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地区浅栽、抬高种植法对提高乔木成活率的调查和讨论

2019-08-27樊祥强

装饰装修天地 2019年19期
关键词:成活率

樊祥强

摘    要:上海地区雨水充沛、地下水位高,浅栽或抬高种植法对提高多数乔木的成活率以及以后生长势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些特大规格的乔木,包括古树名木,尤为如此。深栽对绝大多数乔木的成活均有负面影响,轻则成活而不长,呈为僵苗,重则死亡。本文就浅栽、抬高种植法,以及深栽正反的案例作了调研,并就浅栽、抬高种植的尺度与乔木规格类别的关系,以及土壤三相比的關系,分别做了论述。

关键词:上海地区;浅栽、抬高种植法;成活率

1  前言

众所周知,无论是何种乔木,其成活率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如乔木自身的质量、土球的规格、包扎紧实度、种植穴规格、种植深浅度、叶片保留程度以及水分的管理水平等其中任何一个关键点的缺失,均为导致定植的失败,乔木的死亡。

本文何意将乔木的浅栽、抬高种植作为议题来讨论?是因为由于深栽造成苗木死亡的现象太普遍了,直到迄今为止一些施工单位尚未对此引起高度重视。另一方面,由于大规格乔木定植需要机械作业,乔、灌、草多次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反季节种植等客观原因,为乔木的深栽种植增加了几率,也即乔木往往被动深栽了。深栽在反季节操作(盛夏或冬前)会加剧降低乔木逆境因子的逆抵抗能力,这为许多实例所证实。尽管有些乔木品种,不拘泥种植的深浅度,如柳、杨,但浅栽的成活率和以后生长势要远优于深栽的,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江南农颜指出,即便是蔬菜也要浅栽方能发(长势好),就是这个道理。浅栽或抬高种植法对提高乔木成活率和成活以后生长势绝对是行之有效的,且投入成本低廉、可操作性强,值得同行借鉴。

2  材料和方法

2.1  调查树种

香樟、榉树、朴树、雪松、广玉兰、桂花、银杏。

2.2   调查地址

上海地区及上海周边地区。

2.3   成活率

一次性种植中,成活乔木占总量的百分比。

2.4  调查时间

2011年~2018年。

3  调查结果

3.1  抬高种植法与特大规格乔木定植成活率的关系

所谓特大规格的乔木,本文是指胸径≧40cm,包括古树名木这些特大型规格苗木除掉泥球特大、包扎特制,并备有喷雾设施为定植成活重要条件外,抬高种植法是确保成活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且种植穴底务必垫有一定厚度的块石,通常在30-50cm。特大规格乔木,土球连同地上部分的总重量往往可远超1吨,无疑将产生自然沉降。为此在定植是土球高度的1/3-1/2应露地表的。随着定根水浇灌和时间的推移,最终土球(沉降到位)大约≧15-20cm露出地表。

上世纪90年代,陆家嘴中心绿地的香樟的规格多在40-45公分,定植时均采用了抬高种植法,绝大部分香樟均取得了定植成活的业绩。唯有1株由于沉降过度导致原泥球表面低于表土10cm,形成了实际上的深栽现象,植株迟迟不开叶,后在有关专家指导下,作了抢救(展览馆一例)最终也成活了。换句话,该地块特大规格采用香樟抬高定植法的香樟获得了100%的成活率。

1996年7月随机抽样18株;1996年5月前后定植,苗源江苏苏州,种植深度为土球高度1/3露出地表。

用同样的抬高种植原理,世博民居项目中胸径80cm的香樟和胸径为75余公分万年桂花。即使在反季节时移栽,均获得移栽成活成功。

3.2  浅栽或抬高定植法对一些忌湿(涝)的品种,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回顾雪松在上海种植历史,就会十分明白,雪松经抬高种植,方可保证其成活。在种植地块,只须挖一浅浅的种植穴,然后踩雪松土球置於其上,再对土球原土,并加强对植株的固定、绑扎和浇水等措施,便可确保其成活。即便是在高出地表的斜坡立地条件,也应用抬高种植法。

广玉兰、白玉兰等肉质松类大小乔木,对透气要求极高,若不采用浅栽或适度抬高种植法,则成活率将受到严重影响。实践表明:这类品种种植深度(沉降到位)。土球面应高出地表8cm~10cm,这个尺寸包括底部已垫有块石在内。土球周边应拥有疏松土或人工介质等附加条件,方能确保它们的成活率(见表1)。

3.3  常用乔木和常用规格乔木种植的深浅度

上海地区所谓常用乔木的品种常绿树种:香樟、女贞、广玉兰、香泡、桂花、杨梅;落叶乔木:榉树、朴树、银杏、栾树、乌桕、樱花、海棠、红叶李。常用大乔的规格多半在18cm~22cm之间。小乔木常用规格地径8cm~12cm。大乔木栽植深度为土球面高出地10cm~15cm,沉降到位以后,到土球面仍露出地5cm~8cm;而小乔浅栽深度,其土球之面高出地表5cm~8cm,沉降到位,球面露出地表3cm~5cm。上述乔木种植深浅度的把握是一常规的做法,而一些特殊的立地条件倒另作别论了。

3.4  同一地块,乔、灌、小苗多次种植等至小乔木被深埋现象的调查

在同一块地,种植多层次园林植物,以形成立体的景观效果是尤为常见的。通常情况下,大乔木先行,其次是小乔木,再后种植色块苗。这种定植的次序和格局,便使土层一次次抬高,先种的园林苗木原本为浅栽或基本浅栽,但到第3次种植完毕,浅栽的却成了被深栽了,这种案例时有发生。

2015年上粮二库东侧地块景观绿化项目海棠先种于红叶石楠20天,并已成活,但红叶石楠种后,海棠被深埋5-8cm,造成部分海棠死亡。

3.5  变相的深烖

上海地区,大小乔木定植以后务必浇定根水,为使浇透,通常在种植穴周边修筑围堰(酒酿台),这种围堰在雨季或久雨不及时破除则变成了积水池,这就是变相的深栽。由此造成的苗木死亡现象并非少见。2016年6月~9月连续降雨,造成江浙沪银杏大量死亡,其中不少就是因为围堰未及时破除所至(见表2)。

3.6  深烖、深埋对乔木逆境因子的叠加效应

园林反季节施工已呈常态化,深栽对乔木抵抗的逆境因子的能力将急剧下降,起到雪上加霜的叠加效应。苏州项目E地块香樟(胸径18-22)于2018年11月中旬定植至次年3月,香樟经受零下8℃至零下10℃的低温。处在高地块且实行抬高种植的Ⅰ地块计9株全成活,而处在地势较低种植深(土球低于土表10cm~15cm)的Ⅱ地块7株香樟全部死亡,挖掘发现树穴底部有积水。

4  讨论

4.1  关于浅栽于乔木根系分布、土壤三相比的关系

有关资料和实际的观察调查,均表明大部分绿化的常规格的乔木,它们的根系均集中在0cm~35cm的土层中,约占根量的60%~70%(其余为支撑根)这部分对半为主根,即吸收根,这也充分体现了乔木对空气的需求。就一般而言,土壤中的气相容积比月应为≥10%,但这个比值常受到多种因子的挤压,如积水(地下水位高)、深栽引起气相比急剧下降,导致根系腐烂导致植株死亡。浅栽和抬高种植法就是将气相比达到最优,充分满足0cm~30cm土球层面根系对空气的吸收。如果将覆于土球的土壤为疏松的种植土或发酵充分的混合介质,对乔木长出新根好、成活和以后的长势更是锦上添花。

4.2  一些特殊地块浅栽的形式

事实一些作为广场的特殊地块,铺设由砖和石板,处在这种特殊地块乔木土球抬高定植的程度受到限制,扩大地下树穴面(如2*2m)加大、加深、加厚土球底部空间,底部铺设石块(粒)并加设土球周边排水、通气管,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但无疑这些作业将会提高种植的成本投入,故这是一不得已的对策。

4.3  强化苗木支撑力度

浅栽或抬高种植对乔木尤其特大规格乔木的稳固性将产生负面效果,加上上海地区是一台风频繁的地区,故强化支撑、加固力度是十分必要的,可用支撑架和钢丝拉线相结合,以确保乔木不摇晃、不倒伏。

4.4  关于浅栽、抬高種植尺度的量化问题

综上所述,到目前为止,浅栽或抬高的尺度多半停留在经验概念上,然而十分强调土球表面不可低于表土为红线。否则,则是深栽。

浅栽、抬高种植尺度量化和细化看似简单,做起来的确是十分复杂。因为关系到地下水位、土壤质地、苗木生物学特性、苗木规格等一系列的问题,但按大多数以经验基础为尺度量化也是可行的。

4.5  浅栽、抬高种植限于一定的地域性

直到目前为止,上海地区多数乔、灌木实施浅栽或抬高种植均获得良好的种植效果。而深栽不利于大部分苗木的成活和生长,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这种方法不仅在上海,在江苏偏北区域也广泛应用。不过山东、河北等地就不一样了,当地的苗木需要深栽,不是拆除围堰而是久保围堰。所以地域不同应当另当别论。

猜你喜欢

成活率
不同栽植模式对花椒成活率的影响
台湾泥鳅水花两种不同池塘培育方式的效果比较
微生态制剂对河蟹养殖成活率的影响
青蛤苗种繁育技术及不同盐度对青蛤发育各阶段的影响
提高干旱区造林成活率的理论与实践
试分析提高桉树造林成活率的主要技术的策略
TCP植物蒸腾抑制剂
不同扦插处理对爬地柏成活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