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正:共享发展理念的实践依归

2019-08-27季燕霞

理论探索 2019年4期
关键词:共享发展政府责任

〔摘要〕 公正是具有显著实践指向的政治范畴,其内涵为和谐、恰当的社会利益关系,其动力在于政府与社会的合力作用,其目标是实现社会成员共享发展。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提出共享发展理念,是对现实中社会不公问题的主动回应,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内涵的丰富和提升。实现共享发展目标,需要从“公正补救”和“公正创设”的双重维度着力推进,前者主要是物质利益方面的事后调节和补偿,实现发展成果共享;后者侧重于保障和落实社会成员的政治权利,促进发展过程共建。在普遍和长远的意义上,公正创设更为社会所期待,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心所在。

〔关键词〕 共享发展,社会公正,政府责任,公共理性,“公正补救”,“公正创设”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175(2019)04-0013-05

在社会公正与共享发展的关系上,学界的研究一般是将社会公正作为共享发展的价值依归,突出社会公正这一理想目标。而本文则着力阐述社会公正的实践性,强调社会公正的制度安排是共享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不断促进公正,才能有效实现共享发展。在社会转型的攻坚期,我国提出共享发展理念,是对现实中存在的社会不公问题的主动回应,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正确把握社会公正的本质内涵及其时代价值,以有效的路径和举措促进社会公正,是实现共享发展目标的重要理论前提和实践需要。

一、 公正:一个具有鲜明实践性的政治范畴

公正是涉及人的价值、尊严和发展等根本问题的政治范畴,是人类正义愿望和原则的制度安排、实践准则。“如果说正义属于‘应然、‘纯粹的最高价值观层面,公正则是将‘应然与‘实然结合在一起,遵循‘应然的基本价值观进行现实社会基本制度安排的范畴” 〔1 〕113。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公正的实践属性,认为公正是由一定生产力水平决定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是不同实践主体在社会活动中按双方都能接受的规则和标准采取行动和处理他们之间关系的准则” 〔2 〕,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社会公正奠定了坚实、可行的基础,突出表现为生产资料公有制使国家可以通过财政收支、国有资产收益划拨等多重途径调节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差距,奠定了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基础。同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追求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规范,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基层民主等体制机制使人民可以通过多种路径和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当然,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中也面临社会公正的新矛盾、新情况、新问题。为此,需要深入研究,科学把握社会公正的本质内涵及时代要求。

(一)在内涵上,公正意味着多层面合理、恰当的社会利益关系。公正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相互之间恰当关系的最高概念,体现“个人权利同他人(社会、公众、政府或个人)权利的和谐关系” 〔3 〕44。正如马克思所揭示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 〕501。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政府、社会之间,在社会实践中总是交互联系、彼此依存的,从而构成互动合作的社会共同体。社会公正探究的根本问题是人的生存、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合理性、正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社会共同体的和谐、有序、文明。人的权利及利益诉求的满足是人的发展前提,也是社会发展的具体体现,其内涵是多层面的,不仅包含满足其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涵盖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也包括其作为社会人在开展其生产活动、社会交往过程中所享有的机会和资源,体现在教育、就业、职位竞争、利益分配等诸多环节上的规则公正、机会公正;同时,也包括作为社会行为主体在处理与自然环境资源方面关系恰当与合理,体现群体之间、代际之间在环境资源分配中的公平;还包括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公正,意味着政府行使公共权力应当有明确的规范和足够的约束。当然,追求公正不能超越社会客观条件。如果施政理念或政策举措不切合实际、缺乏定力,不能有效解决现实问题,必将损害政府公信力。同时,必须把握好公正的度,也就是公共政策、制度规定、行为举措的正当性。无论在程序环节还是结果环节,如果“对社会公正不当追求,不仅会使社会公正失去本意,还会引发种种负面效应,乃至走向不公正,产生平均主义、民粹主义、多数人的暴政等种种问题” 〔5 〕。

(二)在动力上,促进公正在于政府与社会的合力作用。多元利益主体是回应现实矛盾和问题、促进社会公正的能动力量。在现代社会,政治牵动着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并深刻影响着权利主体的行为。当人们在客观现实与利益期待发生冲突或者感受不公正时,就会付诸各种行动,如公共舆论、群体性行动、个体或集体上访等,旨在通过这些行动改进自身利益或发展条件。例如,在我国每年“两会”之前的社会关注点中,公正议题一直位居前列,社会各界围绕收入差距、教育公平、环境治理、医疗保障以及权力监督等现实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成为公共政策调整和政府服务改进的强大动力和外部推助。再如,在我国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企业改制中的利益分配不公、土地征用及房屋拆迁中的价值补偿不合理、环境弱势群体的权益被侵害成为诸多社会群体性事件的重要根源,利益受损者试图以集体行动、扩大影响的方式博得社会的同情和关注。“公正就是保障人们或某些社会群体的人们所享有的这些权利不受不正当理由的侵夺,或者在受到这种侵夺时,对其受损失部分及时给予补偿” 〔6 〕407-408。真正以人民为中心、维护人民利益的政府,才会自觉倾听人民的呼声、吸纳民众的诉求,及時制定和调整公共政策,促进社会公正。因此说,促进公正是政府与社会针对现存不公正问题和利益矛盾进行双向回应、良性互动的行为。其中,社会回应多属于维护或增进自身权利的本能行为,偏重于个体利益、眼前利益,缺乏社会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考量。而政府回应则是政府责任的体现,包括“问题倒逼的回应”和“战略引领的回应” 〔7 〕。前者是主要解决民众或社会提出的现实矛盾和具体问题,体现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职责和工作要求。后者是政府为整个社会、为全体民众谋划大局,促进公共利益,是对改革发展重大社会公正问题的“顶层设计”,体现政府及其主要领导人运筹帷幄、高瞻远瞩的执政能力和领袖风范。

(三)在价值上,促进公正旨在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共享发展。著名政治学家罗尔斯将正义定义为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从分配正义、社会道德及社会合作的角度加以论证,并提出“弱者优先”的解决之道。也有学者将公正的价值定义为实现“分配公平、合理”,“使相关人员得其应得,或者说大家各得其所” 〔2 〕。應当说,社会公正的目的包含促进社会成员的平等,促进财富合理分配,但不局限于此。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的全面发展”是理想社会目标,也是个人发展的最高境界。因此,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共享发展才是社会公正的根本目标和价值依归。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中不断获得解放的过程,这一目标的实现依托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依托于合理、正当的利益制度,依托于人的基本权利能得到社会重视并获得相应的保障。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同时,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只有及时、有效地解决现实社会生产关系中的不公平、不公正问题,才能激发社会活力和创新动力,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奠定社会成员共享发展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共享发展也丰富和拓展着社会公正的内涵与要求,不仅意味着要让人民群众共享物质文明的发展成果,也意味着促进全体人民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权益和机会平等,意味着发展过程共建与发展成果共享的辩证统一。只有不断创设公正社会环境和条件,才能在充分的意义上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促进社会成员共享发展、共建共享。

二、新时代我国社会公正面临的主要挑战

改革开放40多年是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封闭社会转向开放社会、从单一结构转向多元社会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实质上是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其效应是双重的,一方面,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社会资源配置的权力越来越多地下放给不同层次的利益主体,极大地激发了社会的内生动力,使我国这个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大国创造了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奇迹,不仅人民的温饱得到解决,而且基本实现了小康,并正在向全面小康迈进,构建了义务教育、医疗及养老等社会保险制度,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公平,为解决人类发展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也使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与活力。但另一方面,必须看到我国在社会发展的新时代也包含着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社会公正面临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

(一)不同群体、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的发展战略是我国改革初期为解决温饱、摆脱贫困而作出的伟大创新举措,其战略目标是通过先富的带动后富的,从而实现共同富裕。但由于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自发机制以及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公平制度建设滞后等诸多原因,一部分人在体制转轨过程中实现了财富的快速积累,而另一部分人则在社会财富和资源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贫富差距已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形成了阶层和代际转移,一些贫者正从暂时贫困走向长期贫困和跨代贫穷。” 〔8 〕市场机制的这种“极化效应”也突出地反映在我国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的现实上。正如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一书中所论述的,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一旦地区间发展水平与发展条件出现差距,条件好、发展快的地区就会在发展中不断积累有利因素,从而抑制落后地区的发展,使后者的不利因素越积越多,处境日趋艰难。近年来我国各省市财政收入的数据及排行榜单充分印证了我国地区发展东强西弱、极度不平衡的严峻事实,东部发达省市对人才、资本、技术的虹吸效应推动GDP、地方财政收入连同地方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而中西部地区则陷入发展困境,较大程度上依赖中央政府的财政输血。不同群体、不同地区发展不平衡成为困扰当前我国社会公正的一大突出问题。

(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更为多元、迫切。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9 〕11。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绝大部分人群已经基本摆脱贫穷,且相当比例的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社会需求从基本的、简单的物质文化层面追求跃升到更为高级和多元的层面,人民群众不仅追求高质量的物质文化生活,而且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的要求日益增长,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期待享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加优美的环境、更为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社会需求呈现多样化、易变性的特点。与此同时,我国社会结构深刻变动,新群体不断增多,除工人、农民、干部等传统群体外,还出现民营企业家、进城务工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新兴群体,他们的利益诉求不尽相同,对社会公正所期待的内涵也不尽相同。例如,对于民营企业家而言,他们更期待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对于进城务工人员,他们则更期待自己及子女能拥有融入城市生活和发展的公正待遇;对于大学生群体,他们更期待就业公正,希望有合理的社会流动机制和职位晋升制度,如此等等。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诉求和期待交织在一起,社会利益矛盾较之以往更为复杂,发展中的社会公正问题更令人关注。

(三)公共权力的规范运行任重而道远。公共权力的产生基于公共事务管理的委托-代理,因而其使命或者说本质属性在于服务公共利益。正确行使公共权力、促进公共利益是社会公正的核心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在长期的执政实践中强调“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原则,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是维护人民利益、促进社会公正的最强大、最有效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我国社会转型中存在的腐败蔓延现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零容忍的态度重拳出击,惩防并重,使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现阶段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一些官员无视党纪国法、顶风违纪行为仍有发生。以权谋私是人民群众最关注、最痛恨的社会不公,需要不断完善权力运行的制度规范,构筑“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才能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反腐败的同时规范权力仍然任重道远。

(四)社会成员公共理性的缺失。在理论上,社会公正不是对部分人的公正,或是对特殊阶层、群体的公正,也不是什么人随心所欲的公正,而是对所有人而言的公正,是建立在公共理性和社会最大公约数基础上的公正。但必须承认,在现实中,对公共政策、政府举措是否公正的评价总是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由于社会成员以及不同群体在心理认知、利益偏好以及客观条件等方面具有差异性,因而对社会公正的理解和要求多表现为“各执一词”“各说各的理”。在互联网技术普及化运用的条件下,信息快速传播带来的放大效应更是加剧了社会纷争,对于某些焦点、热点议题的各种评说通过“发帖”“跟帖”“转帖”等方式足以“瞬间扩散”,无不打上评论主体各自利益诉求和身份的色彩,社会公正的评价常常陷入“罗生门困境”。对于不同群体、不同地区而实施的政策调整,利益相关者内心评判的的公正与政府所要促进的公正之间常常存在巨大的张力,典型案例如2016年5月江苏、上海、湖北等省市的考生家长对教育部的“减招计划”①发起的抗议风波。公共理性缺失的社会必定是无序而低效的,社会公正的推进需要有良好的公民素养和积极的社会心态为基础。如果一个社会私益嚣张、公益废弛,那必将失落公共价值纽带而陷入支离破碎、停滞不前的境地,所谓的“公正”也就仅仅成为一个夸夸其谈、争论不休的美好音符。

三、以有效的公正补救和公正创设推进共享发展

公正是共享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在实践中,需要通过有效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不断促进社会公正,推动共享发展。“要努力构建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发展机制”,“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② 有效实现共享发展的目标,需要把握好“公正补救”和“公正创设”两大维度。

“公正补救”是通过转移支付、特殊政策措施等手段实现对公正的挽回,涉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调整和事后补偿。在很大程度上,公正补救是问题倒逼的举措,是对以往累积的利益矛盾和社会不公问题的回应。客观地说,社会发展不可能整齐划一、绝对均衡,不同个体及地区的自然禀赋总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而导致收入及发展的差距。对自然性弱者和落后地区,通过财政收入再分配环节,主要是转移支付的方式,通过价值的单方面转移,维持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和落后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需要,这是公正补救的基础工作。当下我国政府大力推进的精准扶贫事业,不仅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财政投入,层层落实干部责任制,还通过广泛发动社会投资、地区间的对口援助以及购买社会扶贫服务等多种形式,增强贫困者和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提高发展能力,造就了人类促进社会公正、实现共享发展的伟大实践。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环境公正方面,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绿色发展”的理念,十九大报告将“推进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是党和政府对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深刻反省,也是对既往发展方式中存在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不公平的纠正。在实践中,各级政府强化环境责任,通过职能部门明察暗访、设立群众举报热线、媒体曝光等方式,对危及生态环境的最突出矛盾、群众反映最强烈及与公众生活联系最密切的问题作出及时回应,通过关停或整改污染企业,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淘汰落后产能产业,显著改善了生态环境,也极大地增进了人民群众优良生存环境的获得感。

如果说“公正补救”主要是在经济利益方面的调节和补偿,体现发展成果共享,那么,“公正创设”则是对社会成员政治权利的保障和落实,体现发展过程共建。“只有对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予以切实的保证,才能够从最起码的意义上体现出对个体人缔结社会的基本贡献和对人的尊严的肯定,才能够从最本质的意义上实现社会发展宗旨亦即以人为本位发展的基本理念,也才能够从最实效的意义上为社会的正常运转确立起必要的条件” 〔10 〕。处在快速发展中的当今中国,公正环境和条件的创设被社会寄予强烈期待,它是社会转型向更深层次推进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作为我国政府行政的目标承诺正极大地激励着普通人人生奋斗的梦想,需要有政治过程的开放和包容以及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为之奠定坚实基础。

政治过程作为决定公共权力和公共决策的重要社会活动,是政治行为者在政治系统中输入和输出利益的互动过程。现代社会的政治行为已绝非政府、政党、利益集团、社会精英的专属,民众也正在成为重要力量。“如果说现代世界上正在进行着一场政治革命的话,我们或许可以把这场革命称作参与革命。在世界上所有的新兴国家中,普通民众与政治有关这一信仰——即他在政治制度里应该是一名被卷入其中的参与者——流传甚广。那些被排斥在政治之外的广大民众和集团正在要求参与政治制度”〔11 〕4。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化运用则为公民参与政治过程提供了极为便捷而有利的条件。在此背景下,政府应当顺应公共管理环境的变化,不斷完善和巩固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的制度规定,深入推进信息公开、简政放权、协商民主,以保障利益相关者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保证政治过程不偏离社会公正。政治体系涵盖和协调共同体内部各利益主体之需求的能力所展现的政治包容性,是政治过程开放性和政治共建共享的重要体现,在利益的“异”和“同”之间寻求合理的平衡,并以制度规范加以约束,是现代社会政治文明的标志,也是执政党政治自信和政治自觉的表现,为社会公正奠定合理的权力构架和组织基础。同时,政治的开放性也包括形成合理、公平、开放的社会流动模式,为普通民众打通向上流动的渠道,使教育、就业、职位、资源、机会平等向社会成员开放,激发其人生奋斗的意志和行动。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法治是约束公权力、调整利益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促进社会公正的重要保障。应当说,近年来我国进行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司法体制改革也在全面推开,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显著增强,党和政府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方面也表现出坚定的信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目标,“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9 〕38-39,并且作出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位一体建设的战略部署,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奠定了基本原则和方向。也必须看到,在我国这样一个封建社会历史漫长、人治文化根深蒂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国家,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任务艰巨和复杂。如果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有法可依的问题已基本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却还在较大程度上存在,一些地方领导干部不善于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处置经济社会事务,甚至撇开法律规定另搞一套,官本位、潜规则现象仍较为奉行。在社会层面,人们的法治理性尚为缺乏,“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信条是对法治的不信任,也是对社会公正的挑战。全面依法治国面临多层面的障碍,需要通过扎实的措施,强化法律制度的权威,通过更多的事实与典型案例的教育和证明,使人们不断感受社会公正的力量和希望。

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目标追求,其要义在于使社会全体成员共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过程,共享发展成果,从而不断激发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政府需要主动、及时、有效地纠正和补偿由于历史和现实、自然和社会等原因造成的社会不公,促进全体社会成员包括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人们能共享发展成果。同时,更需要努力创设公正环境和条件,保障和落实社会成员的权益,监督公共权力运行不偏离公共利益,不背离社会公正。在一定意义上,公正创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含特质和外部体现,在当今中国更为社会所期待。对政府而言,公正创设意味着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它需要政府的理性自觉,科学而系统地进行顶层设计和有效的制度安排,与此同时,基于公民理性的外部推动与合作则是不可或缺的社会基础。

注 释:

①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发布当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其中的附件《2016年部分地区跨省生源调控方案》首次公布各省高校生源计划调控人数。按照方案,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河北、湖北等12个省市将面向中西部10个省区调配16万招生名额,其中湖北和江苏两省的调配计划分别为4万和3.8万,在12省市中位居前两名。数据一公布,首先在江苏引发轩然大波,其他生源调出地的考生和家长也紧随其后,在网络上发帖批判教育不公平,一些家长甚至聚集到当地教育部门门前,拉横幅、打标语抗议“减招”政策。

②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的重要戰略思想。

参考文献:

〔1〕吴忠民.社会公正论(上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

〔2〕洋 龙.平等与公平、正义、公正之比较〔J〕.文史哲,2O04(4):145-151.

〔3〕程立显.伦理学与现实生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吴忠民.对社会公正的不当追求及其负面效应〔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7(5):160-167.

〔6〕诺 兰.伦理学与现实生活〔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7〕季燕霞.回应型政治: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的权力范式〔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119-124.

〔8〕冯 华.一些贫者从暂时贫困走向跨代贫穷〔N〕.人民日报,2015-01-23(08).

〔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0〕吴忠民.公正新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0(4):50-58+205.

〔11〕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伏巴.公民文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责任编辑 吕晓斌

猜你喜欢

共享发展政府责任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视域下的共享发展理念
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中的政府责任研究
浅谈山区小学教育均衡发展
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 促进共享发展
发展环保产业中的政府责任分析
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中政府角色转型研究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的几点思考
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以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