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2019-08-27黄良平
黄良平
【摘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计算习惯,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加强计算训练,让学生在算理、算法、技能这三方面得到发展与提高,落实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兴趣 习惯 态度 算理 算法 技能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2-0152-01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是学生形成技能、技巧,巩固所学知识,正确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要想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必须以下几个方面为抓手,把计算教学落到实处。
一、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
1.讲究训练形式,激发计算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2.以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激发兴趣。
教学中,适时地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者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计算,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二、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和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是大纲的要求,也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认真的学习态度,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坚韧不拔、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千万不要用“一时粗心”来原谅学生计算中出现的差错。那么要培养哪些习惯呢?
1.校对的习惯。计算都要抄题,要求学生凡是抄下来的都校对,做到不错抄不漏抄。
2.审题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迅速的前题。一要审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二要审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三要审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否通过分、合、转换、省略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才动手解题。
3.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教师要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达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步骤,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教师还要以身作则,作学生的表率。如:解题教学,审题在前,分析在后。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板书简明,重点突出。要求学生按格式书写,字迹端正、不潦草,不涂改、不粘贴,保持作业的整齐美观。
4.养成估算和验算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的保证。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首先要掌握好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其次要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再次要求学生切实掌握用估算来检验答案的正确程度。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时,不仅教师要有耐心,有恒心,要统一办法与要求,坚持不懈,一抓到底。也要求学生认真、严格、刻苦,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三、注重算理教学
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造”。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在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中逐步得到发展的。让学生参与探索计算原理和方法过程就是一种“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以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为例,教师在让学生探索24×3时,不限定学生用竖式计算,允许并鼓励他们有不同的算法,可口算或在横式上直接算等,还让学生将思考过程充分展示出来。教师不急于得出计算法则,而是继续让学生尝试计算另外几道乘法算式题,仍允许他们选用自己认为适合的计算方法。之后,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并在此基础上讨论:计算这样的乘法算式,你认为应注意些什么?……这样的计算教学,学生不仅仅获得计算结果,更获得计算法则、计算方法。
四、加强计算训练
1.重视口算训练教学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学实践,在进行口算教学时,要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要正确处理好口算速度与正确率的关系。口算速度与正确率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二者是对立的统一。其相互关系处理得好则互相促进,有利于口算能力(最终有利于整个计算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处理不当则会互相制约,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发展与提高。而要处理好这两者关系,则要注意打好基础,抓算理、算法的教学;同时还要注意思想教育,抓教改导向。因此,在低年级开始教学口算时,就要着重在讲算理、算法,并辅以其他手段。到中高年級后更不能忽视口算训练,可利用《口算、心算、速算》等教辅小册子,坚持每天一练,定时定量竞赛,通过训练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二是要正确处理好尖子与后进的关系。在进行口算训练时可开展评口算标兵活动,对口算能力强,正确率高或口算能力有明显进步的同学进行表彰。还可建立互助组(一个尖子生一个后进生,但不能说穿),共同提高,对后进生当堂做不完的则批改后课余补做,同时对后进生个别辅导。
2.加强估算训练教学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但在实际运用时多数学生不估算。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体现估算的价值,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技能。将估算运用于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在解决问题中将笔算、估算有机结合,必会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正确率。如:一本书12元,全班48人,每人买一本大约需要多少钱?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进行估算并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可以是10×50=500,认为500元左右;也可以是12×50=600,不到600元;还可以是10×48= 480,肯定比480元多。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估算方法,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把多种算法进行优化,可以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掌握较理想的一种算法,而不至于他们一节课下来,什么方法也没有学会。又如:笔算37×53,当学生计算出结果1961后,估算把37看成40,把53看成50,40×50=2000,所以37×53≈2000。通过估算比较说明笔算结果正确。
只有我们落实了以上环节的教学,使计算教学在算理、算法、技能这三方面得到发展与提高,才能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