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阳初成人教育思想及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时代价值
2019-08-27张宇恒王小丁
张宇恒 王小丁
【摘 要】成人教育思想是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基于晏阳初的“平民教育”实践,强调以公共性和平等性为核心价值,渐进式地推进平民识字教育、乡村建设等运动,使未受过学校教育或完整学校教育,处于蒙昧状态的人们,补受成人教育,进而发展民众的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团结力,实现改造旧中国的目的。十九大党和国家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这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关键历史时刻,重新探究晏阳初“乡村建设”思想中的“成人教育”思想,既是缅怀先生之需要,又是为更好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思想借鉴。
【关键词】晏阳初;成人教育;乡村振兴战略;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9)07-0025-04
【收稿日期】2018-10-25
【基金项目】西华师范大学英才基金项目“晏阳初的乡村建设思想在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为17YC214
【作者简介】张宇恒(1996—),男,四川眉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原理;王小丁(1957—),男,四川内江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教育史。
2018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乡村振兴新格局的构建作出了更为具体的部署。时光回溯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晏阳初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抱着普及乡村教育进而改造旧中国,创建新中国的社会理想,开始了艰苦卓绝却又波澜壮阔的乡村建设运动,形成了兼具中国气派和世界眼光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平民教育。他的“平民教育”是一种大教育观,它突破了狭隘的教育观,以教育作为社会改良的根本手段,系统地推进其他社会方面的改革,而成人教育思想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今天,乡村要振兴,教育是基础,而培育现代农民则是根本。要为乡村注入内生活力,就必须将教育的对象瞄准占乡村人口绝大部分的成人。他们不具有适应现代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竞争的就业技能,振兴乡村,他们是必须依靠的最根本力量。重新探究晏阳初“乡村建设”思想,必须着眼于当代中国乡村的实际需要,看到成人教育在振兴农村中的巨大现实意义。
一、晏阳初成人教育思想的形成逻辑
1.逻辑起点:“3C”与“同情”
晏阳初的成人教育正是扎根于他那颗深切的同情心,对空前的民族危机,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劳苦大众,对积弱积贫的乡村现状,深深的悲悯。没有同情,他就不会超越利益羁绊,背离精英阶层,走向普通民众;没有同情,他就不会那么真诚地信赖平民,依靠平民,救中国;没有同情,他就不会超越种族的界限,将普世的情怀撒向全世界。
同情并非与生俱来,而是独特的人生经历形成了他思想的价值起点。是“三C”影响了晏阳初的一生,“三C”就是指孔子(Confucius)基督(Christ)和苦力(Coolies)。他在晚年回忆时谈到,“来自远古儒家的民本思想,来自近世的姚牧师和史文轩兄的榜样,和来自四海的民间疾苦和智能。在我离川东下之前,三者已在我心中埋下火种,等待时机,结合而产生长远的热能和光亮”。[1]所以,晏阳初成人教育思想既是中国儒家传统民本思想“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集中体现,又是西方基督文明“博爱”理念的发扬,更是对开发蕴含在苦力身上无穷伟力的呼唤。
2.逻辑内核:普及平民教育从而改造旧中国
晏阳初成人教育思想是对空前民族危机的回应。以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等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反思武装斗争革命救国的道路,尝试通过较为平和的社会改良教育救国运动改造中国。例如,晏阳初推行的乡村建设运动,是继国民革命运动之后发生的和平改良运动。“这个运动最少可以补救前五次的缺陷,第一,它注意极大多数人的教育问题;第二,它使国家的建设注意到大众化的问题,而使国内人人都能相当享受国家的权利;第三,它注意到一切政令、法律、制度,如何与人民生活相扣的问题,使人民把国家的政令、法律、制度,如何看成他们自己的生活的一部分”。[2]
其中,大众化的教育问题则是通过脱产或半脱产的途径对大部分成年人进行学校教育的补受。通过早期以扫盲为目的的识字教育,中期以“四大教育”为核心的定县实验,再到后期以抗战教育为中心的县政、省政改革,都是基于对“教育救国论”的笃信。“教育救国论”是晏阳初成人教育理论的核心。具体是指成人應该是“整个的人”,未受教育的成人是不完整的,成人教育的根本价值就是开发其“脑矿”,最终成为一个能读书识字、致富谋生、体魄强健、具有公德心的“新民”。
3.逻辑演进:循序渐进式的发展
晏阳初的成人教育从识字教育开始,使得成人掌握读和写的基本能力,但这只是第一步。有人说,“看见某某人读书还是没饭吃”、“你老的好心肠,饱不了我的饿肚皮”。[3]这是晏阳初成人教育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所以识字教育之后,要通过生计教育,传授他们以科学的生产知识,增产创收,最终再实施公民教育。另一方面,成人教育是与乡村建设联动推进的,从点到面、由浅入深,从理论到实践,先充分论证再有序推进。在《农村运动的使命》中,晏阳初在谈及乡村建设的步骤中提及,“第一步要研究实验。第二步要训练人才。第三步就是要表征推广。这三步的工作,是相互连锁的,没有第一步工作,则第二步第三步工作是无根;没有第三步工作,这第一步工作是无足。无根的没有生命,无足的虽然有生命,但不能远行”。[4]因此,晏阳初成人教育思想是一个分阶段、有层次、可操作的完整的成人教育科学体系。
二、晏阳初成人教育思想的基本要义
1.价值基础:公共性与平等性
由国家、社会民间团体建立公共的、普及的、平等的教育制度是晏阳初成人教育理论的主张,也是理论的价值基础。这种主张是指:由国家、社会民间团体负担成人教育任务,用制度化的教育措施,保障教育机会的均等,实现成人教育的普及。这种教育要与旧教育阶级性、不平等性特征决裂,把教育对象深入到广大的平民,使曾经未受教育的成人也能享有教育权并参与社会管理。
教育产品作为准公共产品,这是由教育的收益结构决定的。特别是对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的平民进行的成人教育,教育产品的公共属性更加明显。虽然晏阳初没有明确提出教育产品属性理论,但他的成人思想和实践已经清楚地表明了这种认识。“一旦中国三亿多文盲的脑矿得以开发,人民的素质将会大大提高,本既固,邦何愁不宁,中国这个文明古国,幅员辽阔,物产丰饶,人民众多,而今之所以外遭欺凌,内陷穷乱,为脑矿未开,民智闭塞,倘脑矿一开,民智发达,即可称雄世界”。[5]基于对教育产品属性的正确认识,所以在教育成本分担和教育对象上都体现着公平性、平等性。例如,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平民教育支出负担,就通过招募自愿教师、争取政府官员、军队将领、国外经费等的支持来推广识字教育运动。在教育对象上,晏阳初不论职业、不论男女皆有受再教育的权利。
2.教学理念:实际中求学问
成人教育相比正规学校教育而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教育对象的多样性。针对这一情况,晏阳初的成人教育也是多样化的教育。它的教育形式是分散与集中并存、短期与长期结合、正规与非正规兼有;在教学方法则上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坚持两大理念,“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从平民中来,到平民中去”,以达到“所学即所用、所用即所学”的目标。这种思想是建立在对阶级性批驳的基础之上的,认为那些平民并非天生愚钝,不可教化,而是受环境所迫。尽管有人接受了教育,有些人还是落在后面,那是因为教师讲授的内容不能被他们所接收。因此,成人教育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到内容和方法选择上。
以“最经济的时间,教授实用而不可缺少的知识,使最大多数的平民耗费最少的金钱和精力而收最大的效果”是晏阳初成人教育思想方法论的具体表现。[6]在编写课程教材和课外读物时,他提出,“要适合民众实际生活的需要;须要引起民众意识,自治精神,并能与现代生活相适应;适应民众之心理;应临时就当地生活取材以补充之”。[7]在此方法指导下,各种从平民实际出发,编写的读本不断发行,如《平民字典》《平民千字帖》《平民书信》《平民卫生》《平民地理》《平民历史》等。而在教学形式上也讲求实用与多样,如以文盲为对象的扫盲识字班;由“平教总会”所办的各级各类平民学校;在定县开展的农村图画巡回展、歌唱比赛、广播、戏剧等各种文化活动;为缺乏生产技能的农民开设的生计补习所,进行生计训练,改良农产,增加收入;经过医药卫生内容短期培训合格的学员,发给毕业证书,充当保健员,解决农村最迫切的卫生需求等。
3.培养目标:“全人”
成人教育是把人的培养和发展当做是学校教育的补充,终身教育的延续,成人应当是全面发展的“整个人”,而不单是年龄的简单表述。“中国今日的生死问题,不是别的,是民族衰老,民族堕落,民族涣散,根本是‘人的问题。”[8]人的问题在于造就“整个的人”。[9]晏阳初提出使受教育者在知识力(知识)、生产力(生活)、强健力(身体)、团结力(道德)四个方面和谐发展的“完人教育”。他的成人教育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完人”。这是因为,在走向民主化、现代化的道路上,我们民族日渐衰老,我们需要培育民族新的生命,就需要一种改造民族生活的教育。他们在生活中面临“愚、穷、弱、私”等困扰,教育就应当为了解决这些生活问题才有现实意义。生活是全方位的,教育也当是全方位的,教育即生活,生活需要“完人”,教育理应培养“完人”。只有“完人”自己决心改造他的身心、他的生活,他才最终真正具有改造其民族的素质与能力。
三、晏阳初成人教育思想的时代价值
在新时代,“晏阳初成人教育思想”以其鲜明的实践经验和理论价值,为我们丰富和发展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开拓中国乡村建设的新道路,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和实现“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
1.晏阳初成人教育思想对推进新时代农民全面发展的重要价值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大历史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就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努力做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10]而培育和造就具有强健体魄、致富能力、生态意识、政治信仰、和谐理念的现代农民则是升级乡村、振兴乡村的前提。“三农”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农民问题,只有提高农民素质,才能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振兴乡村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也明确提出要“努力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11]这表明,“农民的全面发展”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對农业、农村问题具有本源性的关键作用。
离开了对“人”的终极关怀,不激发农民的内生活力,农民始终不能适应现代生活要求,乡村振兴就难有成效。特别是面对我国目前“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农村人才匮乏”[12]的现状,在乡村人才培养机制上,要坚持本土培育为主,外来引进为辅的原则,以成人教育为手段,通过地区机体的自我优化,来提高人才培育的实效性。在乡村人才培养目标上,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全人”教育理念,为乡村产业、生态、文明、治理、生活等全方位的振兴奠定人的素质基础。鉴于此,晏阳初成人教育思想的探究,为农民素质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价值体系和理论渊源。它的“全人”教育论提倡人的全面发展,根据生活的要求,构建人的培养标准,以适应生活为前提,改造生活为目的,在具体的乡村建设实践中完成“全人”的培养。
2.晏阳初成人教育思想对健全和完善新时代农村成人教育体制的重要价值
晏阳初科学设定了成人教育推进模式与制度安排,他关于成人教育实施的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策略、资源配置等具体的实践设计,为我国建立现代农村成人教育体系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探索。包括:(1)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广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等工程,面向地方特色,服务地方建设,培养新型农民、职业农民;(2)完善地方政府、职业院校、培训机构、行业企业等主体参与办学的机制,形成农村成人教育培养合力;(3)完善课程开发,树立“科学指导、农民需要”的课程开发理念;(4)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师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地方学校和当地能人的作用,多渠道开展师资培训,形成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教师队伍。
更重要的是,晏陽初以公共性作为成人教育的价值基础,对当前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公共性价值的实现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以与农村成人教育联系最密切的农村职业教育为例,李延平(2016)[13]、刘军(2018)[14]等学者通过对大量案例和数据的分析,普遍认为,“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陷入了‘公共性危机的旋涡,集中表现在价值取向与目标定位的异化、‘离农与‘普教化倾向明显、教学质量与个人收益低下、缺乏社会认同度等多个方面”。由此可见,农村成人教育同样不能很好满足个人与社会的需求,回应其公共性的内在价值诉求。对此,坚持成人教育的公共性价值取向,必须做到:(1)公共财政支持;(2)公共参与;(3)平等对待与普遍受益。晏阳初成人教育思想可以为新时代农村成人教育的实施提供历史借鉴,有利于新时代农村成人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3.晏阳初成人教育思想对促进新时代乡村建设的重要价值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15]值此新时代中国乡村建设的关键期,晏阳初成人教育理论不但没有过时,更体现出新的历史价值。他的教育理论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教育概念,而是一个宏观的社会治理方案。晏阳初曾多次强调,“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概念,不足以概括我的教育思想与事业”。事实上,其乡村改造的教育与建设是一种以社会为实验室的文化建设,只有用“大教育”概念才能概括晏阳初的教育。[16]
虽然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当前农村面貌和晏阳初那个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城乡差距问题、农民工问题、留守儿童问题、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还朝着更复杂、更深刻的方向发展。而农村经济制度改革、粮食安全、农村产业发展、乡村文化繁荣、农村现代社会治理体系改革、乡村建设人才培养等任务是事关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要更好地实现此宏伟蓝图,想必我们依旧需要到晏阳初成人教育思想中去寻找启发。要通过培养现代农民来推动农村社会的全方位改革,为振兴乡村服务。因此,借鉴晏阳初成人教育的成功经验,具有很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5]宋恩荣.晏阳初全集(卷二)[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508,441.
[2]宋恩荣.晏阳初文集(卷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562—563.
[3]吴相湘.晏阳初传:为全球乡村改造奋斗六十年[M].长沙:湖南岳麓书社,2001:164.
[4][8][9][16]宋恩荣.晏阳初全集(卷一)[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298—302,294,228,19.
[6]张颖夫.晏阳初“平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61,57.
[7]宋恩荣,熊贤君.晏阳初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49.
[10]罗必良.明确发展思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J].南方经济,2017(10):8—11.
[11][1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J].农村工作通讯,2018(18):8—35.
[13]李延平,任雪园.农村职业教育的公共性危机及其法治保障[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5(6):144—151.
[14]刘军.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公共性危机及破解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8(13):12—19.
[15]李慧.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发展新蓝图[N].光明日报,2017-11-14(014).
【Abstract】The thought on adult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Y.C.James Yen's mass education thought. It is based on his mass education practice and gradually emphasizes on advancing the civilian functional literacy, rural construction movement and other movements, with the publicity and equality as the core values. It enables people who are uneducated partly educated or ignorant to make up for adult education to development the knowledge, productivity, strength and unity of people and realize the purpose of reforming old China. In the 19th session of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put forward to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t the critical historical moment of completely winning the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the re-exploration of Y.C.James Yen's rural construction thought in adult education thought not only cherishes the memory of Mr. Yen, but also provides the referential idea of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better.
【Key words】Y.C.James Yen; adult education;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ime valu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