝光照射治疗,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包括早期接触、母乳喂养、按需哺乳等, 给予新生儿对症治疗。同时, 对新生儿进行病情监测及护理,护理人员对新生儿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监测,包括新生儿体温、脉搏、神志及呼吸情况, 并仔细询问家长出现黄疸的时间、症状表现等, 并对治疗后新生儿黄疸的消退情况进行准确记录。治疗期间, 给予新生儿治疗护理, 新生儿黄疸多采用蓝光照射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要用眼罩将新生儿的眼部遮盖, 让其适应黑暗的治疗环境, 温度调节至30~32℃。除蓝光照射外, 新生儿还需接受口服药物治疗, 在口服用药过程中, 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控制用药的浓度和剂量,并根据新生儿实际情况调节给药速度。若新生儿出现呕吐症状, 则需要立即对其进行叩背, 清理口中和呼吸道中的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方法:①治疗期间护理:蓝光照射是临床常用治疗新生儿黄疸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 需要对新生儿进行针对性护理。不仅需要用眼罩遮盖新生儿的眼部, 调节温度, 同时还需要与新生儿进行情感和安全感的交流, 让其感受到舒适和安全, 减轻新生儿的躁动。②使用袪黄中药为新生儿进行泡澡,1次/d, 15 min/次。泡澡后, 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对新生儿进行抚触及捏脊, 1次/d, 15 min/次。并且着重进行腹部按摩, 促进大便的排出及黄疸的消退。③对新生儿家长进行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向新生儿家长介绍关于新生儿黄疸的相关知识, 让家长对疾病产生正确认知, 获得家长的信任与配合。并且, 护理人员要耐心地开导新生儿家长, 向其说明治疗和护理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鼓励家长要多探视、拥抱新生儿, 采取母乳喂养, 增进新生儿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同时, 叮嘱家长要对新生儿的精神状态、皮肤颜色和精神状态进行密切观察, 配合医生和护理人员完成治疗及护理工作。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新生儿临床疗效、治疗后第1、3、7天黄疸指数、平均24 h排便次数及黄疸消退时间。疗效判定标准[5]:新生儿黄疸完全消退, 且血清胆红素水平恢复正常, 判定为显效;新生儿黄疸有所减轻,血清胆红素水平有所降低, 判定为有效;新生儿治疗后黄疸症状无明显变化, 且血清胆红素水平无明显变化, 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使用日本经皮美能达JM-103经皮黄疸测量仪对两组新生儿治疗后第1、3、7天黄疸指数进行测定, 取平均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8.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新生儿治疗后第1、3、7天黄疸指数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治疗后第1、3、7天黄疸指数分别为(6.02±1.23)、(8.39±1.25)、(9.11±1.56)mg/dl;对照组新生儿治疗后第1、3、7天黄疸指数分别为(6.78±1.05)、(8.95±1.23)、(13.28±1.47)mg/dl。观察组新生儿治疗后第1、3、7天黄疸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新生儿平均24 h排便次数、黄疸消退时间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平均24 h排便次数、黄疸消退时间分别为(1.05±0.23)次、(2.85±0.17)d;对照组新生儿平均24 h排便次数、黄疸消退时间分别为(2.86±0.21)次、(4.78±0.22)d。观察组新生儿平均24 h排便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新生儿临床疗效比较[n(%), %]

表2 两组新生儿治疗后第1、3、7天黄疸指数比较(±s, mg/dl)

表2 两组新生儿治疗后第1、3、7天黄疸指数比较(±s, mg/dl)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第1天 第3天 第7天观察组 5 0 6.0 2±1.2 3 a 8.3 9±1.2 5 a 9.1 1±1.5 6 a对照组 5 0 6.7 8±1.0 5 8.9 5±1.2 3 1 3.2 8±1.4 7 t 3.3 2 3 2.2 5 8 1 3.7 5 6 P 0.0 0 1 0.0 2 6 0.0 0 0

表3 两组新生儿平均24 h排便次数、黄疸消退时间比较(±s)

表3 两组新生儿平均24 h排便次数、黄疸消退时间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平均24 h排便次数(次) 黄疸消退时间(d)观察组 50 1.05±0.23a 2.85±0.17a对照组 50 2.86±0.21 4.78±0.22 t 41.094 49.085 P 0.000 0.000

3 讨论

临床新生儿黄疸是常见病及多发病, 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临床表现差异性大, 故治疗过程中需要对黄疸新生儿病症的变化情况进行早期监测, 为新生儿提供综合性的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更具备综合性和完整性的护理方法, 此护理方法体现了护理工作的全面性,旨在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高临床疗效, 改善新生儿的临床症状[6-9]。本院对黄疸新生儿提供的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包括治疗的辅助护理, 同时也包括对新生儿家长的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 旨在通过此种全面护理方式, 获得新生儿家长的理解与配合, 从而辅助提高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中, 对照组新生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新生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显示, 观察组新生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8.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治疗后第1、3、7天黄疸指数分别为 (6.02±1.23)、(8.39±1.25)、(9.11±1.56)mg/dl;对照组新生儿治疗后第1、3、7天黄疸指数分别为(6.78±1.05)、(8.95±1.23)、(13.28±1.47)mg/dl。观察组新生儿治疗后第1、3、7天黄疸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平均24 h排便次数、黄疸消退时间分别为(1.05±0.23)次、(2.85±0.17)d;对照组新生儿平均24 h排便次数、黄疸消退时间分别为(2.86±0.21)次、(4.78±0.22)d。观察组新生儿平均24 h排便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说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新生儿的治疗效果更高, 更有利于新生儿症状的早期缓解。与以往报道结果存在较大相似性[10],说明本次研究结果具有科学性、可信性, 再次体现了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 新生儿黄疸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 可以辅助提高治疗效果, 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 缩短黄疸消退时间,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黄疸胆红素次数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怎样看待升高的胆红素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向你普及新生儿黄疸相关知识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俄罗斯是全球阅兵次数最多的国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