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大学生校园网贷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9-08-27龙燕萍李永馨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9期
关键词:校园网贷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龙燕萍 李永馨

摘 要:随着互联网经济迅速发展,校园网贷为学生提供了便捷的小额贷款服务,为学生快速融资创造了条件,但其夸大、虚假的宣传使部分学生养成不良消费习惯,高额利息给学生带来沉重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同时给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带来诸多困扰。目前,校园网贷的形式如下:分期购物平台、助学和创业的P2P贷款平台。文章通过调查大学生参与校园网贷的使用等情况,进而提出应对校园网贷的相关措施,帮助学生认识校园网贷利弊,引导学生树立合理消费观念,养成良好消费习惯,理性对待校园网贷。

关键词:校园网贷;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随着互联网的崛起以及网络金融的繁荣,校园网贷以其低门槛、快速简便、无担保等特点,在无经济来源且经验欠缺的学生中颇受欢迎。他们为了追逐利益,存在无证经营、泄露信息、涉嫌诈骗等问题,使学生深陷校园网贷困境。恶性的校园网贷使学生承受巨大心理压力,无法正常学习生活以及加重了家长生活压力,甚至扰乱师生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造成师生和同学关系恶化,不利于良好学风校风班风建设与社会和谐稳定。 为调查大学生对校园贷的利用和认识情况,文章通过向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36份,问卷有效率达94.67%。结果如下:

一、调查结果数据分析

(一)受访者的基本情况

从图表1中可以看出,女性比例比男性比例高,容易导致裸贷、美容贷等安全隐患的发生。另外,大一学生比例高出其他年级的比例许多,说明新生理财规划意识、消费观念和自我管理能力有待加强。

(二)大学生生活消费来源情况

图2显示,63%的学生生活费来自父母,4%的学生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生活费。

(三)大学生对校园网贷的了解情况

图3显示,部分学生对校园网贷了解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学生在进行消费的时候出现盲目现象,容易导致不良校园贷发生。

(四)大学生获取校园贷的途径

图4所显,只有6.7%的学生通过主动了解,大部分同学通过广告宣传了解,因而可推出当前大学生对网络借贷平台了解不够深入。

(五)大学生对校园网贷可靠性的认识

图5数据显示只有3.11%的学生认为校园网贷非常可靠, 42.67%的学生认为校园网贷不太可靠,结果显示学生对校园网贷的认可度并不太高。

(六)大学生参加校园网贷的情况

图6显示,进行过校园网贷的人数占48.47%,从未进行校园网贷的学生14.03%,数据表明学生对校园贷的利用程度处于中等水平。

(七)大学生进行校网贷的主要用途

图7显示,通过校园贷购买高档电子产品的学生占43.33%,购买生活消费类的学生占56.89%,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学生反映出追求时尚,对新事物好奇,不合理消费观念较为明显。

(八)大学生偿还校园网贷方式

图 8可知,大学生在偿还贷款的方式上,在偿还贷款方式上还有很多途径,但是大多数学生倾向于选择分期偿还贷款利息、到期偿还贷款本金偿还贷款。

(九)大学生对校园网贷的风险评估

图9显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校园网贷存在一定的风险,对校园贷的风险防范意识有待加强,对校园贷的风险方面认识不够全面,具有局限性。

二、大学生校园网贷存在问题

(一)“校园网贷”诱导学生过度消费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宽裕,家长给子女的零花钱也越来越多,导致子女的消费行为具有随意性。另外,“校园网贷”是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的产物,它抓住了大学生心理特征和消费行为习惯,迅速在各大高校盛行,但大学生没有稳定收入来源,无法为其情绪和冲动买單,这种超出自己实际支付能力的过度消费行为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校园网贷”平台存在借贷陷阱

大学生没有稳定收入来源,还款能力无法得到保障,属于信用贷款的“高危人群”。在我国征信系统尚未完善的情况下,仅靠道德约束来督促大学生按时偿还贷款存在一定难度。然而各类“校园贷”平台往往以降低贷款门槛的方式来扩大业务量,追逐更高的收益,因此许多“校园贷”平台在进行市场推广时都会使出浑身解数来诱导学生进行贷款消费,避重就轻进行贷款宣传,对贷款利率却只字不提。

(三)非法“校园网贷”暴力催收行为

校园网贷平台为为防止坏账,要求学生提供身份证和学生证信息和父母家人甚至是学校老师的联系方式作为担保。由于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学校和家人知晓此事,往往会向别的“校园贷”平台借钱还款,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会使学生欠贷款越来越多,最终深陷“校园贷”的泥潭而无法自拔。此外,非法“校园贷”不仅利息高,相互勾结,常采用暴力催收的方式逼迫学生还款,表现如下:①短信轰炸。对逾期还贷学生,不断向其发送短信和拨打恐吓电话进行催收;②声誉绑架,联系学生的亲朋好友,使其声誉受损;③裸照威胁,要求借贷者手持身份证的裸照或者视频作为抵押;④上门催收,请专门催收机构甚至黑社会对学生“登门拜访”。

(四)假借“校园网贷”之名进行诈骗

面对高额的贷款,有的学生会因不堪重负而选择轻生,有的则会在催收人员的威逼利诱下成为非法“校园贷”中介,由受害者转为加害者,通过诱骗他人使用非法“校园贷”赚取高额中介费的方式来偿还自己的贷款。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传销贷”,即非法“校园贷”中介借助“校园贷”平台招募校园代理,并要求其发展下线,以新的贷款者为上一层还款的方式来进行逐级敛财,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而言,容易落入非法“校园贷”预先设置的陷阱之中。

三、大学生“校园网贷”问题原因分析

(一) 校园网贷申请流程过于简单

校园网贷能够迅速进入各大高校,主要是由其门槛较低,审批核验流程简捷、放贷速度快等优势,只需提供学生证和身份证,据实填写自身信息就能完成信贷申请,这恰好契合了大学生没有稳定收入来源、怕麻烦和比较省事的心理需求。

(二)校园网贷的宣传方式种类多且繁杂

校园网贷平台除了在网站上进行广告宣传和推广外,还积极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宣传。首先,各个借贷平台会雇人到高校张贴网络借贷的小广告,发放小传单,着重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持续性宣传;其次,网络借贷平台经常会借助赞助之名,走进高校,对大学的社团活动进行赞助,通过这种式在校园内进行广泛宣传;再次,网络借贷平台还会着重针对大学生群体招收代理人员,利用大学生代理的特殊身份,进入大学生宿舍进行网络借贷业务宣传和推广。

(三)大学生存在不合理消费观念

大学生进入高校开始独立学习生活,在专业上学习动力不强,兴趣不大,但是在消费和购物上却越来越有主见和具有超前消费意识。另外,由于高校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进入大学后相对较为自由,部分学生爱慕虚荣的性格逐渐暴露,因日常生活花费较多或者为了攀比,导致家长给的生活费不足,便会盲目进行网络借贷消费甚至有的陷入网络借贷高利贷的泥潭里。

(四)高校缺乏较有成效的监管和引导机制

校园网贷广告宣传能堂而皇之地走进校园,贴在校园各个角落,充斥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但没有引起高校相关管理部门重视,也没有事后反应机制,在前瞻性上没有预控措施,无法把握每位学生对网络借贷的认知态度,这就大大助增了大学生进行网络借贷申请的可能性。

四、應对大学生校园网贷的对策研究

(一)加强学生管理,强化校园贷风险,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首先,普及“校园贷”相关知识。通过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金融素养,对学生进行金融知识的教育,法律知识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金钱观、消费观,正确认识“校园贷”,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加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其次,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设置准入门槛,对涉及信贷消费内容公益讲座和广告赞助等进行严格审核进行摸底查,对已入驻校园的贷款平台进行有效监督,建立贷款学生信息库,对学生过度的信贷消费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防控;全面清理非法“校园贷”广告,对非法“校园贷”采取零容忍态度。最后,建立“校园贷”预警机制。做好学生资助工作,落实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政策,避免因贫借贷;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做好应急处理工作,对于涉及“校园贷”的突发事件,要及时向有关政府部门报备,必要时请求公安机关的介入,力求将对学生的伤害降到最低。

(二)家长应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消费习惯和行为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注重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注重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孩子做好表率,培养其艰苦朴素、奋发图强的高尚品质;加强亲子沟通,有效的亲子沟通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耐心倾听子女的心声,以便及时发现其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

(三)政府应完善校园金融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学生“校园贷”监管力度

尽管相关部门相继发文规范“校园贷”,但均是以通知、指导意见、暂行办法等形式下发的行政法规,其法律效力有限,对不法分子的震慑力不大,因此,政府相关部门需加快在“校园贷”方面的立法步调,填补校园金融领域的法律空白,促进高校信贷消费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另外,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做到“执法必严”。相关部门在处理“校园贷”问题时不宜“一刀切”,应建立良性竞争机制:①提高“校园贷”经营企业的准入门槛,进行全面严格的审核;②建立“校园贷”的信息公开平台,严厉打击“高贷”、“裸贷”、“暴力催收”等非法行为。③完善“校园贷”的服务评价体系,对“校园贷”经营企业进行分级评价;④明确监管主体责任,制定责任清单,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与合作,建立全方位、多维度的监督管理机制,对“校园贷”实施综合治理。

参考文献

[1] 潘从武,武运波.校园网贷流行易纵容不理性消费[N].法制日报,2015-02.

[2] 徐涤寒.浅析高校助学贷款的还款问题及其对策[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6(01).

[3] 张磊.大学生网络贷款机会与陷阱并存[N].中国青年报,2016-02.

[4] 王东静,张社争.大学生网贷消费心理探析[J].榆林学院学报,2016(07).

[5] 景宇哲.大学生网贷与p2p[J].商业经济,2016(08).

[6] 张淼.大学生网贷行为法律规范分析[J].法制博览,2016(11).

[7] 杨千慧,郑洁.刘超.高校不良网贷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交际,2016(11).

[8] 王娜.高校大学生网络贷款问题及防范对策[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11).

[9] 黄静.高职大学生参与校园网贷的现状调查及分析[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8(02).

[10] 赵双,李静,龙丹.校园网络贷款的危害性及其防范[J].经营管理,2018(03).

[11] 耿成兴.大学生校园网贷乱象及其治理对策[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8(07).

猜你喜欢

校园网贷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校园网贷风险及其防控对策探析
唏嘘着悲情的担当:60万“校园网贷”一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