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建设美好生活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2019-08-27邓先奇
摘要:新时代建设美好生活是我国新发展阶段的战略目标,有着深厚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从历史方位上讲,表明我国已站在当代人类文明“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开启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美好生活有特定的理论内涵和特征,新时代建设美好生活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应在加强和改善收入、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民生建设中具体落实。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实践,是进行美好生活的“社会建构”;通过各种方式培育和引导人们建立美好生活方式,是进行美好生活的“自我建构”。
关键词:美好生活;历史唯物主义;新时代
基金项目:湖北中医药大学青苗计划项目“国民幸福视角下的消费文化构建”(2015ZXX020);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新时代建设美好生活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和现实道路研究”
中图分类号:B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9)07-0052-05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民生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作出了新时代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论断,美好生活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核心关键词。学术研究应为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从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出发,深入剖析美好生活的提出背景、理论内涵、价值目标、系统生成和自我建构的深层机理,有利于建设和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
一、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我国新发展阶段的根本特征
马克思说过,“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①。人类就是在自己的活动中创造着历史,人的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生活得更好。马克思对历史的见解可具体化为“社会历史是每个人的能力和自由通过劳动而形成、发展和实现的历史”②。马克思始终从世界历史发展规律审视人类的美好幸福生活,认为历史的最终目的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就是美好生活成为现实。在人类发展的第一个阶段,马克思将之概括为“人的依赖关系”,个人依附于特定的共同体,人的能力的发展是不自由、不充分和缺乏深刻内容的;在第二个阶段即资本主义社会,人只有通过物才能表现和确证,马克思将其描述为“物的依赖关系基础上的个人独立”;在第三个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基于全面的、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基础上的人的自由个性的形成。马克思在考察人的历史发展问题上坚持了科学观点和价值观点的统一,最终走向“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和谐一致,实现个人的自由、和谐和全面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秉承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一基本观点,精辟地指出:“历史总是伴随着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向前发展的。”③ 他在多次讲话中都反复提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中央始终把“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作为自己的执政理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核心战略目标。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上升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方面,是由我国新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已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我国的工业、农业、服务业的发展都取得长足的进步,工业制造业迅猛发展,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工厂”;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52.9%,迅速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发展日新月异,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016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821元,恩格尔系数为30.1%,已属于国际公认的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文化产业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其增速始终高于GDP增速,居民文化消费在消费中的比重越来越高。这些发展中的成就表明,从“供给和需求”双方矛盾来讲,我国人民的生活需要和社会生产的供给条件都产生了质的飞跃,中国经济正在告别落后的社会生产,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获得了有效满足。下一步发展的目标是通过平衡和充分的供给,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把建设美好生活作为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目标,既体现了我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宗旨,也符合马克思的“初心”。当下中国已站在当代人类文明“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开启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这意味着我国开启了走出以“物的依赖”为标志的人类“史前史”,走向了真正的“人的历史”的发展道路,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要创造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体现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根本要求,也是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展现。
二、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理论内涵和特征
在理论上,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发展就是生活的进步和发展;在实践上,新时代的根本使命是实现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目标。只有明确美好生活的内涵和特征,我们才能有理论自觉和实践创新。
对美好生活内涵的界定应符合我国新时代的要求和我国的具体国情。党的十八大强调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提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2017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幕式上指出,我国社会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人们“期盼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要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些论述表明实现美好生活并不是只有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就可以達成,还需要社会提供多方面的综合条件。美好生活意味着人民多方面的需要得以满足,从而在生活中体验到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最终达到的状态是马克思所设想的“所有社会成员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新时代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全面性和发展性。首先,美好生活需要是源于人性的正当合理需要,满足此类需要是人不可剥夺的权利,一切否认、压抑人的美好需要的行为,都是违背人性的,从根本上否定了人自身。根据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综合,相应的,属于人性的需要就包括人的自然需要、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内容更为全面和丰富,既要有自然需要的满足,即经济发展带来的富裕生活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带来的赏心悦目,也需要社会的民主、文明、和谐带给人的幸福和尊严,还需要人的全面发展和对未来更好生活的信心带给人的精神愉悦。人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追求是人与动物的区别所在,动物的需要和自己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但自由的有意识的人类活动则“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無机界”④,也即通过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在自己所创造的对象世界中反观、确证自己,以满足自身在物质、精神和审美等多方面的全面需要。人在实践中追求美、创造美、实现美,实现美好生活,突出人的需要的创造性、丰富性和发展性,这是人的本质的体现。其次,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容是不断发展的。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的低层次的生存需要(吃饱穿暖等)对人的激励作用有限,进而对旨在提高生存质量、优化生活条件的享受性需要(娱乐休闲等)和自我实现的发展性需要(自由自觉、正义、完善、审美等)有着更高的要求。需要的发展过程是由低到高依次推进的,低一级需要满足以后,高一级的需要就变得突出和迫切了,进一步成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中国古代思想家墨子说,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此时的“饱”、“暖”、“安”就是物质生活需要,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美”、“丽”、“安”就是享受需要。
新时代要满足人的美好生活需要就必须正视它的全面性和发展性。新时代,在需要的内容上,人们更多追求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在需要的层次上,人们对发展性需要和享受性需要的要求更为迫切。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和多方面的特点,这既是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的必然结果,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人们进行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动力和源泉,没有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就不会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才能实现。创造、感知、实现美好生活,是有条件的。在私有制的条件下,人的需要具有利己和占有的特性,人的感觉变得愚蠢和片面,对任何一个对象,只有直接消费和占有时,才觉得它是我们的。随着私有制的废除、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确立,一切属人的感知能力和特性才得到解放。马克思指出:“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某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某种新的生产对象具有何等的意义: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在私有制范围内,这一切却具有相反的意义。”⑤ 人的本质力量的发挥过程,就是人通过创造性生产劳动,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优化社会关系,充实、实现和确证其自由个性,满足其各种需要,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以,只有构建一定的社会条件,才能充分发挥人的本质力量,才能展现和实现人的美好生活需要。
总之,美好生活需要是源于人的本性的需要,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既不可压抑也不可忽视。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仅有广泛的内容,而且是一个递进发展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成就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准备了条件。人们感受到自由、安康、舒适、幸福,体会到被尊重、被关爱,享受着社会发展带来的文明成果,美好生活正在由理想成为现实。而这一阶段美好生活需要得以满足,又会激发更高一层次的美好生活需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无止境,最终实现所有社会成员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它将贯穿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
三、建设新时代美好生活彰显了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我党一直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建设美好生活既是为了人民群众,也要依靠人民群众,这是我党在新时代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至上价值取向的内在要求。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应是工作的价值取向、政策的制定导向和服务的中心之地。实际上,人民是亿万百姓的集合,“每一个人”,不论他是农民、工人,还是进城务工人员,都是人民中的一员,都是人民的组成部分。我们的方针政策、实施方案,都应围绕每一个人、每一个阶层、每一个群体的美好生活需要制定和运转。但由于一方面人民是由不同群体构成,每个人的原有基础、生活际遇和人生追求不同,对美好生活的诠释也不尽相同;另一方面不同个体综合考量自身条件和价值追求提出的个性化的合理需要,都应该得到尊重和满足,这就对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不仅仅强调为人民服务,还要调动人民的积极性,要让人民各尽所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做出应有的贡献。
唯物史观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⑥ 这就意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是彼岸世界的抽象的、虚幻的,而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生成的,是具体的、现实的,有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建设美好生活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显著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体验到美好生活所在。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砥砺奋进、成就辉煌的五年,党中央回应人民的期待,在精准扶贫、教育发展、就业改善、收入增加、全民保障、完善社会治理等方面的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落地生根。随着收入、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民生建设成效不断彰显,人民群众的生活不断改善,发展进程中愈发注重民主、平等、公平、正义,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美好生活正从理想变成了可以实现的、可以感知的、可以切身体验的生活状态,每个人都愿意生活在其中,人民群众在共建中共享,共享中共建。
四、在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实践中进行美好生活的社会建构
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并不是某一方面目标的达成,而是全方位、多层次需要的满足。人只有在社会这个共同体中才能生存和发展,美好生活必然要在美好社会中形成,如何构建美好社会从而生成美好生活?可以从唯物史观对社会发展根本规律的揭示中寻找答案,“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⑦。人类社会是一个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内容的庞大系统,社会生活包括各方面,既有物质生活,也包括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等,在这些不同的生活领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都是生成美好生活不可缺少的社会条件。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⑧。这意味着必须通过实践的方式,以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价值目标,能动地改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全面优化人们的生活资源供给条件。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这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制定了新时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些目标就是进行美好生活的社会建构,最终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在经济方面,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⑨。这种感性的人类劳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人们只有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获得吃、穿、住、行等物质需要的满足以后,才可能从事诸如法律、宗教、文化、艺术等精神层面的活动。“忧心忡忡的、贫穷的人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⑩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更要求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人民大众的美好幸福生活奠定物质基础。但我国现阶段社会生产相对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发展得不平衡、不充分,所以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满足人民对物质文明的需要。
在政治方面,马克思在考察人类历史过程中,揭示人的类特性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人对自由自觉的需求是源于人的本质的需求,合法权利得到有效保护,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法律和制度不仅不会束缚人,还能解放人,促进人权利的落实。” 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使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合法权利得以实现,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推行“依法治国”,实施“良法善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使国家和政府权力运行在正确的轨道上,这些不仅维护了公民的合法权利,也使个体的人格得到尊重。人民的“人格平等”的实现得到保障,是建构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
在文化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繁荣和文明的社会文化不仅能推动社会的发展,也是人民的基本需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满足人民对先进文化的需要,这也是新时代建设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实现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要首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到人民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中去。没有了理想,生活将会无趣,人的生活与动物的生存也就无异。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其次要发挥思想道德对美好生活的引导作用,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通过道德建设,使人对过度的感性欲望与自利倾向进行调节和控制,从而使需要具有合理性、协调性和适度性,并促进社会成员人性向美向善,社会有序和谐。最后,通过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在精神文化上的新期待。
在社会方面,人离不开社会,人必须生活在共同体中,“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社会秩序、和谐的社会关系都是美好社会的表征,也是美好生活的生成条件,应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满足人民对社会文明的需要。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人民得到了充足的社会资源,有了全面发展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得到社会认同和社会尊重,就会产生获得感;人民身心愉悦,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道德态度积极,对未来充满信心,就会产生幸福感;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秩序井然,面對社会风险时能够得到有效的社会支持,社会建立了良好的生存保障机制,则会产生安全感。总之,当人们情感上产生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所向往的美好生活也就成为现实。
在生态方面,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表明,人类历史是从自然界生成和发展而来的,人类史本身就是一部自然史。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要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并从事生产活动,否则人类根本无法生存。人类的实践活动应该尊重自然,如果仅仅为了求得利润最大化而竭泽而渔,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人民美好生活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只有通过人的劳动创造从自然界中获得,人民美好生活所需要的优质生态产品也只有大自然才能提供,所以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要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从而“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是建设人民美好生活的客观要求,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整体把握。
五、通过多种方式实现美好生活的“自我建构”
新时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就是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为建设人民的美好生活提供社会条件,并通过一系列民生政策来落实美好生活。但这只是美好生活的“社会建构”、外在条件,生活是否真正美好,对生活是否真正感到满意和幸福,最终要通过具体的生活者来体现。为此应通过各种方式培育引导人们建立美好生活方式,进行美好生活的“自我建构”。
首先,充分发挥实践在美好生活的自我建构中的作用。实践的过程是一个主体和客体双向对象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人的本质力量得以展现,人性得以完善,现实世界朝着理想世界生成,人各方面的需要得以满足。幸福美好生活正是在通过实践进行社会建构和自我建构的过程中得到实现的。劳动是最主要的实践方式,“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过程中,人的劳动积极性得以发挥,人的自由自觉、聪明才智得以展现,人们在生产和享用更丰富、更高端、更安全的劳动产品中获得更美好的幸福生活。美好生活的自我建构过程是一个人性不断健全的过程。健全人性的发展意味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潜能的展开,人性中的感性存在和理性存在和谐统一,知情意之间协调,人的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合理确立,人生目标的合理定位等,都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活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就是形成正确生活观的基础。实践丰富人的感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完善美好生活的主体。
其次,美好生活的自我建构应抵制消費主义文化的不良影响。人们通过消费一定的物质文化资料,使适度的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得到满足,才会产生幸福和美好的感觉。消费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可以拥有更多更有营养的食品、更大的住房面积、更便捷的通讯和出行、更优质的教育和医疗服务等,这也是美好生活发展性的体现。但消费主义文化浪潮下刺激出来的“虚假需要”是人们早先并不知道而且是无限度的,是被广告和宣传不断刺激和制造出来的欲望。“现行的大多数需要,诸如休息、玩乐、按广告宣传来处世和消费、爱和恨别人之所爱和所恨,都属于虚假的需要这一范畴之列。” 这种“虚假需要”并不是人的真正需要,“虚假需要”在满足的过程中会带来资源浪费、心理失衡、人际关系扭曲,与人们追求的真正的美好生活背道而驰。为此,应落实新时代所倡导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导人们抵制消费主义文化的不良影响,从人的本质需要出发,倡导理性、全面、适度的和谐消费文化观,合理地取舍生活,从而摒弃“用‘物的东西挤掉支撑美好生活更有价值的、精神的、情感的和友爱的、需求的物质主义生活观”。
再次,美好生活的自我构建要提升和营造个人“美好生活能力”。对每一个具体生活者来说,还需要具有将国家和社会提供的经济文化条件、个人和家庭所能获取的生活资源转化为优质生活的能力,拥有对美好生活的创造力,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力,这就是“美好生活能力”。个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通过锻炼保持健康的身体,有一份能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有较高的收入为自己的生活打下良好的经济基础,善于经营与朋友、家人的关系等。同时,个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感受美好生活的能力:坚定理想信念,把握美好生活的方向,相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必将使自己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关注身心健康,在保持健康之体魄的同时追求精神人格之提升,使身心协调统一;有良好的社会心态,有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学会感恩,乐观豁达,行善行孝,崇尚德福一致,努力追求人格完善,积极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所以,当人们拥有创造美好生活和感受美好生活这两种能力时,必定有更高的生活幸福指数。这种能力不是天赋的,可以通过后天习得和接受教化而获得。
总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推进和民生政策的落实,为每个人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了社会条件,把这些外在条件转化为个人的美好生活体验,则需要生活者的“自我建构”。我们要认识到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生活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不仅仅是“物”的拥有。因此,要自觉抵制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不良影响,从多方面不断提升自身的美好生活能力。我们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实现美好生活社会建构和生活者自我建构的统一,推进美好生活不断向纵深发展。
注释:
①⑩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5、 192页。
② 袁贵仁:《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279页。
③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上的闭幕辞》,《人民日报》2017年5月16日。
④⑥⑧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6、158、135、158、199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2页。
⑦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页。
赵建波、解超:《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价值期许与实践逻辑》,《青海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
《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4月29日。
[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王雅林:《为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伟大实践提供理论滋养》,《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作者简介:邓先奇,湖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湖北武汉,430065。
(责任编辑 胡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