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传统节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9-08-27黄瑾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9期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传统节日载体

摘 要: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和载体,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传统节日为依托,从中汲取力量、获得涵养。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通,传统节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共同的价值诉求,在凝聚社会共识方面更具实效性。依托传统节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在内涵上丰富,形式上创新,构筑传统节日新格局,引领传统节日新风尚。

关键词:传统节日;载体;核心价值观

传统节日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和载体,已经成为民族生活、民族灵魂、民族根基的有机组成部分,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情感、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积淀着中华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不竭的思想根源。以传统节日为切入点和载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能够起到弱化社会排斥的作用,而且能够强化民族认同感和归宿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具有重大意义。

一、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一致性

(一)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通

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孝亲敬长的思想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缩影和标志性文化现象。

首先,中华传统节日的安排顺应法度、遵循规律,春节在立春前后,取万物复苏、欣欣向荣之意;清明在每年的四月初,取万物萌动,春耕春种之意;端午于农历五月初五,此节气多蚊虫疫病,提醒人们喝雄黄酒,插艾蒿驱虫避邪等。这些节气依时节而设,体现了人们认识规律、尊重规律和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哲学理念,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观念。节日期間,人们举办各种民俗活动,营造团圆和美、普天同乐、与人为善和人伦孝悌的和谐气氛,通过节日活动交流感情、消除隔阂、协调密切人际关系,体现了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世界观、伦理观。

其次,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包含深刻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的精神内涵。节日总是充满孝亲敬长之情,春节里儿孙晚辈给宗族的长辈拜年行礼,体现了尊亲重长、团结弟兄的人伦思想;清明、重阳扫墓祭祖体现了对亡者、长辈的敬畏与哀思;中秋佳节阖家赏月吃饼反映了古人对美好家庭生活的向往与天伦之乐的满足。传统节日倡导的敬奉祖先、家庭和睦、敬老敬贤等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成为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再次,传统节日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思想的重要来源。春节人们祈求国家统一,国泰民安,清明节体现了忠、义、孝的文化精神,端午节内涵一种赤诚爱国的情怀,中秋节内涵一种家和国安的理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扎根于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传统节日用其朴素的形式传达出中华儿女的赤忱报国心,可以说,每一次的传统节日活动都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

(二)传统节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共同的价值诉求

传统节日传达了中华民族企盼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和价值诉求,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追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每逢佳节,人们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社会安定、天伦乐融,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和热望。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节日活动,展现了中华民族崇尚道德、讲求荣辱、重视人伦,高扬爱国、追求和谐的价值内涵。这些价值追求与当今推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具有一致性,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表达的价值追求把国家振兴、民族繁荣、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有机的统一起来,反映了人们共同的价值诉求,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传统节日在凝聚社会共识方面的比较优势

首先,传统节日具有全民参与的特点。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结晶和文化遗产,人们对传统节日具有很强的认同感。因此,传统节日能够在相对集中的时间节点上,广辐射、大范围的将民众聚集起来“过节”,这种广覆盖、大范围的节日形式使得节日期间整个社会笼罩着安定祥和的文化氛围。节日期间,处于同一文化体系当中的群体,不论身处何处、年龄大小、代际鸿沟、职位差异都会积极投身于传统节日之中,用他们独特的形式表达对节日的庆贺和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外出游子不远万里回家“过年”,这种自由自觉的全民参与既表达了对节日的庆贺,更强化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凝聚力。传统文化全民参与的特点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和普遍化。

其次,传统节日具有非强制性的特点。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生活中积淀下来的集中表达民族情感的特殊日子,已经深深内化于中华儿女的心中,是中华儿女自由自觉的选择,不带有任何的强制力。而今,人们的价值理念受到各方冲击,加之个体性的增强,人们对“说教式”的社会教化具有很强的逆反心理。然而,通过传统节日,运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则可以破除人民大众的抵触心理和逆反心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传统节日周期往复的特点可以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共识。传统节日属于岁时节日,具有周期性的特点,春节于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清明在每年的四月初,端午是每年的五月初五等。通过周而复始的节日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得以代代相传,成为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

传统节日全民参与、非强制和周期往复的特点使得公众自由自觉地参与到节日庆典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寓于传统节日之中,使受众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协调、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逐步内化、固化为自己的意识与行为。依托传统节日使得受众在参与体验和情感陶冶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这种潜移默化、自觉自愿的参与形式有助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

三、依托传统节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法路径

(一)丰富内涵,构筑传统节日新格局

受西方社会的影响,各种社会思潮冲击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我国的改革和发展。与此同时,西方纷繁复杂的节日日益占领中国文化市场,青年大众对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此类的“洋节”乐此不疲,而中华传统节日则逐渐显露出“无人问津”的凄凉事态,这既是对传统节日的抛弃,也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漠视。因此,“激活”传统节日,为传统节日“注入”新鲜的时代血液,“丰富”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显得尤为迫切。作为民族精神载体的传统节日必须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才能立足当下、指导现实和展望未来。传统节日虽然是一个民族全部历史的产物,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僵化的东西,不是死的、没有生命的思想和精神。相反,它有着鲜活的生命,它的血脉在历史中流动,它的心脏在时代中跳动。也就是说,它既以巨大的历史感作基础,又以生机勃勃的时代为指归。在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中注入具有时代风貌、时代品格的优秀内容,丰富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构筑传统节日新格局。

(二)创新形式,引领传统节日新风尚

依托传统节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在内容上需要推陈出新,在形式上也当多样互动,实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首先,厘清传统节日的源与流,通过简洁明了的漫画宣传、微视频等形式厘清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历程,增强大众的民族认同感。通过对节日流变的理解,增强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其次,政府或社区应当加强传统节日的宣传,营造良好的环境。通过举办大型的主题活动,挂彩灯、拉横幅、办活动等形式营造节日气氛,让更多民众广泛参与到传统节日盛典之中。再者,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积极利用现代媒体,在社交网络上进行节日宣传,利用社交网络参与面广、自觉性大、感染性强的特点更大范围地将民众吸引到传统节日之中,引导节日新风尚。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D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23/c_118674689.htm,2013-12-23.

[2] 蒋莉.以传统家训为依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08):210-211.

[3] 黄亚果.中国梦教育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02):109-111.

[4] 张耀灿.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问题的思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18-26.

基金项目:文章为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研究的成果,項目编号:X2018031。

作者简介:黄瑾(1991.10- ),女,汉族,福建松溪人,高校助教,福建中医药大学工作,思政辅导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核心价值观传统节日载体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TiO_2包覆Al_2O_3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创新德育教育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