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州地坑院听塬上的故事
2019-08-27林涵
林涵
64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上,中国的母亲河——黄河的中游惊心动魄地奔流着。大河浩荡,在它即将告别高原峡谷的时候,沿豫、晋、陕交汇的边缘,勾勒出一方丰饶的三角洲。
辽阔的三角洲上的豫西黄土塬,凭借高原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造就了古老而独特的“洞穴”式民居——陕州地坑院。这里的地坑院营造技艺、捶草印花、陕州剪纸、澄泥砚等都是中国国家级、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作为陕州的文化符号,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岁月的长河里,散发着独具魅力的光辉。
“地下的北京四合院”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地坑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多年前,仰韶文化庙底沟时期的半地穴居所。在南宋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郑刚中写的《西征道里记》记载:“自荥阳以西,皆土山,人多穴居。初若掘井,深三丈,即旁穿之。系牛马,置碾磨,积粟凿井,无不可者。”这是地坑院历史文献的有力佐证。
黄河孕育了华夏文明,而地坑院则是黄河两岸先民们繁衍生息的摇篮。这一蕴藉古代文化与黄土情结的民居形式,引发了中外人类学家的高度关注,被称为“地下的北京四合院”和“人居文明的活化石”。
目前河南省三门峡地区现存地坑院村庄200多个,有地坑院1.2万余座,保存最完整且现存时间最久的地坑院已有300多年。其中以张汴塬、张村塬、东凡塬这三个黄土塬的地坑院分布最为集中、保存最为完整。
地坑院就是在平地向下挖6米左右深,10米左右宽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土坑,然后在坑的四壁挖10或12个窑洞,这种地下民居,也叫下沉式窑洞、天井窑院、地窨院。地坑院的營造工序有数十种,简单地说就是“向下挖坑,四壁凿洞,穿靴戴帽,美化装饰”。它是人工与天然的有机结合,是建筑生根于大地之中,可以说是“天有时,地有气,工有巧”。
地坑院与地面交汇处的四周,有一圈青砖瓦沿,当地人叫它女儿墙,也叫拦马墙。拦马墙大多用土坯或砖砌成花墙,简朴中蕴涵着灵秀之美。拦马墙不仅使院落看起来更加美观协调,更主要的是可以防止地面雨水灌入院内,同时保护人畜在地面活动的安全。
院里的渗井解决了排水问题,碗口粗的马眼为人们运送粮食饲草提供了便捷,所有的一切都显得那么随意而又和谐。千百年来,人们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木制的风门一响,一天便苏醒了;火红的春联一贴,一年便开始了。多少个白天黑夜,人们听着风吹树叶簌簌作响,听着鸡鸣犬吠吵吵嚷嚷;多少个春夏秋冬,人们看着窑洞的墙皮剥落,看着崖头的炊烟飘散,黄土塬上的生息繁衍日复一日。
连接地上地下的是一道幽深的门洞。顺着台阶倾斜下行,拐个弯,眼前忽然一暗,紧走两步,推开哨门,又觉豁然开朗,别有洞天。地坑院中心通常种有一棵梨树,长得笔挺,枝叶葱茏,树下的豆角、黄瓜绿油油的,西番莲、鸡冠花开得像天边的云霞,红艳艳的。四壁上圆下方的窑洞井然有序地排列着,青砖砌的窑脸、彩漆描的木窗、或红或黑的窗花皆不事张扬,质朴中透着精致。擦得闪亮的锄头、斧头和锨,怡然自得地靠在墙跟晒太阳。这一切仿佛在无声诉说塬上的时光旧事。
Tips
塬,是指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形成的一种地貌,这种地貌在豫西地区十分常见,在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就有著名的三道塬:张汴塬、张村塬、东凡塬,它们共同构成黄土地上的奇观。
陕州地坑院景区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景区在地坑院原有基础上,将22座地坑院相互打通,内设不同主题,全方位向世人展示地坑院的历史演变及陕州地区人们的生活风貌与民俗技艺,并于2016年5月23日正式对外开放。
地坑院内特有的炉灶叫做穿山灶,灶呈斜坡状依次向上,灶心相通,根据热气往上走的原理,依次开九个灶孔,可以同时放置九个锅,往上炉温逐减,可根据火候烹饪地坑院的特色美食“十碗水席”。“十碗水席”是用当地的家养猪肉和萝卜、田野菜等作为食材制作而成的经济实惠、汤水丰盛的宴席,是当地婚宴必不可少的招待客人的美味佳肴。
陕州剪纸,崇尚黑色的古风习俗
陕州剪纸以“崇尚黑色、染色剪纸、传男不传女、边剪边唱”而闻名于世。
在全国大多数地区剪纸都是禁用黑色的,一般而言,黑色象征严肃、悲哀或不吉利,尤其在节日或婚嫁等欢庆的场合中,使用黑色是有禁忌的。而陕州剪纸却对黑色倍加推崇。陕州是夏文化的衍生地,而夏朝尚黑,以黑色为主,陕州把尚黑的这一习俗保留至今。同时黑色在五行中代表的是水,陕州地区气候干旱,十年九旱,尚黑是人们对水的渴望,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中国各地区的剪纸中,大部分剪纸都是贴在窗户内侧,供屋里人观赏。但陕州很多地方的剪纸全都贴在窗户的外面。通常,染色剪纸过年贴在窗户外面,差不多能撑一个月,过完年就晒褪色了;红色剪纸大概一季半年褪色;黑色剪纸贴在窗户上,一年都不掉色。
贴在窗外的剪纸给建造在黄土地下的地坑院增添了一份沉着与大气,外人站在地面或下到院里,都可以欣赏到打扮好的院子。同时,当有阳光照进屋内时,剪纸的纹样又会影影绰绰地投射到屋内,屋里的人看着也是赏心悦目。
传统的剪纸以纯色为主,而陕州不仅有纯色剪纸,染色剪纸更是令人叫绝,整个剪纸作品五颜六色,光彩夺目,形成了“四分剪六分染”的工艺流程。
在过去,乡村农民耕地种田,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经济来源有限,谁掌握了剪纸手艺家里就多了一项收入来源,如果把这门手艺传给女儿,带到婆家,就对原从业者造成很大的压力,这就是为什么要传男不传女的缘由。不过,论到剪窗花,陕州的男人们大多拥有一副好手艺。他们须眉弄剪不让巾帼,在春种秋收之余,用粗糙的大手创作出精美、细腻而清秀的剪花。当地人称这些会剪花、捏面塑、做纸扎的男人为“男巧巧”。
哼歌唱曲听戏是陕塬人的爱好,农闲时,剪纸艺人聚在一起,一边剪一边唱,纸随剪动,剪落曲终,唱的内容也日益规范,后来又有乐器参与,边剪边唱也就成了一种传统习俗。
捶草印花,绘就岁月的芳华
“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19世纪美国作家惠特曼的《草叶集》让无数人为之陶醉,这些芳草的气息弥漫在诗歌中,弥漫在大地上,也弥漫在陕州的一种古老技艺里。这种技艺叫做“捶草印花”,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坑院一样,陕州的捶草印花技艺享誉全国,极具地域特色和艺术价值。
采来“鹐棒棒草”这一豫西地区特有的野生植物,把它们夹在白棉布中间,用棒槌敲打,植物的汁液慢慢渗进棉布中,一会儿工夫,草叶形状的图案就印染在了布上,充满自然的韵味。2片、4片、8片……草叶依次排列起来,叮叮咚咚一阵子后,一块花布就成了。“鹐棒棒草”是一种当地人称为“太阳花”的野草,学名“老鹳草”,它是一种匍匐生植物,果实状似啄木鸟的头部,啄木鸟俗称棒棒,所以也有人称其为棒棒草。这种草纤维素紧密性高,柔韧性好,反复捶打不散其形,且浆液较多,附着力强,能清晰地把草的叶脉纹路印在棉布上。
中国知名作家杨莉波曾把“捶草印花”称之为棉布上的《草叶集》,她说:“捶、草、印、花,每一个字都可以拆分开来,每一个字拆分开来都是一道工序、一幅画面,而它们组合在一起,又是一个故事、一种风情。木棒槌得叮叮当当,连同捶草印花时心弦的轻轻拨动,合成美妙的乐音,诉说着手工艺的闲适与诗意,表达着农耕文明的恢宏与静美。”
据传,捶草印花技艺在明、清和民国初期,仍是较为普遍使用的一种印染技艺。后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追求利益和速度,追求华美与繁复,各种印染技艺才不断被发掘出来,于是,有了扎染、蜡染和雕版印花等。再后来,科技越来越发达,纺花、织布、印染都交给了机器,没有了使用载体和传承链条,捶草印花便渐渐被人们淡忘,甚或遗忘。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捶草印花这一技艺如今又慢慢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在陕州,捶草印花主要流传于西部的大营、原店、张汴、西张村、菜园等乡镇。
捶草印花技艺来自民间,大俗大雅,像田野的风清新自然,它虽然出自地里不事雕琢的、随处可见的野草,但美得动人心魄,让人过目不忘,让人一见倾心。
人们用草叶在土布上榨汁渗印,这一取之天然、简便易行的文化风俗,无意中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朴素理念。看着那静美自然的印花布,让人不得不赞叹捶草印花就像是写在棉布上的一阕婉约小令,绽放在棉布上的一朵玲珑小花,吟咏在棉布上的一首民俗歌谣……
陕州澄泥砚,传承千年的技艺
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唐朝陆游有诗云:“茶杯得之久,石砚日在前。”可见古时砚台为文人画士之必备用具。
澄泥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是古陕州的名产,唐宋时期澄泥砚被列为贡品,非官方名士不得用之。陕州位于汉唐都城长安与洛阳之间,西部有三大黄土塬,人马寨村就位于东南的张村塬上,那里的泥土黏性大,适宜延烧,故有着世代生产土陶澄泥器皿的条件和传统。人马寨澄泥砚美在质地、光泽和色彩。这主要得益于山川、河流之神韵,这里的山川佳泥,逢雨水流入火烧羊沟,沉积下来,泥质佳,密度高,所制之砚发墨性能好,并能泛出和田玉般的珠宝光泽。
据有关资料显示,陕州澄泥砚始创于唐,盛于明清,数百年来积累了一套完整的制作工艺和装饰风格。清末民初,人马寨村的制砚作坊星罗棋布,玉瑞堂、福瑞堂、永兴堂、永兴泰记等多家堂号竞相烧制。昔清乾隆皇帝宫内宝藏数方,足证其有价值。河南省开封图书馆收藏的1914年巴拿马博览会中国展出商品目录记载,陕县当时展出的商品就有澄泥砚瓦。
多年来,陕州人马寨的几名澄泥砚传承人,沿用祖传的澄泥古法来制砚。泥料是从清代古人取土之处所采,仿照明清式样建造窑炉,用柴燒古法烧制出来的澄泥砚作品质地坚实细腻,窑变丰富,不失古韵且更加精美。
人马寨澄泥砚美在质地、光泽和色彩。这主要得益于山川、河流之神韵,这里的山川佳泥,逢雨水流入火烧羊沟,沉积下来,泥质佳,密度高,所制之砚发墨性能好,并能泛出和田玉般的珠宝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