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铸师魂 不忘初心正师风
2019-08-27蓝杬
蓝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纷繁复杂,国内意识形态安全仍然面临較大风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迅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结合时事政治,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和帮助青年大学生牢固树立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和综合素养,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充分整合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平台资源,开展全方位、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莘莘学子的心中。本文结合笔者参加“厚植弘扬师德风尚 做新时代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网络培训示范班培训的学习心得,浅谈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师德师风提升路径的思考。
一、要提高自身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在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对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到,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的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始终,实现“三全育人”育人格局。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站位,在充分理解立德树人高校育人根本任务的前提下,将思想政治教育视为铸魂育人的工作,充分运用大党建、大思政、大学工的思维和视野去开展工作,在工作中不断践行“四个自信”,切实将思想引领贯穿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二、要勤于学习思考,具备“四有”好教师素质
一是要努力提升理论知识水平,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并将这一重要的理论指南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中,用扎实的学识引领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二是要在工作中加强师德师范修养建设,提升道德情操修养,用实际行动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良的师德师风传统,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优秀教师学习。要以崇高的道德品格,高尚的仁爱之心,丰富的阅历和渊博的学识浇灌学生。好的老师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知识,还应在思想引领、挖掘潜能、塑造人格、健全品质等方面给予学生身体力行地指导;三是要经常对标对表,举一反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严格执行常态化制度,深入开展“两学一做”“三会一课”学习教育活动。从学习中不断修炼和提升自己。
三、要善于改革创新,切实提升思想政治质量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作为行动指南,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一是要理论联系实际,以思政课教学为基础,重视青少年的“拔节孕穗期”的引导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自觉融入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二是充分发挥思想理论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主动运用多平台、多形式和多手段开展思政教育。结合易班新媒体、互联网+教育等形式,积极促成线上教育资源的整合,以问题和知识需求为导向,推动“一师一优课”、“一课以名师”的构建。将自己个人的职业发展与思想政治质量提升工程相结合,在思政课平台上成长,朝着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方向奋斗。三是广泛利用第二课堂,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服务学生,关爱学生,让第二课堂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隐形传播平台,用诚挚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启发和引导学生。
四、要发扬榜样先行示范作用,凝练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果
注重育人成果的固化和凝练,经常做工作反思和问题查摆,提炼工作成果和研究成果。发扬榜样先行的示范作用,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有意识有目标地去提高自己的师德师风。严格对照“红七条”、“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要求,不仅要做到在工作中认真对待、严谨治学,还要在生活中发扬和树立良好的师者风范。以标杆精神、榜样力量去带动身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起提升,助力高校教师师德师风队伍建设。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