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柴胡:太行根据地诞生的第一支注射针剂
2019-08-27张艳鑫
张艳鑫
柴胡,味辛苦微寒,具有解表、退热、抗疟作用,对结核杆菌、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在我国是历史悠久的药用植物。但传统中医的用法,柴胡需要现煎现服,不可长期保存。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山区诞生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支中药注射液——柴胡注射液。规模化生产的柴胡针剂适应了战时急救的需要,打破了敌人的医药封锁线,有效支援了抗日战争。它首开中药注射剂之先河,成为现代中药批量化生产的开端。直至目前柴胡注射液仍然是治疗儿童感冒、退烧的推荐药,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那个烽火硝烟的革命年代,柴胡注射液的诞生无疑增加了几分血色,而更加鲜亮珍贵。
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对太行根据地进行了长期封锁和多次大规模“扫荡”,八路军面临严重的资源短缺,药品更是异常缺乏,如磺胺、阿司匹林、奎宁等一线用药的购买渠道经常被掐断,根据地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八路军便积极开展医药卫生生产自救事业,成立野战卫生部卫生材料厂,即利华药厂。以其为代表的材料厂和制药厂用土法生产纱布、脱脂棉、绷带和救急包等卫生材料用品,也摸索着生产其它简单药品,柴胡注射液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太行山区种类繁多、数量充足的野生药材很早就引起八路军注意,在缺少成品西药的情况下,这些中药药材作为替代品被广泛运用到战场上,其中柴胡作为消炎、增强免疫机能和抗病毒的重要药物,一直被八路军使用。但传统的口服方法见效慢、不易保存运输,难以适应战时应急的需要。为方便携带,八路军制药厂将柴胡制成柴胡膏,但临床效果并不理想。后来一二九师卫生部长钱信忠提议八路军制药厂把柴胡蒸馏提取制成针剂。1941年,利华药厂研究室主任韩刚提出了用柴胡制作针剂的主张和设计方案并牵头研制。根据地没有专门的蒸馏设备,医药人员就用廢白铁皮焊成水蒸气装置,把蒸汽通到放有柴胡的罐中,再连接焊接的冷却器装置收集蒸馏液。柴胡注射液稳定性较差,容易发生变色、浑浊,在技术操作层面有相当大的难度。开始蒸出的柴胡液是浑浊的,上面漂浮着一层油,之后经第二次蒸馏,终于蒸出了透明的柴胡液体。这就是中医药史第一支肌注中药注射液,被命名为“瀑澄利尔”。科研人员在自己身上进行疗效试验,后又在职工和医院内扩大临床观察,确认效果良好之后,这种针剂被正式命名为“柴胡注射液”。由于疗效较好,柴胡针剂以每月10万盒以上的数量投入生产。八路军总部在黎城广志山设立的后方医院,是当年太行山根据地最大的野战医院,容纳了太行地区历次反“扫荡”战斗中受伤的众多八路军战士,柴胡针剂的应用为他们重返前线提供了强有力的医疗保障。
柴胡注射液也实现了我国中药针剂零的突破。这一重大成果,在太行山区和整个医药界产生了巨大反响。1941年五一国际劳动节,该药受到晋冀鲁豫边区大会的奖励,韩刚被八路军卫生部授予“创造发明家”荣誉称号。1943年5月《新华日报》曾为之发表了专题报道,称赞柴胡注射液研制成功是一大创举。短短几年,利华制药厂自行研制的药品达七八十种之多。1945年国民党对解放区发动进攻,前方部队和医院急需大量麻醉剂等药品和卫生材料,制药厂调整组织机构、扩大制药规模,开展药品生产突击竞赛支援前线,有效缓解战时药品窘境,为人民军队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
新中国成立后,柴胡针剂的生产逐步走上规模化、工业化发展的道路。1950年1月15日正式建立武汉制药厂,分属四野卫生部。1954年12月,武汉制药厂对传统柴胡注射液进行了重新鉴定,投入大批量生产,成为国内工业化生产的第一种中药注射剂。柴胡注射液的成功研制带动了全国开始着手注射剂的研制工作。
在药剂学领域,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改变了传统中药不能用于急救的弊端,药效迅速,作用可靠,更适于抢救危重病症之用,是现代中药剂型的发展方向之一。抗日战争时期柴胡注射液最初是在临床急用的前提下开始的,因此制成针剂并用于临床相对于其它药来说较早。它的问世是土法和新技术有机结合的医药成就,是战时特定条件下的产物,更是药材物质基础、医药研制技术和人才三者的有机结合,是中西结合的典范。将作为中药的柴胡借助西医皮下注射的手段制成针剂,其剂型的开发和改进,可使柴胡不同有效成分最大限度地发挥治疗作用,标志着中药针剂时代的到来,使传统中医药在危急重症领域发挥积极作用的设想成为可能,对中药药剂学的完善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责编 申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