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解读《落花生》两个英译本

2019-08-27朱安春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9期
关键词:落花生对比分析

摘 要:《落花生》是我国著名作家许地山的作品。文章以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为视角,对比分析张培基和刘世聪的两个译本,探讨两篇译文是否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译文的风格和笔调是否与原作相同,以及译文是否与原作同样流畅。并指出译文在思想情感和风格上与原文保持一致的同时,还要保证其流畅性,以体现汉语散文的优美,精炼和传神。

关键词:《落花生》;泰特勒翻译三原则;对比分析

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是英国著名翻译家,他提出了著名的翻译三原则:(1)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作相同。(3)译文应与原作同样流畅。泰特勒认为,三条原则的排列顺序是按照翻译时的重要程度而定的。当三者不能兼顾时,应该首先牺牲第三条原则,其次牺牲第二条。《落花生》是我国著名作家许地山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托物言志,借用花生这一象征,赞誉如花生一般不图功名,默默为社会做贡献的高尚品质。本文选取张培基和刘世聪两位翻译大家的英译本,这两个英译本的风格笔调基本与原文一致,且翻译流畅通顺,但若仔细对比分析,二者之间还是有所不同。本文以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作为基准,通过对译文词句的分析,对比研究两个英译本的差别。

一、英译本的对比分析

(一)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

泰特勒认为译者必须精通原作与译作两种语言及原文题材,如原文意义不明或有歧义,则译者要有足够的判断力。译者有适度增删的自由,但这种增删是有限制的,即“增补的内容必须与原作思想有必不可少的联系,并实际上能加强原作的思想”,而删减的内容必须是“明显多余而有损坏于原作思想的东西”,即“句子中的次要成分”。意义的忠实性无疑是翻译原则中最重要的一条,译者翻译任何一句话,都必须对原著的上下文有充分的理解,对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有充分的把握。这两个译本中译者都注意到了这一点,但也有不同之处。

例1:我们几姊弟和几个小丫头都很喜欢--

在汉语中,小丫头有两种含义:一是指长辈对小姑娘的怜爱,二是年龄较小的仆人。张译为servant girls,刘译为the young housemaid。“小丫头”的译法不同,所体现的感情色彩也不同。在文章中,母亲提议开辟花生园,小丫头和作者几姊弟都很喜欢,并立即付诸行动。从这里可以看出文中的小丫头不仅仅是仆人,还是作者儿时的玩伴和朋友,全家人都把她们视为家庭的一份子。因此若直接译为the young housemaid,只有仆人之意,造成了感情色彩的缺失。相反张译中的servant girls较为妥当,servant可以体现其仆人的身份,而girl一词也表达出了全家人对小丫头的亲近和怜爱,更加切合原文的思想感情。

通过上述词句的对比分析,张培基的英译本遣词造句更为清晰明确,更生动地再现了原文中的情感,复写了原文的思想。

(二)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

根据泰特勒的第二项原则,译者必须能够辨认原作的写作风格和手法,并使译文的风格与手法与之相仿。《落花生》一文,短小精炼,口语色彩浓厚。译者在翻译时,既要关注原作口语化和精炼的风格,又要使之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从风格和笔调这一方面来看,两个译本各有千秋。

例2:我们屋后有半亩隙地。母亲说,“让它荒芜着怪可惜,既然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辟来做花生园罢。”

文中的“让它荒芜着怪可惜”,张译为“Its a pity to let it lie waste.” 刘译为“Its a pity to let it lie idle like that.”两种译法都浅显易懂,符合英语语言表达习惯,同时也符合原文口语化风格。原文后半句“就辟来做花生园罢”这句话表示建议。张译用的“why not…”是表示建议的句子,不但符合口语化风格,还体现了母亲与孩子们商量的语气。刘译用“let us…”带有命令的语气,还有一种马上行动的意味。根据泰特勒的第二项原则,译者必须能够辨认原作的写作风格和手法,并使译文的风格与手法与之相仿。原文中母亲对孩子们说“既然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辟来做花生园罢”,母亲是以一种建议和商量的口吻对孩子说的,从中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位慈爱的,对孩子爱护备至的母亲,因此用“why not”更符合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此外“花生园”一词,张采用意译的翻译策略,译为“why not plant some here?”语言简单易懂,也符合目的语读者的语言表达习惯。而刘采用直译翻译策略,译为“peanut garden”。“garden”一词表示“花园”之意,源语言读者能理解,但目标读者并不一定能准确理解“花生园”的意思。因此张译在忠实表达原文内容的基础上,更符合英语语言逻辑和原文的文体风格。

经过比较可以看出,张培基对上述句子的翻译,更加贴近原文的风格笔调,形式上比刘世聪的译文略胜一筹。从泰特勒翻译三原则的第二条来考虑,张培基的翻译更能够地体现原文的风格和笔调。

(三)译文应与原作同样流畅

关于第三项原则,泰特勒认为译文与原文同样流畅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译者也要注意中英文翻译的侧重点不同,因此不能照搬原作的笔法,而要用另外一种手法和语言来表达原作的神韵,即通过创造来达到同样的感染力和效果。在翻译中既符合原文的内容形式,又注意英文的表达习惯,方可使译文自然流畅,才能向目的语读者展现出汉语散文凝练传神的一面。

例3:买种的买种,动土的动土,灌园的灌园…

在这一句中,作者采用重复动词,构造排比句式的方法来增强节奏感,烘托出劳动时的热闹场景及人物兴奋喜悦的心情。文中的“买种”、“动土”、“灌园”三个动词均被重复两次,给读者造成一种三个动作同时进行的立体之感。与此同时,孩子们积极踊跃,活力热情的样子也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此句的翻译中,张将三个动词译为started buying seeds, ploughing the land and watering the plant。通过动词start接续三个V--ing形式,构造出重复押韵的效果。此外,英语中动词的ing形式,即现在分词形式,有现在正在进行的意味。通过罗列三个现在分词,同样能够表现出三个动作同时进行的效果,这与原文中动词重复所体现出的效果一致,与此同时译文也显得简练流畅。而刘将译文处理为some went to buy seeds, some began to dig up the ground and others watered it…虽然句式一致,形式对等,但气势不足。指示词some不断重复,且动词被处理为三个不定式,动作一齐进行的效果表达不出来,音韵上的美感也体现不出来。此外,some一词的重复只是强调了孩子们的分工,刻画不出孩子们热火朝天的干劲。相较于张译,刘译在语言上也不够简练,略显拖拉。原文动词“买种”、“动土”、“灌园”均为两个字,总共八个字。而刘译中每个动词词组平均被译为4个词左右,总共为十六个字。从总体来看,译文节奏缓慢,与原作中的语势和强调的效果不符。

比较可以看出,张培基对上述句子的翻譯更加简洁明了,韵律运用更加自如,译文也更加流畅自然。从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来考虑,张培基的翻译更符合“译文与原作同样流畅”这一要求。

二、结语

张培基和刘世聪二人的英译本在整体上对原文的思想、文风和表达效果把握得当,对语言都有较强的驾驭能力,但二者之间又有着一些差别。从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出发,对张培基和刘世聪的译作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在译文的内容、风格和效果上,张培基的译文略胜一筹。以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解读《落花生》的两个英译本,有利于读者理解原作的艺术风格和价值,也启示着译者在进行汉语散文翻译工作时,不仅要传达出原文的思想情感,译出原文的风格笔调,还要注重译文的流畅性,传达出汉语散文的美感。

参考文献

[1] Tytler,A.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7.

[2] 刘士聪.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3] 刘懿萱.翻译目的论角度下落花生的两种译本评析[J].文学界(理论版),2013,01:39-40.

[4] 隋荣谊,李锋平.从翻译美学视角探析落花生的两个英译本[J].外国语言文学,2008,02:109-116.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朱安春(1967- ),男,江苏兴化人,江苏警官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汉翻译。

猜你喜欢

落花生对比分析
各极其妙的《落花生》
各极其妙的《落花生》
——许地山、老舍同题散文《落花生》比较赏析
花生就要这样种
戴·赫·劳伦斯《菊馨》三个版本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