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泽宁:感受职业的魅力

2019-08-27

教育·综合视线 2019年7期
关键词:小勇青年教师教学研究

陈泽宁,广东台山市人,台山市任远中学副校长;1983年8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台山市首届学科带头人,江门市第三届学科带头人,南粤优秀教师;曾指导学生参加全国科技创新大赛获一等奖。

从教30多年,陈泽宁与同事一起解决过很多学生成长的经历问题。这些故事,触动他不断思考,不断刷新其职业生涯的感悟。

聚 会

2019年春节期间,陈泽宁被邀请参加毕业已10年的同学聚会。席间,一位男同学拿着酒杯,领着一个小孩走到他跟前,让小孩称呼他为“师公”。这位同学告诉陈泽宁,他就是当年的“调皮小勇”。这个名字,陈泽宁没有忘记。

10年前,陈泽宁调到一所乡村九年一贯制的学校,担任中学部教导主任,当时的中学部只配备一位主任,所以他既要管教学,又要管德育。因此,陈泽宁经常在课余时间为初一新生“当爹当娘”。一次检查中,他留意到初一(2)班有一位男同学,下课时常常在座位上发呆;一次在学校食堂吃饭时,陈泽宁了解到这位学生的情况:他叫小勇,是个独生子;在他上小学一年级那年,他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因伤心过度,不到半年就疯了,到处游荡,小勇从此就没有家了。村干部为了方便照顾小勇,在村委会腾出一间房让他住,上学时就在学校吃饭,假期时在村里一间小食店吃饭。在村干部的倡议下,村集体与村民捐款解决了他的读书生活费。小勇与所有孩子一样调皮,进入中学后,心事也变得多了起来。陈泽宁因此特别关注小勇,找机会接近他,谈一些生活、学习的事。经过多次接触,陈泽宁发现小勇善良、聪明,解决问题有办法。所以在一次教师会议上,陈泽宁以教导主任的身份向全体教师倡议:尽教师责任,关爱小勇,想方设法将小勇教育好、培养好,让他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学校开展“三字一画”校本课程训练,要求每位同学准备纸笔墨,美术老师早就为小勇准备好了。初一班主任黄老师发现小勇的校服比较脏,头发凌乱,于是买了洗衣粉、洗发水给他,教他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事务。小勇也很快掌握了。从那以后,小勇自理能力强了很多,头发梳得整齐,书桌也收拾得干净。从此,小勇有了自信心,与同学交往也多了,融入了这个集体,当小勇生病的时候,有同学及时送他到村里诊所看病。

第二学年,学校各班建立“微图书馆”,采用自愿原则,让同学将家里的书放到“微图书馆”供大家阅读。小勇家里没书,就担任“微图书馆”管理员,将图书管理得有条有理,在全校的图书管理评比中获得好评。小勇一天天在进步,初三中考完后,他被一所中专学校录取,学习汽车修理专业。可录取通知书一到,麻烦又来了,哪有这么多的钱供他去读书?班主任赵老师找陈泽宁一起去跟校长商量,看看能不能解决小勇的读书问题。校长带队一起去找村干部商量筹钱,最后由学校带领小勇去学校注册。后来,陈泽宁接到了调令,离开了这所学校。在小勇读书的3年里,陈泽宁并没有停止与小勇的联系……

宴会结束,一个个学生向参加聚会的老师道别,陈泽宁脑子里还在不停地思考:在人生旅途中,家,是港灣,给人们温暖,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是安全感、幸福感的归属。然而,这一切对小勇来说都没有。他在成长中所遇到的挫折比同龄孩子都很多,现在有了自己的汽车修理店;并且有了美满的家庭,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思 考

陈泽宁参评中学高级教师的时候,重新思考如何进行教学研究,看到了教师与学生的教和学都很辛苦,效率却不高。陈泽宁开始思考:如何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尽可能好的收益?他认为,唯一的方法是向科研要效率,通过科研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从那时起,他不断积累经验,把这些体会和经验整理、总结出来,上升到理论的范畴,并在一定范围内加以推广,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力度。

陈泽宁从物理、数学两科入手,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分别对学生的注意力、运算能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心理能力进行探究。教学实践使学校的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长进,每次物理、数学竞赛成绩在全市农村初中名列前茅。

地方生源的减少,导致学校合并,也因此带来了教师素质的差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陈泽宁担任教导处主任后,带领数学科组长听全校数学教师的课,再利用《数学能力测试题》对三个年级学生进行测试,然后进行分类分析、统计,并同时对学生进行访谈,综合分析得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学校成立课题组,针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确定数学课程教学改革解决数学课质量低下问题。此项目先后经历“国家级课题、广东省级课题、江门市级课题、台山市级课题”五个阶段,长达8年的探索,研究项目构建了既注重全面素质,又注重个性发展的“一体三层四维”实践研究体系,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益,学校因此成为“广东省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试点实验的学校”。陈泽宁先后出版《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研究》等3部专著;有63篇项目研究系列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项目成果《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研究与实践》获2015年江门市普通教育教学成果奖;获2017年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其案例由“广东教育微信公众号”与《广东教育》杂志联合向全省推广。

传 承

密切联系教学实际是一线教师教科研的生命线,也是教师进行教科研的最好舞台。总结这些年来的教学研究,陈泽宁表示:教师应当以问题作为课题,从现象走入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陈泽宁深深体会到,所谓教育科研就是教师把教育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或发现的问题,运用教育理论加以分析、总结与提升,找出应对策略,从而解决教学实际中的问题。2018年,台山市成立陈泽宁名教师室与广东省陈泽宁名师工作室。陈泽宁积极承担培训青年教师重任,有计划、有步骤地来引领青年教师成长。

工作室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更高平台。陈泽宁要求青年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解决教学实际问题,通过反思自身教学行为,从教学主体、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上获得教学体验,打造属于自己的“高效课堂”。

猜你喜欢

小勇青年教师教学研究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有一个人是多余的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有一个人是多余的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最高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