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视角下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对策分析
2019-08-27陈里加
陈里加
摘要:共生体现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建筑工业化的共生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自然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命运关系。本文基于共生视角,论述了建筑工业化的内涵和本质,并提出几条推动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为加快我国新型建筑工业化体系的建设进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Abstract: Symbiosis is embodied in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symbiosis of industrialization of buildings is essentially an interdependent, harmonious and unified fate relationship formed between people, between nature and between man and nature. Based on the symbiosis perspectiv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 and essence of building industrializa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building industrialization,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China's new building industrialization system.
关键词:建筑工业化;共生;对策分析
Key words: industrialization of buildings;symbiosis;countermeasure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20-0068-03
0 引言
建筑工业化,就是以工业化大生产代替传统建筑施工的过程。
从1956年至今,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对建筑工业化一直保持认可和支持的态度,但支撑建筑工业化发展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技术环境等不成熟,导致我国建筑工业化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状态。工业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建筑工业化则是社会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组成部分[1]。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从小规模的、不成熟的建筑工业化,直接进入基于新技术、新原则的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初级阶段。新型建筑工业化是以建筑设计标准化、生产工业化、施工装配化、管理信息化、运营智能化为特征,形成成套集成生产技术以及完整产业链,实现低能耗、高质量、绿色化、全寿命周期价值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筑[2]。共生则体现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建筑工业化过程中,如何有效的集成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知识等资源,如何最大化的协同众多利益参与主体,是实现新型建筑工业化高效率与高效益的关键。本研究基于共生理论,通过分析建筑工业化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关系与协作,从而构建适合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协同机制,形成合作文化,最终通过这种“软文化”来加快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
1 共生视角下建筑工业化的内涵与本质
1.1 共生视角下建筑工业化的内涵
1879年,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Anion De Bary)提出共生(Symbiosis)一词,指的是在一定环境下,两种或者多种物种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形成相互依存、协同进化的关系。本研究以共生和工业共生概念为基础,将共生视角下的建筑工業化定义为:在建筑工业化过程中,以设计、生产、施工、运维等多环节多专业相互协作,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合作、共享、互利、互惠为特征,通过共生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的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建筑工业化的共生关系,具体来说,就是在国家制度、政策等刚性条件下,建筑工业化形成一种人与人之间、自然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命运关系;在激励、共享机制等柔性管理下,建筑工业化又建立起来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组织之间以及人与组织之间的一种相互信任、依赖、共存的紧密关系。
1.2 共生视角下建筑工业化的本质
基于共生视角下建筑工业化的本质就是利益的均衡。在很大程度上,信息资源可转换的有用价值越大,所获取的收益就越多。如何使信息资源在工业化建造过程中流通,共享是一个关键问题[3]。实现建筑工业化的共生,就是要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就是要提高建筑工业化中各利益相关者之间信息交流的效率和有效性。信息资源的共享不仅是建筑产业发展的基本单元,也是整个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在建筑工业化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计划信息、研发信息、设计信息、生产信息、采购信息、施工信息、运营信息、拆除信息、废物回收与利用信息以及国家政策、法律信息之间通过信息的共享,共同构成了建筑工业化的信息协同环境,如图1所示。
2 對策分析
工业化是一种社会经济的过程,我国建筑工业化水平不高,未能实现建筑工业化的高效率、高科技、高质量、高效益[2]的效果。共生视角下,建筑工业化的发展需要多主体协同工作,需要实现信息的共享与管理的柔性化,才能最大化的实现我国建筑工业化。
建筑工业化中各个协同主体都掌握着各自的核心信息,即使是引进具有高度信息集成化的BIM技术,信息不对称还是普遍存在的。有效的协同机制能够促进协同主体间协同的持续性[4],减少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工业化建设过程中多个主体的协同性,促进利益相关者对于工业化建设的积极性,从而推动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因此,为完善协同主体间的协同机制,提出激励机制和共享机制这两个子机制。
2.1 激励机制——注重协同主体发展激励
为促进工业化建设中协同主体间的“连接”,完善协同主体间的协同机制,需要成熟的组织激励机制。组织激励机制是建立协同主体合作长效机制的有效手段,成熟的组织激励机制应具有良好的组织物质激励和组织发展激励[5] 关系。有研究表明,组织发展激励对组织创造力有正向影响,而组织物质激励对组织创造力的影响不显著[6]。因此,组织激励机制的建立应注重组织发展激励,同时兼顾适当的组织物质激励。
工业化建设主体间的发展激励,主要存在在决策协同主体与管理协同主体、设计协同主体、运营协同主体、监管协同主体等之间。协同主体发展激励具体措施如下:决策协同主体可与其他协同主体签订协议,当工程设计合理、投资降低、进度提前、质量达标、无安全事故、运营效益良好等,下一个工程项目仍与该协同主体合作,并授予荣誉证书,这既能促进工程项目的成功实施,也为协同主体提供一份荣誉,有利于各个协同主体的发展;当决策协同主体无新开工项目时,可将其推荐于有项目的组织或单位,这既能为其他工程项目带来优良的协同主体,又能为协同主体带来利益。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决策协同主体向其他协同主体提供免费的培训与学习,有利于提高其他协同主体的积极性与协作意识。另一方面,对于协同主体间的物质激励,由于其不具有长期性与发展性,因此,决策协同主体给予其他协同主体福利与奖励金等物质激励,应把握好时机,如在紧急情况下的临时变更时的物质激励,在重大环节实施时的物质激励,在质量检查与验收时的物质激励等。通过建立协同主体间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协同主体间的合作与协作,易于形成较高的协同效应,益于协同主体自身和工程项目本身。
2.2 共享机制——降低信息共享权限
工业化建设过程涉及大量的复杂决策任务,而复杂决策任务的高级解决方案要求成员有效地集成独特的、相关的、通常是多样化的信息集合[7],这使得信息共享变得尤为重要。信息共享是各个协同主体共同利用其可用资源的中心过程,也是实现运作协同、形成协同效应的关键。为加快我国建筑工业化的进程,基于共生视角,提出工业化建设协同主体信息共享机制,如图2所示。由于竞争的激烈性,共生视角下,各个协同主体输入信息流,形成信息产品,通过拥有权限控制信息共享,有权限的协同主体可获取对应的文本、图表、音频、视频等信息产品,然后进行信息的协调、管理、反馈和创新,实现信息的更新与整合,形成信息共享循环,最后输出信息流,实现协同主体间的协同效应。在以上信息共享机制中,协同主体对于信息共享拥有权限否,是信息共享实现的中心环节。因此,为实现共享机制应降低信息共享权限。
协同主体获取信息共享权限的途径,一方面是通过实践,即协同主体在内部和外部环境中收集大量的数据、整合成信息产品、获取有效信息,与其他协同主体形成竞争力,并以信息交换的被动方式获取共享的权利;另一方面是通过与其他协同主体建立成熟的关系架构[8],以信任、合作为基础的主动方式获取信息共享的权利,这种方式有利于协同主体系统的稳定与发展,也是降低信息共享权限的有效方式。无论是协同主体或主动或被动的降低信息共享权利,协同主体拥有的共享权限越高、越多,越易形成高信息状态的组织,所实现的协同效应水平也越高,工业化建设的水平也将大大提高,建筑工业化的进程也将得到快速推动。
参考文献:
[1]沈祖炎,李元齐.建筑工业化建造的本质和内涵[J].建筑钢结构进展,2015,17(5):1-4.
[2]纪颖波.新型建筑工业化前路漫漫[J].施工企业管理,2012,6:34-36.
[3]何关培,李刚.那个叫BIM的东西究竟是什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4]解学梅,吴永慧,赵杨.协同创新影响因素与协同模式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长三角316 家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15,27(8):77-89.
[5]Jia L., Shaw J. D., Tsui A. S., et al. A Social-Structural Perspective on Employee-Organization Relationships and Team Creativity[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4,57(3):869-891.
[6]马喜芳,钟根元,颜世富.组织激励与领导风格协同对组织创造力影响机制研究[J].管理评论,2018,30(8):153-167.
[7]Jessica R. Mesmer-Magnus, Leslie A. DeChurch.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Team Performance: A Meta-Analysi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9,2,535-546.
[8]Cristiano de Oliveira Maciel, Carlos Eduardo Liparotti Chaves. Informational status in intra-organizational networks: The role of knowledge sharing and structural holes[J]. Management Journal,2017,52:189-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