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故事教学法

2019-08-27刘敬秀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9期
关键词:提高课堂效率故事初中生物

【摘 要】新课标指出,期望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对生物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在责任感、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都很爱听有关生物的小故事,而且对故事的内容记忆比较深刻。鉴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根据课文内容准备相关的小故事,利用有趣的故事提高生物课堂效率谈谈体会。

【关键词】初中生物;故事;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改以来,初中生物课堂也发生了变化,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文本巧用故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故事导入,引发兴趣

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择与此有关的小故事,既能避免平铺直叙,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讲解《鸟》这节课时,用“莱特兄弟的事迹”导入:莱特兄弟从小就对机械装配和飞行怀有浓厚的兴趣,为了制造飞行器,他们不仅努力掌握前人的研究成果,而且十分注意向鸟类学习。他们常常仰面朝天躺在地上,一连几个小时仔细观察鹰在空中的飞行,研究和思索它们起飞、升降和盘旋的机理。经过兄弟二人不懈的努力,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一号”终于试飞成功,从此人类的飞天梦变成了现实。莱特兄弟究竟在鸟的身上学到了哪些知识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利用简短的发明史导入新课。

二、故事过渡,自然流畅

一节生物课中,住住有前后知识的衔接,在过渡时利用有趣的小故事,可起到很好的过渡作用。例如,在《社会行为》这节课中,讲解“社会行为的特征”之后,给学生讲了一个“科学家与狼群”的故事:一个科学家长期与狼群生活在一起,熟识狼的习性,在狼群中地位甚髙,附近的农场主深受狼的危害向科学家求助,这位科学家自己录下狼群的声音,前去帮助农场主,在去的路上发现狼的尿液和杂乱的脚印,到农场主家的当晚,他就用大喇叭循环播放自己带来的狼的叫声,结果晚上农场相安无事,就这样连续播放了一个月,农场再也没有遭受狼的侵害。讲完故事,接着提问:“为什么狼不来了?”学生脱口而出,狼的叫声能传递信息。这样就自然过渡到了“群体中的信息交流”的学习。

三、故事结尾,意义深远

在一节课快要结束时,讲述与本课相关的故事并升华故事内容,让学生从中受益。例如,在《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这节课的结尾,给学生讲了“狼孩的故事”:上个世纪20年代,人类救下了两个由狼抚养长大的女孩儿。姐姐大约七、八岁,妹妹不到两岁,妹妹不到一年就死在了孤儿院里。姐妹俩的行为和狼一样,不喜欢穿衣服,用四肢爬行,喜欢白天缩在黑暗的角落里睡觉,夜里像狼一样嚎叫,四处游荡,想逃回丛林,而且她的嗅觉特别灵敏,用鼻子四处嗅闻寻找食物,喜欢吃生肉,不用手拿,放在地上吃。她十七岁时不幸去世,死前的智力水平大致相当于三岁半的儿童。故事讲完,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虽然姐妹俩是人,可行为完全是狼的行为,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为什么她们再也无法学会人的行为?学生对故事和所提问题很感兴趣,他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终得出结论:现阶段应该好好学习,一旦错过了,想要弥补很困难。

四、随机讲故事,赶走“瞌睡虫”

与知识点相关且有趣的故事往往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仅能让枯燥的知识生动起来,还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一般生物课往往被安排在上午最后一节或下午第一节,有时还被排在体育课之后,导致学生在上课时容易走神。在《节肢动物》这节课中,我刚让学生填写了节肢动物的表格,就有学生趴在桌子上昏昏欲睡,昆虫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如果要按部就班往下讲,肯定还会有学生趴下睡觉。于是,老师故弄玄虚地问:“大家想知道蝗虫的“蝗”为什么是“虫加皇”吗?”一边说,老师还一边比划,这时老师看见趴在桌子上的学生慢慢抬头了,又接着说,想知道蝗虫与唐代皇帝的故事吗?说完就有学生嚷嚷着想听故事,看大家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我就给学生讲了“唐太宗吃蝗虫”的故事,并告诉学生蝗虫的危害极大,从名称上就可知蝗虫堪称“虫中之皇”。看见学生已完全无睡意了,乘势讲解蝗虫的相关特征,最后还留了些时间让学生讨论交流,课堂上也再没有人打瞌睡了。

五、扮演故事中的人物,体会科学的严谨性

生物教材中经常会介绍一些生物的发现史,比如,细菌的发现史、病毒的发现史等,通常老师只让学生单纯地朗读,然后提问,结果效果并不好,老师在提一些简单问题时,有些学生答非所问,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病毒的发现过程呢?在学习《病毒》这节课时,老师安排一名学生穿上白大褂扮演伊万诺夫斯基,另一名学生扮演助手,两人拿着夸张的细菌过滤器在台上表演,下面的学生们时不时地发出笑声,在表演到用过滤后的汁液去感染正常的烟叶却发现烟叶还能染病时,只见扮演伊万诺夫斯基的同学皱着眉头问:“谁能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 ”有的学生就说:“是病毒引起的。”“噢,你真聪明,我们就把这种生物叫做‘滤过性病毒。”同学们又是一阵笑声。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相信参与表演的同学和看表演的同学都会对病毒的发现过程记忆犹新。

总之,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活泼、生动的,如果将妙趣横生的故事加入其中,可称得上是“锦上添花”,无形中也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教师在备课时除了看参考书和习题之外,还要了解历史人文、自然科普,甚至于看到电视、 互联网、杂志上有好的资料都要收集起来,以便在课堂上灵活运用,最终达到提高生物课堂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江柳.故事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08(02)

【作者簡介】

刘敬秀;性别:女;民族:汉族;大学本科学历;中教二级职称;研究方向:初中生物教学。

【重要荣誉】

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猜你喜欢

提高课堂效率故事初中生物
浅谈“小先生制”在中学语文课堂中的尝试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