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理念下黔南地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研究
2019-08-27吴晶晶
摘 要:文章立足于黔南州高校学生群体,将“三全育人”用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从“三全育人”的视角探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路与方法。通过观察、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了解黔南州地区高校学生特点,并根据黔南州地区高校学生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际情况,提出相应心理健康系列课程的拓展课程设计,为黔南地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研究提供现实依据。
关键词:三全育人;黔南地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
2018年7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被纳入思政教育工作范畴,目的在于培养人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人们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提供基础和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和全员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三全育人”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全员育人”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全员育人”:包含了教师、学生、辅导员、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教职员工,相关社团学生以及各班心理委员。全员共同参与,既有教育工作者,也有教育对象和从业者,他们既是教育服务者,也是参与体验者。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全方位育人”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全方位育人”:心理学专业教师需利用网络,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营造积极的校园心理氛围;教医共建畅通联络渠道,及时与家长沟通、反馈学生心理问题,解决心理危机,或方便学生转介;高校学生宿舍管理人员需提供一定的心理支持,打造温馨家园。在高校育人体系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较为广泛,涉及生活、情感、人际关系、职业生涯规划等,知识体系结构较为立体,可通过讲座、课程、活动等形式渗透到每一个环节。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全过程育人”
大学生从进校到毕业,其心理塑造、价值观养成是一项长期战略工程,贯穿本科教育教学全过程,需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贯彻始终。
二、黔南地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现在高校在校大学生多是“00”后,相较以往的学生,在丰富的物质生活与优越的环境下,他们的自我意识更强,社会认同感相对减弱。一方面,对学生群体情况掌握存在难度;另一方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师资力量和工作方法上也存在不足。从“三全育人”视角分析,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员育人”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笔者通过对黔南地区高校调查发现,在发挥全员育人体系的作用方面,尤其在协同处理心理健康工作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得不足。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师资队伍不完善,心理健康教师、辅导员、教职员工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从事心理健康工作的老师对心理学知识相对熟悉,但师资力量薄弱,师生比不足。学生对个人心理健康状况认知不足,若出现心理问题,往往归因为事件本身。同时,对于人际关系感知迟钝,对社交及交往需求减退。这一现象有待发挥学生朋辈教育功能,建设以相关社团学生以及各班心理委员为核心的心理健康学生工作队伍,充分调动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对于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缺乏系统、有效的学习途径及方法,全员参与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全方位育人”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通过统计分析黔南地区高校心理咨询实践和跟踪研究获悉,相关部门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主要体现在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不够重视,心理学专业教师及专职心理工作者配备不足。同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技能不健全,以至于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及团体辅导等方面不够专业,缺乏实效。
(三)“全过程育人”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黔南地区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度不足,学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未能达到一般必修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会产生的不同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未能针对其心理特点进行设置。就这一现实矛盾,建立系统性、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十分必要。尽管很多高校每年也開展心理培训、心理讲座、心理活动月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但总体来说工作开展得不够深入,形式和内容不够丰富,不契合每个阶段学生的需求,导致参加人数不多、参与积极性不高,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全过程育人上的缺失。
三、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建议及课程开发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思想发展的系统培育工程,要保证其发展的系统性,须营造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及全方位育人的氛围,在整体教育中全方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建议
首先,高校要加强专兼职心理工作者的培训及实践教学,系统专业地开展心理学理论知识、心理辅导技能、团体辅导及团体活动技术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训。其次,要结合专业教学,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专业知识讲授中,通过实践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再次,要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生态体系,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到考评,从心理工作的落实到异常学生的反馈,对实际效果及反馈数据进行分析,加强有利因素,降低无效甚至是反效的行为,逐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生态体系。最后,注重心理健康文化的传承与熏陶,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涵,削弱消极心理的影响,建立积极心理品质。
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抓住重点、精准发力,开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全面、系统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一的学生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应该进行适应性教育与人际交往方法指导。大二的学生可进行自我认同教育及学习心理调适。大三的学生面临考研与就业的抉择,要讲授情绪管理与疏导方法,讲解人格的特点与类型,帮助学生形成自我认同感。大四的学生面临就业,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讲授非智力因素与职业的匹配关系、面试心理技巧及就业心理调适等。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
(1)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之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经调查了解,高校大一新生的普遍问题是人际关系问题。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会对学生性格及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产生许多不良影响,因此,设置以友善、人际交往为主题的课程显得十分必要,旨在让学生掌握人际关系处理技巧,并激发学生“友善”的积极心理品质。通过课程设置的不同场景,让学生体验与人相处的感受,从中反思自己在过去人际交往中的不足,进而引导学生自发的作出改变。情景剧的设置或选择不是随意的,可根据学生存在问题,其具有明确的设计意图,与课程目的相对应。情景设置贴近学生学习、生活,能让参演的同学身临其境感受当事人的内心冲突,获得更真实的体验,产生共情,同时,能够增强观众的代入感,拥有更生动、形象的体验。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之正确对待自己的情绪
据调查了解,大二、大三的学生熟悉大学生活后,关注自我,情绪体验较为深刻,但他们易受外界观点、信息影响,思想活跃,情绪起伏变化较大。因此,有必要設置以调试情绪为主题的课程。
课程设置要以积极心理学对情绪的观察为起点,创设情境,尝试练习,调适情绪,以个人对情绪的控制为终点,引导同学们学习积极心理学的策略。在精心设计的积极心理学课程中,同学们才能通过体验情绪变化,感受调控情绪的过程,增强自我意识、自我认知、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指导和自我克制。积极心理学课程利用积极情绪,实现积极的目的和结果,帮助同学们学习并理解如何控制情绪。在同学们学会自我控制之后,他们就会发现:生活不仅是可控的,而且充满诸多乐趣。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之激发积极心理品质
根据前期调研了解,高校大学生普遍缺乏积极心理品质,拓展活动课程的设置基于学生的参与及自我体验,旨在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注重积极心理品质的激发,帮助同学们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激发勇敢、坚持、自律、感恩、团队精神等积极心理品质,学会合作。
从宏观的“三全育人”角度转移到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三全育人”上,尝试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寻找新的突破口,从“三全育人”的视角探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点突出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体验式教学,帮助高校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的本质,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我们应在平时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同学们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拓展课程。“三全育人”不是靠一节课或是一次活动就可以做到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更不是哪一位老师的事情,而是要靠我们所有的老师一起努力,一起发现问题,不断开拓创新,不断探索适合自己学生的方法,让学生们的世界充满正能量,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未来。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 童茜.新时期高校“三全育人”教育模式的实施方案[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1).
作者简介:吴晶晶(1984.08- ),女,广东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应用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